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输液拔针后应用输液贴按压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患者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再将静脉输液患者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制定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和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的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更好的按压方式尽可能地减少重症肝炎患者在静脉采血后可能出现的皮肤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等不良情况,减轻病患的痛苦。方法将重症肝炎患者与普通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组内又分别采用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和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进行止血,并记录各组的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内采用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皮肤出血、血肿、皮下瘀斑的概率明显低于采用单棉签平行血管按压法(P<0.01),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而对照组内采用两种按压方式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普通患者而言,两种按压方式的差别不大;但对于重症肝炎患者来说,双棉签并排垂直血管按压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皮肤出血、血肿和皮下淤斑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鱼际按压、拇指握压、三指按压法止血在静脉采血后防止针眼处出血、血肿、淤血的应用与研究。方法对830例肘窝处静脉采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大鱼际按压法:用对侧手大鱼际按压针眼上方皮肤;拇指握压法:用拇指指腹沿静脉走向压在穿刺处,其余四指握在肘关节上;三指按压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压在穿刺处,采血后用消毒小方纱压在穿刺处,之后由患者按示范动作自己按压针眼处3~5 m in,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大鱼际按压法局部发生出血、血肿、淤血的总例数比三指按压法及拇指握压法明显减少(P<0.01)。结论大鱼际按压止血法优于拇指按压法、三指按压法,是肘静脉采血止血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后,一般采用棉签按压法按压静脉穿刺处皮肤,然后迅速拔出针头。继续按压片刻的方法止血。但临床所见有较多患者拔针后局部常出现渗血,随后呈现大小不等的瘀斑。为了预防拔针后针眼渗血,笔者采用胶布固定棉签按压法止血,现将两种方法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采血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120例小儿采血后分两组,对照组股静脉拔针后按压止血,观察组桡动脉拔针后按压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桡动脉拔针后按压2min,针眼止血,无出现皮肤淤斑,对照组15例未止血,9例出现皮肤淤斑,两组均未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采血,小儿易配合,有利于穿刺部位止血,防止出现皮肤淤斑和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6.
陈玲 《淮海医药》2014,(1):86-87
目的探讨五指护患协同按压法在临床输液拔针中的应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同一患者的2次输液后分别采用五指按压法和拇指按压法拔针,拔针后观察患者的穿刺局部疼痛程度,观察穿刺局部出血、淤血情况。结果2组患者疼痛程度、穿刺局部出血淤血情况比较,五指按压法穿刺局部疼痛的程度及例数、穿刺局部出血淤血的例数明显少于拇指按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五指护患协同按压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穿刺局部出血和淤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拔针后3种不同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180例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同一患者分别采用四指按压法、大拇指按压法及单指按压法,按压时间平均3~5min,按压力度中等,观察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完全闭塞、不完全闭塞。结果四指按压法、大拇指按压法和单指按压法皮肤出血分别为1.7%(1/60)、3.3%(2/60)和10.0%(6/60),以四指按压法、大拇指按压法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按压法皮下淤血分别为3.3%(2/60)、8.3%(5/60)和25.0%(15/60),以四指按压法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按压法完全闭塞分别为0、0和5%;三种按压法不完全闭塞分别为0、0和28.3%。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不同按压法对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完全闭塞、不完全闭塞、患者发生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8.
静脉穿刺后两种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184-185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后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所引起的疼痛反应及皮下淤血情况。方法将8080例体检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先拔针后按压法和传统的拔针方法,并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先拔针后按压法引起的疼痛和淤血情况明显低于传统的拔针方法。结论先拔针再按压法能明显减轻疼痛、减少淤血。  相似文献   

