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11只眼)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单侧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预后.患者术前泪囊造影CT检查,评判局部骨折情况、泪囊位置、大小以及鼻腔结构情况,术中见鼻黏膜完整,以中鼻甲附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治疗2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术式与疗效。方法:针对24例26眼慢性泪囊炎,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其中对于14眼(8眼Ⅰ型和6眼Ⅱ型)行单纯泪囊鼻腔造口术,12眼(6眼Ⅱ型和6眼Ⅲ型)行泪囊-筛窦-鼻腔造口术。结果:19眼治愈,6眼好转,1眼无效,无效者为合并有慢性鼻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内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疗效,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泪囊窝,需依据术前泪囊CT造影实施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40例169眼,对随访6~12 mo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结果:本组痊愈155眼(91.7%),好转3眼(1.8%),无效11眼(6.5%),总有效率93.5%,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术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743,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泪囊的定位及大小、造口位置及大小、造口黏膜瓣的处理、鼻部疾病的处理等操作技巧、术后随访及处理和患者体质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8例40眼,经鼻内镜行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术后在鼻内镜下进行常规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换药。 结果:随访5~14mo,35例37眼鼻腔造口通畅,溢泪和溢脓症状消失;2眼术后3mo出现溢泪及溢脓,鼻腔造口阻塞,再次行鼻内镜下扩大造口,1例治愈,1例无效;1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总有效率95%(38/40)。 结论: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创伤小、避免面部瘢痕、操作简便等特点。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随访,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条件。该术式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6例,术前泪囊碘油造影,鼻腔检查和治疗,术后药物治疗,泪道冲洗、拔管,及鼻腔处理.结果:术后治愈率86.5%,好转率13.5%,手术有效率达100%.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慎重选择病例,术后综合治疗与处理是泪囊鼻腔造孔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泪囊鼻腔造口C形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2例(42眼)。对伴上泪道阻塞者用自制的头端略呈锥形泪道探针,按泪道探通方向突破阻塞部位11眼。结果 42眼术后全部治愈,拔管后溢泪、溢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结论 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能较好地解决伴上泪道阻塞的慢性泪囊炎;C形置管使手术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CT泪囊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泪囊造影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CT泪囊造影,并以X-线平片泪囊造影做对照.结果23例(26眼)中大泪囊11眼,中泪囊13眼,小泪囊2眼.CT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CT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对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术前经泪道冲洗和造影检查证实泪囊体积小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7例53眼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47例53眼术后泪道畅通,治愈率100%。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术式,小泪囊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78眼中治愈69眼,好转8眼.无效1眼,有效率为98.72%。结论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可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0.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45眼)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和39例(49眼)短期留置插管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对两组的手术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鼻内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总有效率为95.6%,短期留置插管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和疗效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邓仁政  胡静  冉俊  万方  陈琼  杨大会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40-214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鼻泪道阻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2例38眼鼻泪道阻塞(或伴泪囊炎、泪囊脓肿)患者,鼻内镜下鼻丘处制成骨孔,切开泪囊并充分翻转泪囊前后瓣,0.1g/L MMC棉球于泪囊吻合口保留48h后取出。结果:术后7d;3,6mo行鼻内镜检查并冲洗泪道。