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刘子彬  张蕊  李能  来坚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8):1271-1276

目的:研究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05/2021-05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眼科的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患者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60例320眼)及对照组(120例240眼)。对照组予养血润目颗粒剂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组予养血润目颗粒剂联合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wk。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wk测定以下指标: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眼表综合分析测定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睑板腺睑脂分泌通畅度评分,睑板腺管缺失评分,测定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6%、81.7%(P<0.05)。治疗2、4wk后两组OSDI评分、NITBUT、睑板腺管缺失评分、睑板腺睑脂分泌通畅度评分、泪液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后SⅠt与TMH组间均无差异(P>0.05)。

结论: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可通过延长泪膜的稳态促进睑板腺的正常分泌,还可抑制泪液中炎症因子的释放等作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0.02%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中度干眼的41例(41眼)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给予0.02%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B组单独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前、治疗14d后及治疗28d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结果用药28d后,A组和B组干眼患者在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BUT、SIt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上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比B组更有助于结膜充血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的改善(P〈0.05)。结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减轻眼表的炎性充血,改善睑板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38例(476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方法 患者分成两组:组1,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120例(240眼);组2,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夫西地酸眼凝胶治疗118例(236眼)。裂隙灯观察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2、4周泪膜破裂时间(BUT)、 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I)、 角膜荧光素染色(FL)以及干眼症状的改善程度。主要指标 BUT、 Schimer-I、 FL评分以及干眼症状。结果  治疗前,组1与组2 Schirmer-I、BUT、F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药后2周,组1和组2的Schirmer-I、BUT和FL评分分别为(13.6±4.2)mm和(12.5±3.8)mm(P=0.45),(12.4±3.2)和(5.6±2.8)s(P=0.00), (1.3±0.7)和(4.7±1.1)(P=0.00)。用药后4周,组1和组2的Schirmer-I、BUT和FL评分分别为(14.7±3.7)和(13.4±2.5)mm(P=0.09),(14.2±2.8)和(8.6±2.4)s(P=0.00), (1.1±0.4)和(3.4±0.8)(P=0.00)。用药后2周,组1和组2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2.6±0.9)和(5.4±1.5)(P=0.00);用药后4周,组1和组2的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4±0.7)和(3.8±1.3)(P=0.00)。结论 短期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中重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后睑板腺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经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诊断为中重度MGD的患者49例(98眼),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予人工泪液滴眼,并口服阿奇霉素500 mg每天1次,共3 d,然后停药7 d,10 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仅接受人工泪液滴眼治疗。所有患者首诊及每次随诊均进行改良睑板腺压榨,并配合眼睑热敷及睑缘清洁。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接受治疗1个月时的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vg-BUT)、泪河高度(TMH)、眼红分析(R-scan)、睑板腺丢失率、睑板腺开口评分、睑脂质量评分、睑脂排出能力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等指标的变化。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睑板腺开口评分(Z=-3.093)、睑脂质量评分(Z=-2.501)、睑脂排出能力评分(Z=-3.175)、FL(Z=-2.602)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OSDI(t=6.174)、睑板腺丢失率(t=2.402)、睑板腺开口评分(Z=-5.192)、睑脂质量评分(Z=-5.073)、睑脂排出能力评分(Z=-4.807)、FL(Z=-3.587)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OSDI(t=-3.778)、NIAvg-BUT(Z=-2.043)、睑板腺丢失率(t=-2.123)、睑板腺开口评分(Z=-6.318)、睑脂质量评分(Z=-5.852)、睑脂排出能力评分(Z=-3.951)、SⅠT(Z=-2.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阿奇霉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可用于治疗中重度MGD,能改善MGD患者眼部的主观症状和体征,并改善睑板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水液缺乏型干眼和混合型干眼患者睑板腺形态及功能差异。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9月至12月眼科门诊收治的干眼患者67例(67眼),其中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32例32眼(水液缺乏型组),混合型干眼患者35例35眼(混合型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表得分,采用LipiViewⅡ眼表面干涉仪测量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完全瞬目比例,拍摄并记录两组患者上、下睑睑板腺缺失率(MGDR),并进行睑板腺缺失严重程度的评估,检测或记录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水液缺乏型组和混合型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分别为(26.59±17.16)分和(29.31±15.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6,P=0.501)。水液缺乏型组患者上睑MGDR和FL评分均高于混合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完全瞬目比例、下睑MGDR、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水液缺乏型组患者上睑睑板腺缺失严重程度分级较混合型组增高(P<0.05),下睑睑板腺缺失严重程度分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液缺乏型组患者上、下睑MGDR与FL评分均无相关性(r=0.281,P=0.119;r=0.012,P=0.947)。混合型组上睑MGDR与FL评分呈正相关性(r=0.399,P=0.018),下睑MGDR与FL评分无相关性(r=0.077,P=0.660)。结论 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存在睑板腺缺失和萎缩,较混合型干眼患者上睑睑板腺萎缩更严重,角膜损伤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田玉景  张钦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110-1112
目的:观察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干眼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用玻璃酸钠滴眼液(3g/L)、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1g/L)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wk后,通过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等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wk后,除SⅠt外,两组的其他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相比,除症状评分和O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能有效缓解眼部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1例31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泪然)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舒)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陆守权  曾志成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790-1792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泪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青光眼滤过术后有干眼症状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30眼,治疗组采用人工泪液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对照组单用人工泪液。记录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2,4wk的干眼症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wk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SⅠt,F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泪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干眼疗效优于单用人工泪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 年12月于绍兴市中医院眼科诊治的干眼患者98例(196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 (98眼),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49例(98眼),应用干眼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中药作用机理 实施中药熏蒸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30 d后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 荧光素染色(FL)结果。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组治疗前SⅠt、BUT、FL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SⅠt(t=-2.78,P=0.006)、BUT (t=-2.89,P=0.005)、FL评分(Z=2.69,P=0.00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21)。结论: 在临床治疗干眼中,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中药作用机理所制定的中药熏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 干眼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毛越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918-1920
