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椎椎体间撑开对椎间孔面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确定颈椎椎间植骨块撑开高度与椎间孔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新鲜成人颈椎标本,以椎间盘高度为基础行椎间不同程度对称性撑开。X线45°斜位摄片,图像分析计算椎间孔面积。结果:当撑开2~3mm时,椎间孔面积显著性增大(P<0.05)。结论:颈椎椎间植骨块撑开的理想高度为高出椎间盘2~3mm。  相似文献   

2.
颈椎损伤20例临床分析吴江本院1984年以来共收治颈椎损伤患者20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9~68岁,平均43,5岁。损伤平面C(1~2)4例,C(3~4)3例,C(4~5)4例,C(5~6)9例,C(6~7)7例;其中7例为多节段损伤。损伤类型:屈曲...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后路手术的运动学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评价几种颈椎前、后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四具意外伤亡的新鲜尸体C2~T1标本,保留所有韧带和椎间连接,行如下手术:1.C5,6椎间盘切除;2.椎间植骨;3.前方椎体钢板螺钉内固定;4.C5全椎板减压;5.C5,6椎弓根钢板螺钉内固定(去除该部椎体钢板);6.去除椎弓根钢板和植骨块。测量上述诸术C2~T1各节段间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运动变化,以完整标本作对照。结果:C5,6椎间盘切除后的前屈运动增加67.8%(P<0.01),后伸运动增加59%(P<0.01),侧弯和旋转运动增加10%(P>0.05)。植骨后运动变化不明显(P>0.05)。椎体钢板和椎弓根内固定后各向运动均明显减少(P<0.01),以侧弯和旋转尤为明显,椎弓根固定后明显增强三维稳定性。而椎体钢板固定的旋转稳定性最佳。然椎间盘和椎板同时切除引起三维运动明显不稳。损伤和固定节段的运动增大和减小,伴随其相邻上或下节段运动的代偿性减小和增大,但无显著性。结论:以上结果为临床开展颈椎前、后路手术所造成的稳定性变化和在手术内外固定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了运动学和生物力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与椎间孔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颈椎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与椎间孔大小变化的关系。方法计算机辅助模拟测量15具国人颈椎解剖标本的C_(4、5),C_(5、6),C_(6、7)椎间孔的面积及在椎间隙狭窄1、2、3 mm时椎间孔面积的变化。结果在椎间隙变窄1、2、3 mm时,椎间孔的面积分别减少20%~30%、30%~40%、35%~45%。结论不同程度的椎间隙变窄导致的椎间孔面积的减少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椎间孔的大小直接与椎间隙的高度有关,椎间盘退变狭窄所致的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压迫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在颈椎间减压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使用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在颈前路椎间减压手术中对颈椎椎间角度、椎间孔大小的影响。方法:取10具C2~C7成人颈椎标本,将Caspar型颈椎撑开器的2枚固定螺钉分别在C4、C5椎体正中相互平行置入,按照Smith-Robinson手术方法进行C4/5间隙减压,用颈椎撑开器加压2mm和撑开2mm、4mm,分别在CR机上摄颈椎侧、斜位片,Pacsout程序软件测量C4/5椎间孔面积和椎间角度,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撑开器压缩2mm,椎间孔面积无明显改变,椎间角度减小39.7%;撑开2mm时,椎间孔面积增加28.3%,椎间角度增加67.6%;撑开4mm时,椎间孔面积增加33.3%,椎间角度增加136.8%。结论:颈椎撑开器撑开椎间隙时扩大了椎间孔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椎间角度;提示不应强求使用颈椎撑开器过度撑开椎间隙的方法来增加椎间孔面积。  相似文献   

6.
