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Dravet综合征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总结分析3例临床疑似Drave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特点,应用NGS测序方法一次性检测OMIM数据库中与癫痫相关基因,并采用PCR和Sanger测序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临床特点:3例患者均有癫痫持续状态经历,以阵挛发作为主,均于1岁以内发病,其中2例患儿首次发作表现为热性惊厥,3例患儿头颅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1例患儿动态脑电图有轻度异常,3例患儿均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基因型特点:3例患儿均检测到SCN1A基因的杂合突变,其中1例同时检测出GPR98基因突变,结合父母验证结果,3例患儿均为新发突变。结论 Dravet综合征早期多以热性惊厥起病,多有癫痫持续状态,形式以阵挛发作为主,辅助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以探讨铅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体外研究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0.25mmol/L醋酸铅即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且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醋酸铅浓度C(mmol/L)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直线方程分别为:Y=1.0566 0.1661C(r=0.9582)和Y=1.0762 0.1987C(r=0.9434)。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HPRT基因突变频率可望成为接触环境致突变物人群检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婴幼儿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的听力学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的特点。方法 对38例(76)耳LVAS患儿行DPOAE、声导抗、ABR、ASSR检查,ABR检测分组:1~6月龄组32耳,>6月龄组44耳,对其中15例行SLC26A4基因检测,对各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BR结果:1~6月龄组,ABR阈值为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有29耳(占90.63%,29/32),重度和极重度有3耳(占9.37%,3/32),>6月龄组,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有24耳(占54.55%,24/44),重度和极重度有20耳(占45.45%,20/44)。对53耳轻中度ABR波形图分析得出,53耳均可引出清晰波Ⅲ、Ⅴ,且潜伏期正常,波Ⅰ消失或不能清晰辨认者有41耳(占77.36%)。ASSR结果:听力图为斜坡型(高频下降)有48耳(占63.16%,48/76),平坦型有28耳(占36.84%,28/76)。基因检测结果:10例患儿具有双等位基因突变(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9例患儿具有单一的杂合基因突变,突变发现率95.0%(19/20),1例未发现突变,SLC26A4 基因IVS7-2A>G突变表现在75.0%的患者携带此突变,占突变总数的71.43%(15/21)。结论 小月龄婴幼儿在听力学检查出现特征性表现时,可结合耳聋基因检测以尽早确诊LVAS,对早期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氡及其子体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情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只,采用HD-3型多功能移动式氡室进行动态吸入染毒,按照氡染毒的累计暴露量,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获取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多核细胞法检测该两种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结果]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氡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剂量-效应关系明显,拟合的函数分别为(?)=1.785×10~(-5)D~2 1.174×10~(-3)D 1.054和(?)=3.538×10~(-5)D~2 8.338×10~(-4)D 1.032。[结论]氡及其子体能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功能是1型糖尿病(T1DM)的重要病因,一些单基因自身免疫性综合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T1DM发生,这是深入认识自身免疫和T1DM的重要疾病模型。本文对已知的8种与T1DM相关的单基因自身免疫性综合征的诊断、治疗、遗传检测等方面作综述,为T1DM的诊疗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SD1基因新发突变致Soto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复习。方法 选择2019年9月18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Sotos综合征男性患儿(患儿1)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对其致病突变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并进行家系验证。本例患儿检出突变位点,于千人基因组数据库、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库(ESP6500SI)、外显子组整合数据库(ExAC)进行检索,确定其是否为已报道突变位点。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定的《序列变异解释的标准和指南》(以下简称为ACMG指南),对检出突变致病性进行评级。以“Sotos综合征”“脑性巨人症”“儿童”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对检索文献进行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审批文号:QYFYWZLL25663)。结果 患儿1为3岁10个月男童,由于“生长过快3+年”就诊,有过度生长、特殊面容和神经精神发育迟缓等Sotos综合征典...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疑似Noonan综合征(NS)的危重早产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诊断,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标本及临床资料,应用Agilent Sure Select Human All Exome V5试剂盒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捕获,Illumina 550测序仪进行双端高通量测序,Sanger测序验证家系成员以明确突变遗传方式。结果全外显子测序发现NS患儿RAF1基因杂合错义突变c. 770CT,p. S257L、Sanger测序验证家系成员为新发突变。结合患儿特殊面容、双侧心房及右室增大、中度肺动脉高压(PAH)等临床症状诊断为Noonan综合征。结论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能够快速发现Noonan综合征基因突变,对重症新生儿病例的明确诊断及临床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集其外周静脉血,经测序分析寻找相关突变位点,结合临床特征对其突变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先证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基本符合Gitelman综合征诊断。基因突变分析显示,先证者及其弟弟的SLC12A3基因第1号外显子存在c.248G>A(p.Arg83Gln)杂合错义的致病突变;先证者、先证者弟弟和先证者女儿的SLC12A3基因第7号内含子与第8号外显子之间存在c.965-1_976delins-ACCGAAAATTTT缺失插入突变,该突变可导致NCCT蛋白在第7内含子和第8外显子之间的剪接位点异常,最终导致蛋白活性和功能受损。结论 Gitelman综合征患者起病隐匿,临床医师需详细问诊与完善实验室检验;SLC12A3基因c.248G>A(p.Arg83Gln)和c.965-1_976delins-ACCG A A AATTTT突变是该Gitelman综合征家系的可能致病变异。  相似文献   