9.
静脉抽血后按压部位与按压时间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厚荣  郑慧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83-1784
目的:探讨静脉抽血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抽血的3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5分钟;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1~3分钟。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1.97%,对照组分别为1分钟11.18%、3分钟3.29%。结论: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导致皮下出血,曾有护士对拔针按压方法进行探讨,笔者借鉴了这些经验,探讨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法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输液贴与棉签在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液贴与棉签在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2003年门诊输液病人4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输液完毕后用棉签按压针眼。试验纽为输液完毕后用输液贴按压针眼。结果对照组200人次拔针后皮下淤血直径>1cm的有21人次,试验组200人次拔针后皮下淤血直径>1cm的有5人次,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O.05。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时间和保护血管的宣教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压针眼的方法和按压针眼材料的选择,经观察试验组拔针后皮下淤血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郭庆华 《家庭医药》2016,(7):197-198
目的: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拔针按压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皮肤造成的伤害和身体痛苦。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交换式按压(传统按压法),试验组采用非交换式按压(小鱼际肌直接按压法)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出血、淤血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淤血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改良拔针按压法可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淤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减轻婴幼儿出血和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从我院儿科注射室抽取静脉穿刺拔针后的0个月~5岁婴幼儿600例,分两组,对照组300例婴幼儿使用传统方法,即拔针后给予干棉枝局部按压穿刺点。实验组300例,静脉穿刺后拔针只用保留的3L输液贴,家长用大鱼际肌在穿刺点起固定按压作用,其余四指环绕起支持作用,就象家长整只手握着患儿穿刺的手或脚,进行大面积按压,按压时间同为4min。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手、足、头等部位的拔针,实验组都能有效降低患儿出血和皮下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血站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将240例进行采血的献血者设为本血站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80例献血者,在进行静脉采血后分别给予胳膊屈肘棉签垂直按压、胳膊屈肘棉签平行按压以及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三种止血方式,对三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胳膊屈肘棉签垂直按压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69(86.25%)例,护理总满意人数为63(78.75%)例,胳膊屈肘棉签平行按压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67(83.75%)例,护理总满意人数为65(81.25%)例,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58(72.50%)例,护理总满意人数为74(92.50%)例,差异显著,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方式与其他两组对比P均0.05.结论:对静脉献血献血者采用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的止血方式,能够降低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的方法,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血管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8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3例采用传统法采血,试验组423例采用改良法采血.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结果 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和按压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改良后的静脉采血法能有效增加舒适度,减轻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时间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观察组(n=20)、实验组(n=20),对照组按压时间为3 min,观察组按压时间为5 min,实验组按压时间为10 min,分析对比三组即刻出血率、瘀斑发生率、血肿发生率、舒适度与满意度。结果即刻出血率、瘀斑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舒适度与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P>0.05)。结论静脉采血拔针后,按压时间在10 min止血效果最好,其可有效降低即刻出血率、瘀斑发生率、血肿发生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室小儿股静脉穿刺体位的固定、定穿刺点及术后按压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急诊室拟行股静脉采血的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股静脉采血及棉枝拇指按压法,术后按压5~10min;试验组采用先培训家属保持正确体位,并在原有穿刺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术后用无菌输液贴拇指按压,且按压10~15min。结果试验组在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股静脉穿刺前对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正确选取穿刺点及有效的按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7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70例和对照组2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试验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对比观察2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情况。结果试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瘀血面积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可明显缓解拔针后皮下瘀血情况。  相似文献   

19.
静脉注射后拔针的传统方法是用棉扦模压针眼,嘱病人屈曲时关节.这种方法会增加外头对血管壁的摩擦和损伤,棉打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李压迫静脉壁上的针眼.另外,病人屈曲肘关节时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了静脉壁上针眼溢血,易形成局部皮下血肿,影响再次使用.笔者在500人次静脉注射后拔计时采用针眼平行按压法,无1例并发局部皮下血肿,此外,静脉还可反复多次使用,现报道如下.l操作方法拔针前护士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静脉皮肤,迅速拔针,用干绵打与静脉呈平行方向迅速压迫皮肤和静脉针眼3~smin即可。2讨论绷紧皮肤和皮下组织即可压…  相似文献   

20.
改良静脉采血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的方法,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血管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84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3例采用传统法采血,试验组423例采用改良法采血。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拔针后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结果 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和按压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采用改良后的静脉采血法能有效增加舒适度,减轻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