目的:探讨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干眼症患者120例24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120眼)和对照组(60例120眼),两组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滴眼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卡波姆眼用凝胶,疗程为1mo.对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眼部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IL-1β 和TNF-α 水平、OSDI和F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BUT和SⅠ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泪液中IL-1β水平、TNF-α 水平、OSDI、BUT、SⅠt、FL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两组患者中无1例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和药物不耐受.结论:卡波姆眼用凝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聚乙二醇滴眼液,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琦  王军  李嘉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700-1704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变化,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干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差异.方法:选取2015-02/08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干眼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A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组(B组)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组(C组),每组30例3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30、90d进行干眼问卷调查(OSDI)、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照相.结果:三组各项检查值在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各项检查术前与术后7、30、90d比较,除睑板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各组SⅠt、BUT检查低于术前,FL、OSDI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SⅠt、BUT及OSDI评分结果A、C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检查结果A组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d,三组SⅠt、BUT、FL、OSDI评分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三组各项检查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会影响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局部应用小牛血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均可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延长BUT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修复角膜上皮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DQS)滴眼液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01/03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相关干眼患者80例16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80眼,使用3%DQS滴眼液治疗)和对照组(40例8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后1wk, 1、3mo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接触式泪河高度(NITMH)、首次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睑板腺缺失评分、脂质层厚度分级、眼红分析(包括结膜等级、睫状等级)等检查,采用眼表染色评分(OSS)法进行角结膜染色评分,并分别在基线、治疗后3mo行结膜印迹细胞学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SDI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结膜等级和睫状等级评分均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1、3mo,研究组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ITMH、NIBUTf、NIBUTa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mo,研究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较基线增多、角膜树突状细胞较基线减少(均P&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干眼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23例(46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地夸磷索钠组11例(22眼)与玻璃酸钠组12例(24眼)。地夸磷索钠组患者在SMILE术后使用30 g·L-1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每天6次;玻璃酸钠组患者在术后使用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术前及术后1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裸眼远视力(UDVA)、眼压、屈光状态、SimK值、中央角膜厚度(CCT)、泪河高度(TMH)、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眼部药物舒适度(ECS)评分、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OSDI)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UDVA、球镜度、柱镜度、眼压、SimK值、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表功能客观参数TMH、BUT、...  相似文献   

14.
王兵  刘娴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85-228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人工泪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03/2017-04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0例15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辅助泪液的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B(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C组(应用卡波姆凝胶滴眼液)3组(各50例50眼).比较并分析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wk,1、3mo BUT、FL评分、SⅠt检查结果及OSDI评分和术前、术后3 mo LogMAR视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 wk BUT、FL评分、SⅠt检查结果及OSD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1mo,B、C组BUT、SⅠt均高于A组,OSDI、FL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BUT、FL评分、SⅠt及OSD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3mo,B、C组BUT、SⅠt均高于A组,FL及OSDI评分均低于A组(P<0.05),C组BUT、SⅠt均高于B组,FL及OS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 mo视力均较术前改善(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 mo视力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辅助不同类型人工泪液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其中卡波姆滴眼液或含脂类的人工泪液对于术后干眼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效果更好,且不会影响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干眼在郑州市机关工作者中的患病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干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郑州市机关工作者87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OCULUS Jenvis-OSDI干眼问卷进行调查,记录评分结果,同时检查记录裂隙灯、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中重度干眼患者眼表状况和视觉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干眼患者78例 (78眼),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工泪液组38例(38眼)和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组40例(40眼), 人工泪液组使用人工泪液点眼3次/d,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组使用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点眼6次/d和人工泪液3次/d,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2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差异使用卡方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指标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各项参数间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点眼1个月后,2组患者眼表状况及视觉质量均有所改善, 地夸磷索钠组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FL)和泪膜客观散射指数(TF-OSI)较人工泪液组比较效果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3,P=0.029;t=8.498, P=0.001;t=4.082,P=0.015;t=15.06,P<0.001;t=5.021,P=0.007)。2组使用前后的TF-OSI与BUT、 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呈负相关(r=-0.298,P=0.045;r=-0.478,P=0.033;r=-0.478,P=0.004; r=-0.399,P=0.006),且地夸磷索钠组TF-OSI与干眼问卷调查得分、FL呈正相关(r=0.479, P=0.035;r=0.254,P=0.027)。结论: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可以有效改善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效果优于单用人工泪液。  相似文献   

17.
