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专科化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贫血发生率的影响,为早产儿随访管理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分别在该院儿童保健中心早产儿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随访的早产儿各60例。研究组实行专人专科化管理,对照组提供常规儿童保健服务,比较两组早产儿在纠正月龄12月龄时体重、身长、头围、追赶性生长和智能发育的情况、铁缺乏和贫血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纠正月龄12月龄时,研究组体重、身长和适度追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62、2.810,χ2=4.675,P<0.05),两组早产儿头围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158、3.729、4.823,P<0.05),两组早产儿粗大动作及应人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铁缺乏和贫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93、4.183,P<0.05)。结论 通过早期专科化管理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并减少缺铁和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贵州省数个仡佬族村寨0~1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为仡佬族婴儿健康生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贵州省务川县7个乡镇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查,对2012年11月1日-2013年11月1日出生的306名仡佬族婴儿及其产妇进行为期1年的体格检查和随访,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务川县产后24 h内的母乳喂养率为92.4%,到6月龄时下降为27.5%;仡佬族男婴体重、身长指标均值高于女婴,而6月龄起男婴头围均值低于女婴(P<0.05);3月龄后婴儿体重、身长值均低于WHO标准(P<0.05),产妇的妇幼保健知识平均得分为(4.10±1.36)分;各月龄组男女婴儿中重度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8月龄男婴中重度生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女婴,而男女婴儿中重度低头围和胸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婴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受其性别、家庭年收入、父亲教育程度、母亲妇幼知识得分及辅食添加的影响(P<0.05)。结论 仡佬族婴儿生长发育状况与WHO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应及时提出相应的干预意见,改善该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产儿轻度运动发育迟缓的评定及早期干预模式,为早产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童保健科建卡并常规随访的早产儿100例。研究对象用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20项)检查,并被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1例、正常组32例及转诊的早产儿4例。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干预后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得分及12月龄时3组早产儿发育商(DQ)。结果 1)干预后,干预组AIM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2)干预组、正常组与对照组12月龄时的大运动DQ、言语DQ、社交行为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9、9.02、4.53,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正常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大运动D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正常组、对照组与正常组间的言语D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间的社交行为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转诊早产儿4例,无视、听异常婴儿。结论 以20项为随访基础、以AIMS为早期干预指导基础及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在轻度运动发育迟缓早产儿随访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低出生体重儿童0~3岁体格生长状况,并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不同的生长轨迹。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出生并在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保健管理的387名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并在同社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段的386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其0~3岁期间的体重、身长/身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0~3岁期间,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P<0.01);随着年龄增长,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均赶超足月小样儿,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两组间的体重和身长/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整体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早产儿和低危早产儿的体重、身长/身高长速均超过足月小样儿和足月正常儿童。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在0~3岁期间存在追赶性生长;早产低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呈现不同的生长轨迹,早产低体重儿可能具有更大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2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状况,为促进儿童早期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早期发展门诊定期随访的1 04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胎龄分为4组,即早期早产儿(28~33+6周)组、晚期早产儿(34~36+6周)组、早期足月儿(37~38+6周)组和完全足月儿(39~41+6周)组,并在其校正年龄2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 4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发育商(DQ)比较,适应性、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2、2.821、5.256,P<0.05);组间两两比较,早期早产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均落后于早期足月儿和完全足月儿,晚期早产儿精细运动落后于完全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0、27.128,P<0.05),且表现为完全足月儿<早期足月儿<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晚期早产儿2岁时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的风险增加(OR=1.809,95%CI:1.102~2.970,P<0.05)。结论 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在2岁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发育落后,需延长随访并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 方法 选择2岁及以上的健康人群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收集疫苗接种后30 d内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种类和发生率。结果 在14 000名接种者中收集到11 306份合格数据,征集到的不良反应共1 518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43%,以0~3 d为主,1级、2级和3级反应率分别为9.89%、3.10%和0.37%,其中局部反应发生率10.96%,全身反应发生率3.56%。不良反应以1级、2级为主,各年龄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见3级不良反应,各年龄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的局部不良反应症状以疼痛为主,各年龄层组间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局部症状为接种部位瘙痒、发红、肿胀和硬结,各年龄层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各年龄层组间比较,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全身症状为乏力、嗜睡、烦躁、腹泻和皮肤过敏,各年龄层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反应多为轻度和一过性的。结论 试验的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早产儿不同断脐方式下血红蛋白、胆红素及相关并发症差异,为早产分娩行挤压脐带断脐法(UCM)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经阴道分娩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根据断脐方式分为UCM组(n=59)和立即断脐(ICC)组(n=56),比较两组早产儿娩出后血红蛋白变化趋势和输血量、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值及光疗时间以及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UCM组出生后1 h内、出生后1周左右和出院前血红蛋白显著高于ICC组(t=2.246、2.123、1.886,P<0.05),住院期间ICC组早产儿输血次数及每人次输血量显著多于UCM组(χ2=2.145,t=2.160,P<0.05)。两组经皮胆红素达峰时间均为3~6 d,UCM组经皮胆红素值显著高于ICC组(t=2.231、2.654、2.686、2.038,P<0.05),两组光疗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断脐相比,挤压脐带可增加胎龄<34周早产儿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量,减少住院期间输血次数及输血量,且不增加患儿病理性黄疸和并发症的风险,可作为胎龄<34周早产儿首选的断脐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期联合使用吸入性布地奈德和枸橼酸咖啡因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以期为BP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滨湖医院选取胎龄<32 周且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60例,随机分成咖啡因+布地奈德组(n=30例)和咖啡因组(n=30)。