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鹏果 《医疗装备》2020,(5):130-13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有效控制其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指标,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g E水平高于观察组,Ig M、Ig E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PEF、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何春霞  张恒  刘晟 《健康研究》2014,(3):280-28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17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布地奈德粉雾化吸入,观察患儿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无症状天数比例及急性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粉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长期使用不会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Ⅰ、研究组Ⅱ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2 mg/kg)及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Ⅰ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5 mg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Ⅱ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1 mg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各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呼气峰值流速/预计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Ⅰ、研究组Ⅱ和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58±0.58)、(1.31±0.54)、(2.40±0.73)分,均优于治疗前的(7.62±1.45)、(7.59±1.48)、(7.52±1.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Ⅰ、研究组Ⅱ和对照组患者IL-4水平分别为(40.14±8.67)、(32.73±6.47)、(47.22±9.82)ng/L,均较治疗前的(57.23±7.11)、(57.76±7.53)、(55.95±8.07)ng/L有不同程度下降,IFN-γ水平分别为(30.13±5.27)、(33.79±5.62)、(25.34±4.68)ng/L,均较治疗前的(21.53±5.14)、(20.61±4.67)、(21.36±4.84)ng/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Ⅰ、研究组Ⅱ和对照组FEV1%、PEF%水平分别为(80.02±14.84)%、(88.79±11.35)%、(72.13±15.65)%、(74.15±13.89)%、(83.07±15.12)%、(65.12±18.03)%,均优于治疗前的(58.41±22.25)%、(58.56±23.49)%、(59.58±21.43)%、(46.45±22.54)%、(45.95±21.66)%、(47.29±2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Ⅰ、研究组Ⅱ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盐酸丙卡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9例。对照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入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治疗。比较炎症反应、肺功能、哮喘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11±0.62)d、(2.26±0.30)d及(3.47±0.5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5±0.72)d、(3.65±0.52)d及(4.23±0.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66,P<0.001;t=17.785,P<0.001;t=7.413,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86.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丙卡特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机体中的水平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观察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另选取同期于院内进行体检的80例正常儿童,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CD8+百分比均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CD3+、CD4+百分比,CD4+/CD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急性哮喘发作儿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在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诊治的94例急性哮喘发作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西替利嗪口服溶液。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5)。治疗前,将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29、0.827、 0.350、 0.222、0.215、 0.104、 0.13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9.057、21.230、5.369、15.046,均P<0.05),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03、4.866、6.2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272,P>0.05)。结论西替利嗪治疗急性哮喘发作儿童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欧姆龙雾化机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欧姆龙雾化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辅助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免疫功能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通气量(MVV)的影响。方法 选取包头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和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咳嗽、哮鸣音、湿啰音、喘息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A及PEFR、FVC、MMEF、MVV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哮鸣音、湿啰音、喘息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PEFR、FVC、MV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MMEF均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西替利嗪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患儿为哮喘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非哮喘患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差异,分析哮喘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患儿的FEV1、FVC、FEV1/FVC、CD3+、CD4+、CD8+水平分别为78.47±2.13、80.23±2.76、75.68±1.05,61.09±2.43、43.15±3.02、21.83±2.27,低于对照组(t=-40.376、-37.674、-56.508、-11.175、-14.530、-34.348,P<0.001);哮喘组患儿的IL-4、IL-5、IL-13水平分别为156.63±10.14、55.26±3.45、57.54±4.16,高于对照组(t=69.519、61.958、64.306,P<0.05);哮喘患儿的FEV1、FVC、FEV1/FVC水平与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呈负相关(r=-0.552~-0.358),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呈正相关(r=0.398~0.514)。结论 哮喘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较低,且与细胞因子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谢元斯 《中国校医》2021,35(10):759-761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在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某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4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CV)比值(FEV1/FCV)和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夜间睡眠时憋醒次数为(13.55±3.25)次,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憋醒次数为(5.25±0.95)次;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2,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分别为:(12.36±1.43)mg/L、(6.31±1.05)×109/L、(4.82±2.03)%、(20.06±2.48)%,均低于对照组的(15.98±1.95)mg/L、(8.59±1.34)×109/L、(6.79±2.68)%、(25.09±3.12)%,(t值分别为6.695、5.990、2.621、5.644,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及FEV1/FCV水平分别为:(2.51±0.70)L、(3.28±0.75)L/s、(75.38±8.49)%,均高于对照组(2.02±0.52)L、(2.76±0.66)L/s、(62.63±6.89)%,(t 值分别为2.513、2.328、5.215,P值均<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干粉剂在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CRP及血常规水平,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吸入性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时间长短对疗效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6个月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肺功能变化、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及患儿1年后身高增长率和体质量指数(BMI)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17.384、19.310、8.287、9.98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和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597、9.430,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20.002、20.410、11.209、10.71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824、10.237,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1年后身高增长率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维持6个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显著改善肺部功能,但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与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反应相关性,为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80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哮喘组,并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胸腺肽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部治疗的1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胸腺肽+布地奈德)75例和对照组(布地奈德)7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程度,慢性持续期日间症状及夜间症状,呼气峰流速( PEF)变异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4.52,P<0.05)。观察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5和-7.63,均P<0.05),发作程度较对照组轻(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52.5,P<0.05)。慢性持续期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氧化应激状态与炎性因子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97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发作期及缓解期分别有53例、44例。对照组选择健康儿童50例,分别检测两组儿童MCP-1、MDC、Hs-CRP及MDA、SOD、GSH。结果观察组缓解期患儿MCP-1、MDC、Hs-CRP较发作期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MCP-1、MDC、Hs-CRP较发作期及缓解期患儿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缓解期患儿SOD及GSH较发作期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MDA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SOD及GSH较发作期及缓解期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MDA较发作期有显著性下降(P0.05)。MCP-1与MDA、SOD、GSH呈显著相关(P0.05),MDC与SOD、GSH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与MDA、SOD、GSH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失衡与氧化应激状态密切相关,是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为支气管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的学龄期儿童80例对照组。将病例组按照住院期间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维生素A缺乏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记录不同维生素A状况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介质及预后转归。结果 病例组维生素A水平[(0.73±0.3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3)μmol/L](t=5.957,P<0.05),且病例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显著差于对照组(Z=4.865,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均低于另外两组,CD8+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hs-CRP、EOS、IL-6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5,P<0.05),其中以维生素A缺乏组临床疗效最差(52.17%),维生素A正常组最高(94.74%)。结论 维生素A边缘缺乏或缺乏在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较为常见,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改善及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当加强患儿维生素A的监测,适时酌情补充维生素A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为支气管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的学龄期儿童80例对照组。将病例组按照住院期间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维生素A缺乏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记录不同维生素A状况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介质及预后转归。结果 病例组维生素A水平[(0.73±0.3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3)μmol/L](t=5.957,P<0.05),且病例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显著差于对照组(Z=4.865,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均低于另外两组,CD8+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hs-CRP、EOS、IL-6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5,P<0.05),其中以维生素A缺乏组临床疗效最差(52.17%),维生素A正常组最高(94.74%)。结论 维生素A边缘缺乏或缺乏在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较为常见,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改善及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当加强患儿维生素A的监测,适时酌情补充维生素A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