张潇  王忠海  李莹  姜洋  罗岩  陈秉钧  丁欣 《眼科》2014,23(4):274-279
目的 观察0.1%玻璃酸钠滴眼液(SH)、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在单纯干眼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单纯干眼患者70例(组Ⅰ)和接受LASIK手术后的患者40例(组II)。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组Ⅰ和组II各分为两个亚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别使用0.1% SH滴眼液(A组)和bFGF滴眼液(B组),每日4次,组Ⅰ局部连续使用14天,组II连续使用30天。在不同时间点(组I用药前、用药7天和14天,组II手术前、手术后1天、3天、10天和30天)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问卷调查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干眼症状,包括易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和眼红,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为0~9分。主要指标 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和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FL),症状评分。结果  单纯干眼组(组I)治疗后干眼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14天易疲劳(P=0.006)和眼痛(P=0.040)的改善ⅠA组优于Ⅰ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明显改善的患者在ⅠA、ⅠB中分别为94.3%、78.6%。BUT(P=0.055)、Schirmer Ⅰ试验(P=0.573)改善ⅠA高于ⅠB, FL(P=0.375)减少ⅠB优于Ⅰ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IK术后组(组II),患者术后1、3天较术前出现不适症状,术后30天所有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中异物感(P=0.004)、烧灼感(P<0.001)、眼胀(P=0.005)、眼红(P=0.007)改善分数IIA组优于IIB组。术后10天,BUT、Schirmer Ⅰ试验均较术前减少,FL较术前增加,术后30天各项体征较术后10天改善(IIA组BUT: P=0.142,Schirmer Ⅰ试验:P=0.053,FL:P=0.005;IIB组BUT: P=0.006,Schirmer Ⅰ试验:P=0.010,FL:P=0.079),IIA组与IIB组各项体征改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UT:P=0.251,Schirmer Ⅰ试验:P=0.369,FL:P=0.060)。所有患者用药后未见副作用。结论 SH和bFGF滴眼液均能促进单纯干眼和LASI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维持泪膜稳定性,减轻症状。SH滴眼液在改善某些(如易疲劳、异物感、烧灼感、眼胀、眼红、眼痛等)症状方面优于bFGF滴眼液。(眼科,2014, 23: 274-27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结膜松弛症(CCh)的关系,观察挤压睑板腺分泌排泄法对MGD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CCh患者100例(200眼),男45例,女55例,年龄为46~87岁,平均(72.6±5.5)岁.采用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积分法对患者进行眼部症状问卷调查评分;观察患者睑板腺开口;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对异常睑板腺分泌物行涂片染色;同时利用非接触红外线睑板腺照相系统进行睑板腺检查.对CCh伴有MGD患者随机分为睑板腺挤压治疗组(挤压组,24例)和抗生素眼液、人工泪液治疗组(对照组,22例).治疗后1、2、4、8周进行随访观察,取第8周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配对t检验.结果 CCh伴有MGD者46例,占46%.不伴MGD患者的OSDI积分为21.6±5.9,伴MGD患者的OSDI积分为4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72,P<0.01).MGD挤压治疗组治疗前的OSDI和睑板腺开口积分分别为45.8±8.9和2.1±0.3,治疗后分别为21.2±4.8和3.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70、2.688,P<0.05).不伴MGD患者BUT值为(7.8±0.9)s,伴MGD患者的BUT值为(5.9±0.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9,P<0.01).挤压治疗组治疗前BUT值为(5.7±0.9)s,治疗后BUT值为(7.1±0.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0,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除OSD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24.330,P<0.01),BUT及睑板腺开口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例伴MGD患者的睑板腺分泌物涂片检查发现,26眼分泌物涂片除脂质外,还含有上皮细胞、正在凋亡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碎屑及少许炎症细胞,7例奶黄样分泌物涂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上皮细胞.结论 CCh多伴发MGD.睑板腺挤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MGD的方法,可以作为伴发MGD的CCh患者的重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