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126例TKR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股总静脉有无反流并记录反流时间,反流时间>1s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PDVI组),无反流或反流时间≤1 s为静脉瓣膜功能正常(无PDVI组);术后7 d再对全部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对两组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资料χ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中,有PDVI组54例,无PDVI组72例,共有50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总发生率39.7%(50/126).其中,有PDVI组33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61.1%(33/54);无PDVI组17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23.6%(17/72);PDVI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瓣膜功能正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27,P<0.05).结论 原发性PDVI是TK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09年9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72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全麻组36例,硬膜外组36例,平均年龄66岁(50 ~ 80岁).所有患者术后5~7d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并对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14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44% (14/72).全麻组发生11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56% (11/36),硬膜外组发生3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33% (3/36),全麻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至2007年87例TKR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87例患者中,15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38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使用阿司匹林患者中,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仅使用机械预防措施10例患者中发生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采用药物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可以较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导航全膝关节置换(TKA)具有传统手术不可比拟的许多优势,如下肢力线精确、软组织平衡良好、手术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但对于计算机辅助导航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研究尚少。目的:比较计算机辅助导航与传统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行初次TKA的53例58膝。其中导航组,即行计算机辅助导航TKA治疗23 例 26 膝,年龄 42~82 岁,平均 67.3 岁;传统组,即行传统 TKA 治疗 30 例 32 膝,年龄 53~78 岁,平均 67.1 岁。根据术后3~5 d 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两组 DVT 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及压力、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总和的差异。结果:导航组和传统组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8.7%和36.7%,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导航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2±21.3)min和(110.0±18.0)min,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总和分别为(987.1±441.9)ml和(1250.0±422.5)ml,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5);止血带时间分别为(50.3±17.5)min和(45.9±15.4)min,止血带压力分别为(257.7±20.7)mmHg 和(255.9±18.1)mmHg,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314 和 0.732)。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TKA可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固定平台全膝关节置换的长期临床疗效,分析随访10年以上患者的假体生存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993年6月至2002年5月期间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85例,其中226例患者(246例膝)纳入研究,男47例,女179例;年龄(62.2±9.4)岁(32~78岁)。其中类风湿关节炎36例43膝,骨关节炎188例201膝。统计假体生存时间10年以上者的膝关节HSS评分、活动度及术后影像学改变,分析假体生存情况及影响假体生存的因素。结果 160例(177膝)随访10年以上,术后平均随访11.9年(10~18年),总的10年假体生存率为93.6%,15年假体生存率为92.8%。后十字韧带保留假体与后稳定型假体长期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髌骨置换与不置换、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假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56.58±11.05)分,末次随访为(92.29±10.95)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84.8°±24.0°,末次随访为99.7°±17.6°,膝关节伸直迟滞由术前平均8.4°±9.1°改善为0.5°±2°。翻修手术15例,原因为感染10例、无菌松动3例、关节僵硬1例、髌骨原因1例。结论 固定平台全膝关节置换可获得满意的长期临床疗效,10年假体生存率可达90%以上。是否保留后十字韧带、是否行髌骨置换、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长期假体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Smith-Nephew),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面积百分率%Ae(即总栓子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百分率).术前及术后第1~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结果 止血带组患者术中失血最小于非止血带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患者和非止血带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 min达到高峰;非止血带组患者%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大于非止血带组患者.结论 止血带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是否会增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 实验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间,在本组行TKA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将其分别纳入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在术后第3、14天,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比较两组间下肢DVT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糖尿病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 共358例患者被纳入实验.术后14 d内,糖尿病组有52例患者发生下肢DVT,非糖尿病组有146例患者发生了下肢DVT(P〈0.05).糖尿病组有16例患者的血栓发生在手术对侧的肢体,非糖尿病组有50例(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71倍 [95%CI(1.183-6.212),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虽然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但在本实验中,糖尿病患者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Smith-Nephew),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面积百分率%Ae(即总栓子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百分率).术前及术后第1~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结果 止血带组患者术中失血最小于非止血带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患者和非止血带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 min达到高峰;非止血带组患者%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大于非止血带组患者.