术后7d,治愈34眼,好转3眼,无效1眼,治疗好转率97.4%;术后3mo,治愈32眼,好转4眼,无效2眼,治愈好转率94.7%;术后6mo,治愈32眼,好转4眼,无效2眼,治疗好转率94.7%。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鼻出血和眼眶内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MMC治疗鼻泪道阻塞(或伴泪囊炎、泪囊脓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贝复舒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对预防术后造孔口远期瘢痕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腔造孔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37例37眼,术后创面涂贝复舒眼用凝胶,每次随访给予清除鼻腔内泪囊造孔处的分泌物、血痂及肉芽,行泪道冲洗,术腔创面涂贝复舒眼用凝胶,待鼻腔内泪囊造口处黏膜上皮化后予拔管(3mo)。结果:随访6mo~1a治愈32眼,好转4眼,无效1眼,有效率97%(36/37),无并发症发生。1例无效患者均为造孔口肉芽组织增生粘连或与鼻中隔粘连引起,给予鼻内镜下清理闭锁造孔处,重新置管,恢复好。结论: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应用贝复舒,术后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通过激光指示光引导定位泪囊,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泪囊移位的方法。方法 对12例(12眼)经CT、MRI或泪囊造影后证实泪骨、鼻骨、或上颌骨鼻突骨折造成鼻泪管阻塞和泪囊移位,在局麻下激光指示光针于上或下泪小管进入泪囊,鼻内镜光源反复打开和关闭以观察指示光最靠近骨窗的最佳位置,切开相应鼻黏膜,做骨窗,然后顺势扩大鼻黏膜和骨窗口,准确找到泪囊后放入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结果 12眼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采用上述方法均顺利完成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术中大大减少了手术探查寻找泪囊带来的鼻黏膜和骨组织过多的损伤,术中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鼻腔换药次数减少。结论 激光指示光引导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途径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进路,去除部分鼻粘膜、鼻骨,将泪囊内侧壁切开造孔,从而解决鼻泪管阻塞,治疗泪溢、流脓。结果35例慢性泪囊炎经该术式全部取得成功。结论腔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海  杨恩翠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418-14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1例31眼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mo。结果:31例随访中无溢泪流脓,泪道冲洗通畅,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形成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吻合方式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通过对135例(152眼)慢性泪囊炎和单纯鼻泪管阻塞,术中根据泪囊的大小和泪囊与鼻黏膜距离分为3组,分别行3种不同的吻合方式。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治愈126眼(82.89%),好转21眼(13.82%),无效5眼(3.29%)。结论根据泪囊的大小和泪囊与鼻黏膜距离,选择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吻合方式,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EES-DCR)中在造瘘口放置自制新型泪囊鼻腔引流支架,并将鼻腔黏膜移植贴附于造瘘口前壁创面上,观察这种改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连续的单纯性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行EES-DCR术,手术方式在传统的手术方法上主要进行以下改进:造瘘口做好后,剪除大部分造瘘口后方所作鼻黏膜瓣,在造瘘口中放置自制硅胶材料的泪囊鼻腔引流支架,将剪下的黏膜贴附在造瘘口前壁和支架间,手术后定期冲洗泪道并用鼻腔内窥镜检查造瘘口情况,包括移植鼻黏膜存活情况,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的位置,吻合口是否通畅,周围组织上皮化等,术后1mo拔出吻合口泪囊鼻腔引流支架,随访3~6mo。结果:患者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8~55(平均32.3±8.7)min,术后所有患者移植的鼻黏膜均存活,创面恢复平整,造瘘口均通畅,没有肉芽组织过渡增生阻塞造瘘口以及引流支架移位、嵌顿等并发症。结论:造瘘口内自制硅凝胶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留置联合鼻黏膜瓣前壁移植贴附不但提高EES-DCR的手术成功率,而且减少了术后护理,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高效的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7/2019-04在我院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的泪囊炎患者380例413眼的临床资料,术后至少随访6mo,根据泪囊、鼻腔、吻合口、泪道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筛选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

结果:术后6mo时,未愈患者27例27眼(6.5%),治愈患者353例386眼(93.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鼻中隔偏曲程度、小泪囊、反复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泪道置管、复发性泪囊炎、术后定期复诊和术者开展手术时间均对手术疗效存在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鼻中隔偏曲程度、小泪囊、术后是否定期复诊是泪囊炎患者行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囊炎疗效确切,术后治愈率较高。患者鼻中隔偏曲的严重程度、小泪囊和术后是否定期复诊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术者娴熟的手术技术和规范的手术后处理及患者良好的医嘱依从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