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胰岛素抵抗情况分为胰岛素抵抗组144例与非胰岛素抵抗组49例。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C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TG、TG/高密度脂蛋白(HDL)、TC/HDL、sd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HDL、载脂蛋白A(apo AⅠ)、脂蛋白(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sd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LDL-C与TG(Log)、LDL-C/HDLC及TG/HDL-C(Log)呈正相比关性(r=0.638、0.601、0.290,P〈0.01),与TG/HDL(Log)和LDL-C/apoB呈负相关关系(r=-0.589、-0.342,P〈0.01);HOMA-IR与TG/HDL和sdLDL-C呈正相关关系(r=0.281、0.250,P〈0.01),而与TC呈负相关(r=-0.233,P〈0.01)。结论 SdLDL-C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对脂类代谢的影响,TG/HDL-C、LDL-C/HDL-C等提供的重要临床信息应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进一步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叶爱娇  孙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313-1314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脑动脉狭窄相关性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行全脑DSA检查有动脉狭窄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纤维蛋白原(FI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病变与NDM比不论其血管累及支数及弥漫性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2)糖尿病组患者FPG、TC、TG、LDL-C、FINS、FIB、HOMA-IR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广泛,这与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血糖、血纤维蛋白原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胰岛素及脂质代谢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叶夫 《检验医学》2007,22(3):363-364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胰岛素(INS)及脂质代谢状况和彼此间关系,探讨INS抵抗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糖代谢异常标准的患者184例,分成空腹血糖异常(IFG)组和糖耐量异常(IGT)组,分别检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INS,计算INS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并分析相互关系。结果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和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IFG组和IGT组INS、TG、HOMA-IR以及A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MA-IR与TG呈正相关(r^2=0.6422),与HDL-C呈负相关(r^2=0.5850),HOMA-IR与AIP呈正相关(r^2=0.7782)。结论糖代谢异常患者伴有血脂代谢异常,TG升高的程度与INS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洁芸  金艳  杨承健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1961-196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血脂代谢异常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调查40例CHD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的一般生活史,使用ELISA法检测空腹真胰岛素(FTI)、空腹胰岛素原(FPI)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空腹血清免疫活性胰岛素(FIRI),检测观察对象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血脂、脂蛋白水平等,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比较,2h-PG、FIRI、FTI、FPI、TG、TC、LDL-C、apoB显著升高,ISI、HDL-C显著降低(P<0.05).CHD组中FTI、FPI与年龄、BMI、血糖和血脂均有独立的相关关系.[结论]CHD存在IR和高胰岛素血症(HIS),FTI、FPI分别与血糖、血脂等CHD危险因子呈群聚关系,IR及HIS可能通过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而与CH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分组,观察空腹血耱(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空腹C肽、餐后C肽及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这些参数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较高,体质指数(BMI)、FINS、PINS、空腹及餐后C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E(ApoE)、IR均显著升高,ISI显著下降,与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FBG、P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压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检测在诊治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86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及36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C肽(CP)等指标的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3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TG、Tc、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CP、IR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IRI明显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少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共纳入98例年龄在10~24岁的新诊断T2DM患者,收集一般资料、主要病史及人体测量学指标,检测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以简易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反映IR,使用Sphygmo Cor脉搏波分析系统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反映动脉僵硬度。结果按照HOMA-IR三分位分组,CF-PWV、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PG)及Hb A1c等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CF-PWV与HOMA-IR(r=0.453)、BMI(r=0.327)、SBP(r=0.261)、DBP(r=0.213)、TG(r=0.182)、TC(r=0.221)、LDL-C(r=0.234)及HDL-C(r=-0.137)等呈显著相关(均P<0.05或P<0.01),与年龄(r=0.012)、性别(r=0.009)、FPG(r=0.013)及Hb A1c(r=0.017)等无显著性相关。以CF-PWV为因变量,HOMA-IR为自变量,其偏回归系数在校正BMI、SBP、DBP、TG、TC、LDL-C及HDL-C等危险因素前后分别为3.543(95%CI:2.001~5.989,P<0.01)及1.776(95%CI:0.723~4.209,P<0.05)。结论青少年新诊断T2DM患者HOMA-IR与动脉僵硬度增加独立相关,可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尿酸的关系及其发病因素.[方法]对本院2011年1~8月的133例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腹部B超结果分为合并NAFLD组(A组,70例)和不合并NAFLD组(B组,63例),分析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腰围(WL)、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脂代谢指标、尿酸的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T2DM患者的BMI、WL、空腹胰岛素、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尿酸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L、TG、HDL-C对T2DM合并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与肥胖(主要是腹型肥胖)、血脂紊乱、尿酸增高相关;而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糖化血红蛋白不相关,导致糖尿病合并NAFLD的最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其所包含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孕早期脂代谢异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孕早期脂代谢异常的孕妇为观察组,另选120例孕早期脂代谢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脂代谢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脂肪细胞因子:瘦素、游离脂肪酸;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分析TG、瘦素与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标的相关性,并统计两组GDM发生率、妊娠结局、胎儿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TG、TC、LDL-C、瘦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指标FBG、HbAlc、HOMA-IR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标FINS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TG、瘦素水平均与FBG、HbAlc、HOMA-IR呈正相关,与FINS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GDM发生率为35.00%,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分娩后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  相似文献   

10.