结论 止血带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分析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4月至8月95例128个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7例,女性68例,平均年龄60岁(23~78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43例48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52例80膝。术前及术后7~10d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对19项临床因素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发生DVT的患者有45人,DVT发生率为47.4%(45/95),其中无症状DVT患者占57.8%(26/4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VT相关的因素有4个,其中女性、肥胖及骨水泥的使用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分别增加到10.008、3.094、8.887倍(P〈0.05);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使术后发生DVT的可能性减少到0.194倍(P〈0.05)。结论女性、肥胖及骨水泥的使用是人工关节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而类风湿关节炎(RA)则是减少术后发生DVT的保护因素;关节置换术后无症状DVT的大量存在,提示我们术后最好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或造影检查,一旦有DVT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随访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的转归、相关因素及其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连续选取36 例(53 膝)施行TKA 的患者, 术后1 周测 量切口长度和切口周围皮肤感觉障碍区域的面积。术后1.5 年对患者进行随访, 复测切口周围感觉障碍 区域面积, 记录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协会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
结果 所有 患者在TKA术后均出现切口外侧皮肤客观感觉减退, 26 例(26/36, 72%)患者存在主观麻木感, 有主观 麻木感觉的患者痛觉和触觉减退面积均大于无主观麻木感觉者。术后1 周, 触觉减退面积为(36.43± 14.71)cm2, 痛觉减退面积为(69.62±23.48)cm2, 二者均与切口长度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303 和 0.318, P值分别为0.04 和0.03)。术后1.5 年, 所有患者无触觉减退区, 痛觉减退面积为(8.55±4.56)cm2, 与术后1 周时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 P=0.012), 其中有5 例患者感觉减退完全恢复;有主观 麻木患者KSS 临床评分低于无主观麻木感觉者(t=2.066, P=0.044)。
结论 TKA 术后普遍存在切口外侧 皮肤感觉减退, 可随时间部分或完全恢复。TKA 术前应明确告知患者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及其转归, 以减少对其心理和功能康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为防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相关并发症应用利伐沙班的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关节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抽取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血栓栓塞性病史或出血性病史,共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出血并发症(切口瘀斑、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液学指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输血量等相关指标。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3,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实验组早期出血并发症事件多于对照组(χ2=6.574,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基本相同,两组的输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作为抗凝药物,提供了抗凝治疗的便捷性,但其相关的出血并发症略高于依诺肝素,临床工作中可考虑分阶段使用以使得患者的受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在气压泵和利伐沙班双重预防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的时间分布。[方法]于术前,术后第1、2、3 d晨分别进行下肢血管B超检查,于术后第3 d下午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术后当晚开始给予利伐沙班口服(15 mg,1次/d);术后第1 d开始应用双侧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进行血栓预防(1 h/d);术后当晚及第1 d开始有专门康复医师指导患者行关节活动训练。[结果]健侧、术侧DVT的总发生率分别为6.25%、13.75%。健侧肢体术前、术后当日,术后第1、2、3 d发生的血栓数为1(发生率1.25%,占总血栓数20%)、3(3.75%,60%)、1(1.25%,20%)、0(0%,0%)、0(0%,0%);术侧肢体术前,术后当日,术后第1、2、3 d发生的血栓数为0(0%,0%)、9(11.25%,81.8%)、1(1.25%,9.09%)、1(1.25%,9.09%)、0(0%,0%)。[结论]TKA术后,在气压泵和利伐沙班的双重预防下,患者术后当日新发DVT占总数的比例最高(健侧60%、术侧81.8%),而术后第1、2、3 d新发例数则迅速下降,占比重较低。因此DVT的预防需要加强且应从术中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经验。方法对2010年2-8月共43例(48髋)患者行THA,通过仔细操作、患肢抬高和主动锻炼、药物(磺达肝癸钠)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DVT,随访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结果,观察伤口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仅l例术后1周血管彩色多普勒发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但无症状。2例伤口周围出现明显瘀斑,1例伤口渗出,停用磺达肝癸钠后渗出消失,伤口愈合良好。结论通过综合预防措施,可以减少THA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限利伐沙班预防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效果,评估不同时限应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DVT使用利伐沙班的时限不同分为2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4 d)和5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35 d),每组70例。2周组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63.80±8.2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32±4.45)kg/m2。5周组男31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4.20±9.02)岁,BMI为(25.80±4.53)kg/m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5 d的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14、35 d时D-二聚体情况以及DVT发生率、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2)。2周组的血栓发生率为11.43%(8/70),5周组为1.43%(1/70),5周组显著低于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387)。结论利伐沙班的服用时间延长至35 d能更有效地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利伐沙班在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61例HAPC患者接受单侧TKR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依诺肝素组。其中利伐沙班组共31例,平均年龄(62.8±9.2)岁,男11例,女20例;依诺肝素组30例,平均年龄(63.4±10.5)岁,男9例,女21例。术后8h分别采用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进行预防血栓发生治疗,共10d。结果利伐沙班组31例中4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2.9%;依诺肝素组30例中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3.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1.122,P=0.289〉0.05)。结论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HAPC患者TKR术后DVT形成,且安全、方便、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