10.
正鳃耳肾综合征,即BOR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耳前瘘管、鳃裂发育异常、听力下降和肾发育不良。据统计BOR综合征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40 000,在重度聋儿中约占2%~([1])。现将2016年11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鳃耳肾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核细胞法及胞质分裂阻断微核(CBMN)法对5组Wistar雄性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及微核进行检测。实验组注射不同放射性比活度的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在达到累积剂量近似相等(约4.66cSv)时心脏穿刺取血。结果显示,在总累积剂量近似相等条件下,HPRT位点突变频率、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均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加,4个剂量率点间的HPRT位点突变频率、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总体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微校率与剂量率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用函数Y=a+blnX表示。HPRT位点突变频率与微核率间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基因分型方法调查研究酒泉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酒泉地区收集的腹泻婴幼儿324份粪便标本,电脑随机抽样选取20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扩增A组轮状病毒VP4和VP7基因,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得204份粪便标本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4.9%(112/204)。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呈阳性的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G,P基因型,结果表明,酒泉地区流行的A组轮状病毒主要基因型为G3P[8]型(50.0%),其余依次为G1P[4](15.8%)、G3P[4](15.8%)、G1P[8](10.6%)、G2P[4](2.6%)和G1G3P[4](2.6%)、G1G3P[8](2.6%)。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酒泉地区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中G3P[8]型是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 48例病人于入院初、诱导和维持治疗后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肝脏功能测定和血常规检查 ,确诊后予更昔洛韦诱导和维持治疗。结果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肝脏、肺脏、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 ,2 0 8%合并先天性畸形 ;经对症和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 9例黄疸消退 ( 3 9/4 3 ,90 7%) ,17例 ( 17/3 2 ,5 1 1%)肝脏肿大 ,11例 ( 11/2 9,3 1 9%)脾脏肿大回缩至正常 ,83 3 %的患者CMV -IgM转阴 ,ALT、AST、γ -GT、T -Bili和D -Bili明显降低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骨髓抑制不明显 ,各阶段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改变不明显 ,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侵犯多个脏器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闷热综合征为寒冷季节婴儿常见急症之一。我科于1990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闷热综合征患儿85例,其中有12例合并颅内出血,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8例,女4例。<1月5例,~2个月4例,~3个月2例,~4个月1例,  相似文献   

17.
顾芹 《工企医刊》2010,23(2):11-12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率。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肠套叠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特点为常突然起病或于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程中发生,可以以多种表现为首发症状,呕吐、哭闹、拒食、大便带血、精神萎靡等,腹部B超基本可以确诊,病程早期予空气灌肠可以整复。结论:婴幼儿肠套叠早期症状可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非手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一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终可治愈.  相似文献   

18.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为了解婴幼儿麻疹临床特点,加强麻疹防治工作,现将金华市中心医院2005年1~6月收治的116例婴幼儿麻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Archain 1 (ARCN1)相关综合征是近几年来被报道的一种罕见的以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为主要受累对象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2],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小头畸形、下颌骨发育不良、发育迟缓等[3].目前,关于ARCN1各位点变异所致ARCN1综合征报道较少,遗传型及临床表型的关系尚不全面,中国地区未见报道.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