徐海凤  赵猛 《临床荟萃》2020,35(3):242-24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2例,其中甲状腺结节患者98例(结节组),非甲状腺结节患者104例(非结节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血尿酸(UA)、甲状腺结节大小等资料。 结果 结节组的年龄、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TC、HbA1c均高于非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在结节组中的比例大于非结节组。甲状腺结节大小与HOMA IR和年龄呈正相关。性别、年龄、TC、HOMA IR、HbA1c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对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叶小萍 《检验医学》2011,26(4):246-248
目的通过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评价中医化痰祛湿法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效果。方法 78例MS患者采用化痰祛湿法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脂素和脂联素,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同时与50名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采用化痰祛湿法治疗MS患者前、后FPG、FINS、TC、TG、HDL-C、LDL-C、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S组采用化痰祛湿法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8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化痰祛湿法以清热、行气、活血、益气、养阴、调理阴阳治疗MS患者,患者血清FPG、FINS、TC、TG、HDL-C、LDL-C、内脂素和脂联素在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的干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A组)、辛伐他汀(B组)、瑞舒伐他汀(C组)各30例;对照组(D组) 30例不予任何降脂治疗,仅予饮食控制(低脂饮食)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情况.[结果]治疗前A、B、C、D四组TC、TG、HDL-C、LDL-C、hs-CRP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降脂治疗6个月后A、B、C三组血TC、TG、LDL-C、hs-CRP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HDL-C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在常规剂量时三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 和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145例冠心病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急性心梗患者45例)和120例健康受试者的hs-CRP、cTn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值,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AP组、SAP组、AMI组和对照组hs-CRP、cTnI、TC、TG、HDL-C和LDL-C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s-CRP与cTnI、TC、TG和LDL-C呈正相关(r=0.87,r=0.76,r=0.51,r=0.34),与HDL-C呈负相关(r=-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nI与TC、TG、LDL-C和HDL-C无相关(|r|〈0.273,P〉0.05).结论 检测血清中hs-CRP、cTnI和血脂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断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ACS患者131例及同期中老年健康体检者178名,记录受试者一般情况,给予ACS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调脂治疗,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血清sdLDL—C水平。统计分析受试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人群血清sdLDL—C水平第95百分位数为0.62mmol/L。调脂治疗后,ACS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TC/HDL—C比值和sd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LDL—C降低程度与治疗前血清TC、TG、LDL—C和non—HDL—C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9(P〈0.001)、0.320(P〈0.001)、0.232(P=0.013)、0.385(P〈0.001)],与HDL—C水平和TC/HDL—C比值之间无相关性[r分别为一0.155(P=0.100)、0.046(P=0.624)]。LDL—C〈2.59mmol/L的ACS患者调脂治疗后血清sdLDL—C明显降低(P〈0.05),sdLDL—C异常率由治疗前的26.9%下降到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可降低ACS患者血清sdLDL—C水平,亦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正常的冠心病患者sdLDL—C异常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颈动脉硬化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颈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参数.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乔薇  李靖  冯昕  李瑛  黄静  钱端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180-118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睾酮下降的原因.方法 选取45~ 83岁的中老年男性5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状态下生化指标[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及血清睾酮,并用稳态公式(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CDS建议的MS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及非MS组,分析睾酮浓度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中老年男性MS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低于非MS组[(9.97±3.87)nmol/L与(13.73±3.93)nmol/L,t=3.337,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浓度与年龄、腰围、HOMA-IR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214、-0.329、-0.317,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730、-0.597、-0.313,t值分别为-5.833、-4.681、-2.686,P均<0.01).结论 中老年男性MS患者血清睾酮浓度下降,血清睾酮浓度与年龄、腰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TC/HDL-C、LDL-C/HDL-C、TG/HDL-C与冠心病不同程度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甘油三酯(TG)/HDL-C比值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放置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的175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体检者146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均测定血脂7项,即TC、TG、LDL-C、HDL-C及TC/HDL-C、LDL-C/HDL-C、TG/HDL-C比值,分析两组血脂差异及冠脉不同病变程度(3支、2支、1支病变)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脂7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间TC/HDL-C、TG/HDL-C比较,3支病变显著高于2支和1支病变者(P0.05);TC/HDL-C、LDL-C/HDL-C比较,3支、2支病变者均高于1支病变者(P0.05);HDL-C比较,3支病变者低于1支病变者(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比值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情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庄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48-1849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在腹膜透析前、透析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较健康人的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透析后患者血清TG、LDL-C、Apo A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存在血脂异常,腹膜透析可能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大鼠心房肌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Cav1.2)的表达水平以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IR OLETF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IR模型组(M);IR+替米沙坦(5 mg·kg-1·d-1)组(T)。LETO大鼠16只为对照组(N)。20周后测定3组大鼠的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房肌中Cav1.2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FBG、TC、TG、LDL-C、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房肌中Cav1.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组相比,T组FBG、TC、TG、LDL-C、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384),心房肌中Cav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IR大鼠心房肌中Cav1.2表达降低;经替米沙坦干预后,IR大鼠心房肌中Cav1.2的表达水平回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瞻性研究瑞舒伐他汀对于高血脂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组患者62例及对照组32例,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HMGB1水平。并给予高血脂组患者口服舒伐他汀(10 mg/d)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其TC、HDL-C、TG、LDL-C、HMGB1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高血脂组TC和LDL-C水平[(6.38±0.93)mmol/L和(5.67±0.77)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34±0.89)mmol/L和(2.57±0.82)mmol/L,P<0.05];高血脂组hs-CRP[(3.87±1.05)mg/L]和HMGB1[(5.48±1.53)ng/ml]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3±1.06)mg/L和(2.11±0.95) mg/m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高血脂组TC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TC:(4.32±0.84)mmol/L vs.(6.38±0.93) mmol/L;LDL-C:(2.32±0.72)mmol/L vs.(5.67±0.7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脂组HMGB1和hs-CRP水平[(2.87±1.08)ng/ml和(1.92±0.69)mg/L)]较治疗前[(5.48±1.53)ng/ml和(3.87±1.05)mg/L]同样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血脂患者血清HMGB1水平升高,而瑞舒伐他汀能降低其血清HMGB1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