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撤机后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BPD 发生率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咖啡因+布地奈德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吸氧时间明显短于咖啡因组(t=2.09,Z=2.36,P<0.05),咖啡因+布地奈德组的BPD发生率较咖啡因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合使用吸入性布地奈德和枸橼酸咖啡因能够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及吸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B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绒毛膜羊膜炎(CA)对小于34周早产儿在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2个月的小于34周早产儿共78例,根据胎盘病理有无CA,分为CA组(A组)早产儿41例、非CA组(B组)早产儿37例,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的足月儿33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婴儿期的体格生长指标﹑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运动发育的差异。结果 1)纠正年龄6月龄时A、B组体重及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纠正年龄12月龄时B组身长发育落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纠正年龄6月龄时A组MDI、PDI得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12月龄时三组婴儿MDI、PD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6、12月龄时A、B两组早产儿20项神经运动检查异常发生率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发生体格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维生素D补充对胎龄≤34周早产儿出院时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为早产儿生后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博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出生的胎龄≤34周早产儿67例,在完全肠内喂养后开始口服维生素D,并随机分为维生素D低剂量组(n=32)和高剂量组(n=35),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比例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出生时脐带血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高剂量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t=2.872、χ2=4.189,P<0.05),但高剂量组出院时维生素D缺乏/不足发生率仍为28.6%。结论 对于胎龄≤34周的早产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 800 U/d可明显改善患儿出院时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但对于胎龄更小、出生体重更低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河南省早产儿的并发症及其结局,为改善早产儿不良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南省17地市53家医院产科分娩的共计12 406例活产早产儿的并发症及结局的情况。 结果 1)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肺炎(39.3%)、呼吸窘迫综合征(34.7%)、窒息(17.0%)、动脉导管未闭(13.5%)、败血症(5.6%)、脑室内出血(5.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7%)、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6%)、早产儿视网膜病(1.2%)等,除气胸外,不同胎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胆汁淤积症、颅内感染、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外,不同级别医院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结局:好转、放弃、死亡及转院发生率分别为93.4%、2.6%、0.8%、3.2%;除死亡率外,不同级别医院早产儿治疗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早产儿死亡主要发生在生后1周内(占比63.2%);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先天畸形、肺出血等。结论 早产儿并发症主要包括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动脉导管未闭、败血症、脑室内出血等,出生胎龄与早产儿并发症及结局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救治网络,加强产前筛查及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生后近远期影响,为改善早产儿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289例早产儿资料。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分为干预组128例、对照组161例。按胎龄(GA)分成3个亚组:GA<30周、30~33+6周和>34周。对研究对象组一般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30周:干预组点状脑白质损伤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PWMD+DWMD)、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93、4.493、4.305,t =2.454、5.832,P<0.05);1、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599、4.231、4.626、8.552、9.171、6.742,P<0.05)。30~33+6周:干预组PVL、PIVH-IVH发生率,3、6岁时个人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82、3.852,t=3.431、2.867,P<0.05);1、2、3、6岁的大运动行为评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346、2.975、6.446、5.392、2.541、4.683、1.871、6.043,P<0.05)。>34周:干预组2、3、6岁时大运动行为评分及精细动作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6、3.184、6.130、2.569、5.506、5.131,P<0.05),3、6岁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73、2.315,P<0.05)。结论 产前单疗程应用地塞米松对小胎龄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早产儿远期运动行为有积极影响,但对早产儿远期个人社交行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智能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婴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健康足月儿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于3、6、12月龄进行血清IgG、IgM、IgA检测;在6、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的评估。结果 6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035,P=0.045),其中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会行为的评分高于人工喂养组(t=3.814、2.075、2.229, P<0.001或<0.05)。12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062,P=0.042),其中精细动作、语言的评分高于人工喂养组(t=2.271、2.066, P<0.05)。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G水平在6月龄时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4.920,P<0.001),在3月龄、12月龄时两组无明显差异(t=0.316、0.708,P>0.05)。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M水平在6月龄和12月龄时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700、4.767,P<0.01),在3月龄时两组无明显差异(t=1.797,P=0.076)。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A水平在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时均高于人工喂养组(t=6.441、6.115、6.765, P<0.001)。结论 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在智能及免疫功能上有差异,母乳喂养对婴儿的智能及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应当大力支持及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不同程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NRDS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6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1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NRDS患儿,结合胸部X光片进行Ⅰ、Ⅱ、Ⅲ、Ⅳ级分级,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进行监护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Ⅱ、Ⅲ级患儿NIPPV组总有效率优于NCPAP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例数、72 h内气管插管例数、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Ⅳ级患儿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和NCPAP均可有效治疗Ⅰ级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Ⅱ、Ⅲ级患儿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Ⅳ级患儿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