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调型、调值外,上古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类,比如上古汉语的声调就有三调、五调之说;一是每个字的具体归类,比如有些字中古是去声,上古属于平声。这两类差异,段玉裁称之为“古四声不同今韵”。各家构拟在反映古今调类总体差异方面,均言之成理。在古今异调字问题上,高本汉等学者的构拟体系缺乏解释力,但可以容纳对异调字的不同处理;而持声调源于韵尾假说诸家的构拟,则陷入逻辑困境,如何解释异调字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过程,是该假说面对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张淑萍  高义  薛华 《吉林医学》2010,31(9):1290-1290
<正>健康干预虽然是现代护理模式中提出来的,但是健康干预活动在祖国医学中早有体现。在《皇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健康干预活动的记载。其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  相似文献   

3.
"女娲作笙簧"神话植根于先民生殖崇拜的文化土壤中.神话中女娲所作之笙簧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作笙簧乃是一种乞生巫仪,整则神话象喻性地表达着先民对两性交合方能生人的认识.由于女娲所作之笙簧在上古有两性交媾的原始文化内涵,有生殖人口的神秘功能,后世婚恋和乞子乃至乞求再生民俗中多以"笙簧"作为文化形具.这些笙簧民俗事象可以说是笙簧神话中生殖母题的文化蔓延和世俗化流变.  相似文献   

4.
“百姓”一词在古书中有“百官”与“平民”两个含义,《黄帝内经》中出现的“百姓”所表之义应属前者,这是上古时期的用法,年代应在战国之前。由此传递出的信息是:《黄帝内经》中某些篇章的成书年代也应在这一时期,它的出现要早于《论语》、《孟子》等古书;同时,根据对现存一些文献资料的分析,战国之前应当是已经产生了医学书籍,从而进一步说明《黄帝内经》中的某些篇章出现在战国之前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根据上古医典《黄帝内经》所阐述的脏腑箴言,换成现代说法来看,肝是指挥官(大将军),胆是执行长CEO,如果谋虑少(肝失调),莽撞行事,逞匹夫之勇,容易败阵而归,如果缺胆识(胆失衡),拖泥带水,不干不脆,丧失先机,同样难成大局. "主明而下安",心绪稳固,身静人安,不仅适用于治理天下,人体养生亦同此道.因此,想要保卫身体的稳固和安全,就要护肝壮胆.  相似文献   

6.
研经赘言     
“上古天真论”篇题辩上古,谓时间,远古也,注同。惟“天真”二字,历代诸注似有未确之处。吴昆谓:“此篇言保合天真,则能长有天命,乃上工治未病焉。”义虽通,然何谓天真?则未尝语及。从其语气看,当是释为真元之气。张隐庵注:“天乙始生之真元也。”程士德云:“元气本于先天,所以叫天真。”诸注略同,皆谓天真为先天真元之气。若以真元之气释,则篇名“上古天真论”译为现代汉语,即为“论远古人的先天真元之气”。先天真元之气,无论上古、中古乃至近人,无不是由父母两精、阴阳两气媾合而成,其气有何区别,而欲黄帝、歧伯作此整篇以讨论之耶?唯高世拭注“天性自然之真,毫无人欲之杂也”义近,惜未详加阐发。  相似文献   

7.
<正>古代医家告诫人们平时要注意养生保健,强调疾病必须早治,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防止面对疾病,不重视,不早治,随心所欲,患得患失,导致气血受损,精气消亡,病情由轻变重,难以治愈。原文:《黄帝内经·汤液醪醴论》"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著作,其对中医发展起重要作用,其理论至今仍指导临床,为中医必遵的准则,所记载的摄生理论,对指导临床护理调养,仍有其积极意义。《内经》强调防病,养重于治,把合于四时阴阳者称之为“真人”、“圣人”,重养生才能防病,才能长寿。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和于阴阳,法手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能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今”,“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汉末张仲景至唐代王冰,皆视《内经》中黄帝为上古圣君,未有疑之者。北宋时,异议始出,然而坚信者亦大有人在,诸如高保衡、林亿以及明代张介宾、清人高士宗等。当今学者不信“上古”之说,但“黄  相似文献   

