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戚士芹  黄河 《山东医药》2006,46(18):75-76
卡介苗是一种无毒力型结核杆菌活菌疫苗,接种后对结核病有显著预防作用。部分儿童接种后会出现腋下淋巴结红肿,甚至破溃。2002年9月~2005年3月,我们共收治接种卡介苗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卡介苗(BCG)的有效接种对预防和减少儿童结核病,尤其是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肺结核具有一定效果,是结核病控制措施之一。BCG的接种对象是新生儿,PPD试验是考核卡介苗接种质量的惟一方法。为了解柳州市区新生儿BCG接种状况,为BCG接种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柳州市区2007-2011年新生儿BCG接种的卡痕率和阳转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菌疫苗。虽然卡介苗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是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虽然卡介苗相关感染的发病率低,但预后较差,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加强对卡介苗接种后发生相关感染的认识,特别是对其发病原因的研究,有助于为卡介苗接种和临床疾病的救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可致结核病是一种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据报道,我国某地发生一起“疑似接种卡介苗致肺结核”的事件。为此,一些人对接种卡介苗心存疑虑:接种卡介苗不是预防肺结核的吗?怎么又接种出肺结核来了呢?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卡介苗可致结核病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菌苗之一。这种获得性免疫力可以限制结核杆菌在体内的播散复制,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起到预防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它是目前接种的疫苗中,唯一可产生接种局部溃烂的菌苗,也是目前出现接种反应较多的菌苗。由于接种方法或剂量不当或接种对象体质不同,可引起接种侧腋下、锁骨上、下淋巴结肿大,有的出现淋巴结化脓、溃疡等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6.
ESAT-6家族在结核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现在用于预防结核病感染的唯一疫苗是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 Guerin,BCG),但其免疫保护效果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对患有免疫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如AIDS、移植和肿瘤化疗后接种卡介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播散,所以改善卡介苗和开发新疫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的设想基本达成共识,即在现用卡介苗无可替代的情况下,积极研究新的初免用疫苗、卡介苗初免后加强免疫用疫苗,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用疫苗.这3种类型的结核病新疫苗针对的人群具有各自不同的免疫标识,如何筛查出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群并采取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结核病控制中的重点.作者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尝试对我国结核病免疫预防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卡介苗接种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效果确实无疑?在结核感染危险高的国家和地区,为防止儿童结核病的发生及减少结核病的死亡,早期卡介苗接种可起到很大作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将继续对新生儿普种卡介苗?  相似文献   

9.
卡介苗免疫接种程序 1977年卡介苗纳入WHO扩大免疫规划(EPI)。在结核感染危险性高的国家和地区,为防止儿童结核病的发生及减少死亡,对新生儿早期接种卡介苗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5112名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出生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率、卡介苗免疫成功率及接种副反应。方法对2001~2008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15112名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率、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阳转率及卡介苗接种副反应的监测。结果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平均为90.62%,BCG-PPD试验阳转率平均为90.36%,5例发生卡介苗接种反应。结论医院出生新生儿卡介苗各年份接种率变化不大,平均为90.62%,达到了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90%的标准。卡介苗阳转率逐年提高,接种质量有所提高,卡介苗接种反应率低,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卡介苗接种的预防效果及投入/产出的效益虽然存在着争议,但在结核病疫情较重的地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卡介苗的接种质量直接影响着它的预防效果,低质量的卡介苗接种,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反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卡介苗接种工作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提高接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大庆市辖区于1976年逐步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1980年形成预防接种网络,1983年建立了卡介苗接种常规报告制度,1986年开始探索卡介苗接种的质量监测,1991年得以完善,1998年建立了卡介苗接种强反应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卡介苗接种工作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有效措施。广泛地、深入地开展这项工作,不仅在儿童中可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同时对成年的结核病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解放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解放前卡介苗接种只做了一万人左右,解放后每年都有一百多万儿童获得接种,因而在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但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以往组织领导规定得不明确,致使没有固定专业机构负责,有的地区工作陷于自流;在接种方法上原规定得手续繁复,群众感觉不便,这就影响了卡介苗接种工作广泛的推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大量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卡介苗(BCG)是最安全的菌苗之一。目前,每年约有1亿多儿童接受BCG接种。但凡疫苗都存在安全性问题,BCG接种后偶会有一些严重异常反应,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1]。本例为BCG接种后出现全身播散性皮肤结核病,经病理证实,给予一、二线抗结核药联合治疗,临床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现将中国防痨协会、中华医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卡介苗学术会议纪要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解放三十一年来,我国推行卡介苗接种,预防儿童结核病,收到了明显效果。近几年来,随着各地防痨工作的开展,卡介苗接种数量也显著增加。但不少地区不能按计划接种,接种质量较低,接种事故屡有发生,值得我们重视。当前我国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仍较严重,预防工作必须继续加强。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请各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明确分工,认真组织落实,并加强接种人员的培训,改善运输保管,不断提高接种质量,严防事故的发生。各地生物制品所要注意研究提高卡介苗质量。全国结核病防治研究中心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结核病的最佳预防手段。方法综述传统卡介苗和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对结核病的保护作用和面临的问题。结果卡介苗作为一种传统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学术界其保护作用有争议,研发新的结核病疫苗已经成为趋势。结论基因工程疫苗将是下一个安全、有效、有可能代替卡介苗的结核病疫苗。  相似文献   

16.
卡介苗接种许多年来,卡介苗接种是许多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部分,并作为主要预防措施。 1974年WHO结核病专家委员会第九次报告中强调可以不做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并可与麻疹疫苗,百日咳疫苗等免疫注射同时应用。在以往十年中世界上卡介苗接种规模在扩大。  相似文献   

17.
卫生部最近发布了“卡介苗接种工作方案”,这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改进措施。方案总结了过去几年来我国卡介苗接种工作中的经验,参照了某些卡介苗、结素试验的科学研究结果,并根据现有的情况制定了新的方案。我衷心地欢迎并且拥护这个方案。卡介苗接种在预防结核病中的显著作用已早经全世界公认。现在许多国家已普遍地实施了卡介苗接种,特别是近十余年来推行得更为广泛。全世界接种人数已不止亿万人。在推行得普遍的国家里,结核病,特别是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型儿童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结核等,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能够影响卡介苗接种的效率,有下列几种因素: 一、接种时疫苗的效能(Potency); 二、受种人受传染的机会(Risk of Infection)和受染后发生结核病的机会(Risk of Break down); 三、未受染人口被接种的比例(coverage of Eligible Population)。虽然卡介苗在近四十年来是预防传染病中施用最多的疫苗,直到如今,对于它的效用,仍有不少争论。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献至少有一百多篇报导,大多认为卡介苗对于结核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沈学枝  罗川江 《地方病通报》2007,22(1):41-41,46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农村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和涂阳肺结核病患病率均高于城市.为进一步了解新疆兵团农五师儿童卡介苗接种状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3月对计划免疫工作较扎实的农五师86团405名3~6岁儿童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PPD),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血行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高度有效.为探讨PPD试验与接种卡介苗产生的卡痕大小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全区3年(2000-2002年)间接种的13076名新生儿中做过十二周阳转试验的11201名新生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