陈旧性颈椎小关节脱位的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12月~1993年12月治疗12例陈旧性颈椎小关节脱位,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37.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3.7个月。脱位节段为C3,41例,C4,54例,C5,64例,C6,73例。单侧关节脱位7例,双侧关节脱位5例。入院时检查有脊髓和神经根症状5例,仅有神经根症状5例,无脊髓和神经根症状2例。治疗方法是在关节突切除、植骨融合的基础上,分别在椎板或棘突上用钢丝固定4例,用Luque棒固定1例,前路松解加后路椎板成形减压1例,不作内固定而在术后持续颅骨牵引6例。平均随访3年2个月,比较4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发现术后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的复位效果较好。其原因可能是手术切除了交锁的关节突后,持续的颅骨牵引可使已瘢痕化的脱位椎骨间连接逐渐松动,趋于恢复到正常的颈椎轴线,并在这个过程中复位的椎骨间发生融合,稳定了脊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2~C4椎体标本在不同能量的纵向撞击性损伤前后的颈椎三维运动变化,按脊柱稳定性标准划分不同部位颈椎的损伤阈值。方法:14例成年男性新鲜尸体的C2~C4椎体,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颈椎标本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由脊柱三维运动双平面立体测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得到纵向撞击性损伤前后的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结果:30J能量撞击后,C2~C3节段的前屈、右轴向旋转的ROM有显著性增加。50J能量撞击后,C2~C3节段的前屈、后伸和左/右轴向旋转的ROM显著性加大。C3~C4节段的前屈ROM增大显著。结论:撞击能量越大,颈椎丧失稳定性的方向也越多;在相同能量的撞击作用下,不同节段颈椎不稳定的方向不同;多个节段承受纵向撞击作用时,靠近撞击的节段丧失的稳定性方向数目较多。依据稳定性评价得到的损伤阈值低于放射学诊断作出的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8.
牵引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不同牵引角度及重量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5 具颈椎标本( C1 ~7)制成颈椎生物力学模型,观察牵引对下颈椎椎体( C4 , C5) 和椎间盘( C4 ~5 , C5 ~6) 应变以及颈椎总体位移的影响。结果 前屈15°牵引时,椎体的应变增加最大,中立位和前屈15°牵引时,椎间盘的应变增加最大,前屈25°和后伸25°牵引时,颈椎总体位移增加最大。上述各角度牵引后应变位移的线性变化以4 ~6 kg 较好。结论 在前屈15°、中立位4 ~6 kg 的牵引较为符合人体颈椎的生物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9.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椎间孔型与椎间孔外型腰是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3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为椎间孔型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占同期手术治疗病例的3.9%。9例采用椎板间入路,2例采用板侧方入路。结果:本症常累及同疗数神经根,且突出间隙以L4/5、L3/4居多。CT、MRI检查与手术所见一致。经4个月~3年随访,疗效优10例良2例,可1例。结论:薄层高分辩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我院采用中药蒸汽浴加牵引对4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并与40例中纯理疗治疗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82例者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25~70岁平均40.2岁,有明显外伤史35例.无明显诱因47例,神经根型56例,椎动脉型10例,脊髓型8例.混合型5例.交感型3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达20年。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66例,椎间关节改变16例.CT扫描有间盘突出,间盘疝39例,其中C3-43例,C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颈椎间盘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组织化学增龄变化和病理改变。方法:利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胎儿、婴幼儿、成人和颈椎病患者的碱性和酸性磷酸酶以及过碘酸希夫氏反应(periodcacid-schifreation,PAS反应)。结果:患者组酸性磷酸酶呈阳性反应,胎儿、婴幼儿为阴性反应;碱性磷酸酶患者组反应最弱;PAS反应患者组最强,成人、婴幼儿、胎儿依次减弱。结论:碱性磷酸酶随年龄活性逐渐降低,酸性磷酸酶次之,PAS阳性物质随增龄而增多,说明椎间盘组织增长出现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研究国人颈段脊柱颈曲以及伸屈活动度,比较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对300例成人和300例临床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行动态条件下的X线测量,测量颈椎屈伸弧度及屈伸活动度。结果正常成人不同年龄组的颈曲值各不同,随年龄的增加,颈曲值减小。  相似文献   

13.