10.
天真 今义 :①心地单纯 ,性情直率 ;没有做作和虚伪 ;②头脑简单 ,容易被假象迷惑。古义 :先天赋予的真元 ,即《内经》中提到的“肾气”、“精气”。  知道 今义 :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古义 :道 ,指养生之道。懂得养生之道。例 岐伯曰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篇》)  精神 今义 :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 ;②宗旨 ;主要的意义 ;③表现出来的活力 ;④活跃。古义 :人体正气。例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  相似文献   

11.
《易传》与《内经》之"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与《内经》形成于同一历史时期而略早于《内经》,且两者皆与上古巫文化相关,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易传》与《内经》之“神”在用法及意义上有很大的相似性,皆有表示大自然运动变化复杂奥妙莫测之意,皆有表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之意。只是《内经》主要论述人的生命运动规律,所以在此二义的基础上在医学领域做了进一步推衍。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治未病 ,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防患于未然。这是《内经》的主导思想 ,其“不治已病 ,治未病”的说法 ,就是这个意思。《内经》对治未病含义有二 :(1)未病之前 ,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 ,皆谓之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恬忄詹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就是要求人们加强养身摄生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2 )已病之后 ,防止疾病的传变。已患病了就要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杜绝疾病蔓延传变 ,即所谓“上工救其萌芽”。然而 ,张仲景发展了《内经》的“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言上古圣人教民以保真之道,虚邪谓八风从其冲后,虚之乡来者,主杀万物,若在未有来外邪之时,采取先预防的手段,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致病因素,故曰贼风,贼风就是风寒湿暑燥火六淫,及传染病之类等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养生名言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0心神宜恬静而毋躁扰, 饮食宜适而无过分, 风寒暑湿之谨避, 行立坐卧之有常, 何劳怯之有哉。明·虞传。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 节戎饮食,乃祛病之良方。明·杜文。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 节忿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 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名言~~  相似文献   

15.
老年养生之道虽因人而异,但究其内涵,不外乎养身、养心及养病三个方面。因此,老年保健重在“三养”。 养身 所谓养身,就是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包括饮食起居、身体锻炼、合理的生活方式等。高龄老人介绍他们的长寿经验时,对这一方面也颇为强调。 古籍《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指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度百岁乃去。”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决定健康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6.
“贲”之为字,在古医经中屡见不鲜,然其含义随出现地方的不同而不同,兹举数例分述如下。《素问·缨刺论》:“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新校正:“杨玄操云,贲,高也,是气上走系上也”,是资可训“系”。《灵枢·本脏》:“肺下则居贲迫肺(肺,《太素》、《千金》拼作‘肝’),……肝高则上支贲”。句中两贲字也均当训为“晶”。幕即“隔”,今之谓隔肌。胃之上口近于隔肌,故称其为“贲门”,义殆缘此。《难经·五十六难》:“肺之积名日息资”。责。愤皆因“卉”而得声,且均属上古“谆”部,因而例得通假。《方言·卷十二》:“石…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酒为百药之长”。酒的发明,促进了医药学的发展。药酒治病养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药酒治病的记载,如《史记、扁鹊仑公列传》曰疾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内经、汤液醪醴论》中就有“上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记载。《内经》所说的上古、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认为肾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均占有重要位置。人的生长、发育及衰老均与肾的功能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系命门,内寄水火,为人体真阴、真阳之源基。正如张景岳所讲:“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中医历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养生理论,渊源流长,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许多养生理论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子阴阳,和子术数,食饮有书,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之论述.  相似文献   

20.
导引养生学源远流长,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导引术是我国一种古代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体操。导引起源于上古,发源于“中央”流布于四方,这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异法方宜论》等篇中,都做了明确阐述。《吕氏春秋·古乐》有这样载有:“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