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颈椎椎间盘切除前后颈椎各种运动状态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取 5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 (C1~C7)先后制成正常颈椎和C5~ 6椎间盘部分切除模型 ,观察颈椎在不同运动状态下 ,C4 、C5、C6的应变、轴向位移及颈椎总体位移的变化。结果 :正常颈椎C4 、C5、C6的应变依次减少 ,侧弯状态下颈椎总体位移最大 ;椎间盘部分切除后 ,C4 、C5、C6的应变和轴向位移均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下颈椎的稳定性依椎体序列越往下越好 ,椎间盘部分切除后颈椎稳定性下降。不同运动状态对颈椎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颈椎失稳最易发生在侧弯状态。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长期使颈椎处于侧弯姿势。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及其手术治疗机制的探讨(附23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手术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机制。方法:对23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2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2例行后路双开门减压术。结果:术后19例眩晕消失,优良率达83%,4例症状减轻,好转率17%。结论:颈性眩晕大多不是由单一的椎动脉受压所致,解除颈髓的致压因素,恢复颈椎周围韧带的张力,稳定受累椎体,对治疗此类型颈椎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手法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机理探讨(附18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无副作用、费用低,有效的治疗颈椎病椎病动脉型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手法加头面部诸多穴位及颈椎旋转手法183例,与传统手法及枕颌颈椎牵引120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治疗259疗程,对照组平均治疗442疗程,明显缩短病程,有效率及痊愈率均为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传统手法解除肌肉痉挛;头面部手法改善血液循环;旋转手法松解椎—基底动脉痉挛、扭曲及压迫,并改善颈椎各小关节错位,维持椎体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压迫程度及MR表现与术后功能恢复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3年中经过减压治疗的颈脊髓病 32例 ,再经过 1~ 3年的临床随访及MR复查 ,采用JOA评分法进行功能评价 ,并对MR图像进行测量与观察。结果 :( 1 )减压后椎管截面积增加了 99 2 1 % ;脊髓截面积增加了6 3 39% ;脊髓矢状径增加了 33 87% ;JOA评分病残改善率为 6 2 2 %。 ( 2 )术前脊髓矢状面图像T1WI及T2WI均为正常信号者 1 7例 ,T1WI正常T2WI可见片状增强信号者 1 5例 ,术后病残改善率分别为88 6 8%和 35 78% ,两组手术前后评分及病残改善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结论 :MR图像显示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脊髓内异常变化可以更直接地判断脊髓功能恢复状况 ;对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的颈椎失稳应当早期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采用经皮穿刺行椎间盘髓核摘除的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目的是用介入的技术探索其穿刺的途径和操作方法以及治疗的效果,以便临床推广应用。结果;采用的穿刺通道是安全的,行之有效的;穿刺的成功率100%,优良率为75%。结论;介入技术具有局麻,安全,创伤小,不破坏颈椎后部结构,对椎管内组织无直接干扰,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因此,对适应证选择合宜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介入栓塞椎动脉在颈椎横突部肿瘤的术前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针对临床上处理颈椎横突部肿瘤术中椎动脉所采用的解剖、结扎的方法尚存在着许多并发症,提出并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于术前栓塞椎动脉,为临床处理椎动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对7例颈椎横突部肿瘤病人,术前1周行血管内介入可脱性球囊+钨丝弹簧圈进行椎动脉栓塞,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7例均获成功而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经术中证实,血管内栓塞椎动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可避免术中椎动脉损伤后的致命性大出血,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利于肿瘤切除及避免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一种临床处理椎动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测量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颈椎间盘突出的动态MRI测量,了解突出椎间盘及椎管内软组织在颈椎过伸、中立、过屈三位置下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中立位MRI扫描发现颈椎间盘突出者,行过屈、过伸位扫描。测量三位置下硬膜囊前间隙、脊髓中矢径、硬膜囊中矢径、突出椎间盘大小及椎管/椎体矢径,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14例椎管、椎体比值小于0.75,占45.2%。31例颈椎间盘突出的硬膜囊、脊髓中矢径及突出的椎间盘大小在三位置变化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硬膜囊前间隙大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易患颈椎间盘突出,且好发于C4~C7节段,动态MRI可为治疗颈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前路非广泛减压植骨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颈髓肿瘤的运动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髓肿瘤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 MEP) 变化规律。方法:对经磁共振( MRI) 证实的32例颈髓肿瘤患者进行了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测试,其中18 例进行复查。结果:颈髓肿瘤患者MEP 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 延长,异常率为93 .8 % (30/32) ,肌力减退愈重,MEP 异常愈显著,颈髓腹侧肿瘤的MEP 异常较侧后方肿瘤的 MEP 异常更显著,术后 MEP 的改变与肌力的改变明显相关。结论:MEP 的改变较临床评估更为敏感,且能客观地反映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MEP 可预测预后,能作为评估手术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