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组织学前列腺炎相关性及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炎症组及非炎症组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简称PSA)检测值、最大尿流率(简称MFR)等,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炎症组患者体内PSA水平显著高于非炎症组,而其MFR数值显著低于非炎症组;炎症组患者大多发生II度(35.90%)或III度(50.00%)前列腺增生,非炎症组患者则大多发生I度前列腺增生(65.91%),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是促进前列腺增生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医师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时,应同时检测其是否发生组织学前列腺炎,并给予积极干预,从而减缓前列腺增生发展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资料.结果 112例BPH 患者中,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81例(72.3%),且均为慢性炎症.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BPH患者的年龄、病史、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前列腺体积均明显高于单纯BPH患者(P<0.05),并且腺体增生体积与组织学前列腺炎发生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BPH患者多数伴有组织学前列腺炎,且以慢性炎症为主;组织学前列腺炎是BPH 患者临床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诊断标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前列腺炎组织学诊断标准(简称本所诊断标准)和国际前列腺炎组织学分类诊断标准(简称国际诊断标准)对530例BPH标本进行病理观察,明确组织学前列腺炎的检出率。结果采用本所诊断标准有208例(39.2%)被诊断为组织学前列腺炎;采用国际诊断标准有472例(89.1%)被诊断为组织学前列腺炎(P〈0.01)。根据国际分类标准,轻度组织学前列腺炎为91例(19.3%)、中度为106例(22.4%)、重度为275例(58.3%)。国际诊断标准下重度组织学前列腺炎检出率和本所诊断标准下组织学前列腺炎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国内外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检出率的差别主要和我们所采用的前列腺炎组织学诊断标准有别于国际标准相关。  相似文献   

4.
骆华  魏强 《华西医学》2021,(7):990-994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前列腺疾病与局部微环境的改变相关.牙周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可能会对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近来的研究发现,慢性牙周炎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相关联,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HIB型前列腺炎)患者行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术中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术前6周起口服特拉唑嗪,直至术后6周。术后2~4d拔除导尿管。术前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prostaticsymptomscore,IP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等评估症状,术后3个月再次评定上述指标。结果:所有病例行TURP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显示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顺利拔除导尿管。67例患者术后3个月I-PSS评分及NIH—CPSI均下降,最大尿流率增加。结论: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应尽可能清除前列腺结石,围手术期应接受抗前列腺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病例分析.方法 对213例已确诊BPH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检验,对合并CP的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前后的BPH症状评分(I-PSS)比较.结果 213例BPH患者中合并CP 69例(32.4%),EPS细菌培养阳性27例(12.7%),EPS支原体、衣原体检测阳性15例(7.0%),69例合并CP的患者经抗炎治疗后I-PSS由治疗前(12.2±2.6)分,降为治疗后(10.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PH患者进行EPS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有CP,对临床上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慢性前列腺炎(炎症性BPH)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0-03- 2010-09对85例炎症性BPH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结果 术后膀胱颈部狭窄26例(30.6%),腺体残留9例(10.6%),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术后1个月时64例(75.3%),3个月时45例(52.9%).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或选择TURP术是降低炎症性BPH术后并发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患者尿失禁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设计BPH患者术后尿失禁影响因素调查表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对196例收住入院的BPH患者进行调查,并在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60例BPH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现象,占30.61%.BPH术后患者尿失禁现象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IPSS评分、膀胱功能、术前尿失禁、术后膀胱痉挛是术后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P < 0.05,而在多因素分析时只有年龄、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尿失禁被引入回归方程,OR值分别为9.878、147.824、0.011.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与尿失禁无明显关系,单因素分析示P >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H患者术后尿失禁现象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高龄、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存在尿失禁是BPH术后发生尿失禁现象的高危影响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合理的把握手术时机,术前、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可以减少术后尿失禁现象的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灰区(tPSA为4~10 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tPSA位于4~10 ng/ml的前列腺疾病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经病理证实PCa 26例,BPH伴前列腺炎70例,统计tPSA、游离PSA(fPSA),PSA比值(f/tPSA)、PSA密度(PSAD),分别计算f/tPSA与PSAD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PCa组tPSA水平与BPH伴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f/tPSA水平与BPH伴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f/tPSA低于BPH伴前列腺炎组。PCa组PSAD水平与BPH伴前列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PSAD高于BPH伴前列腺炎组。当f/tPSA临界值取0.16时,其对PCa诊断敏感性为70.11%,特异性为57.10%;当PSAD临界值取0.15 ng/(ml·cm~3)时,其对PCa诊断敏感性为86.23%,特异性为57.84%。结论 f/tPSA和PSAD对鉴别PCa与BPH伴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PSAD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f/tPS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动脉硬化症的可能关系及BPH的可能病因.[方法]统计分析200例良性前列腺肥大(BPE)患者中动脉硬化症发生的比例,并以使用过药物治疗动脉硬化症且未使用过治疗前列腺药物者为观察组;与未使用过药物治疗动脉硬化症且未使用过治疗前列腺的药物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需药物或手术治疗的BPH例数有无差异.[结果]200例BPE患者中,伴有动脉硬化症的196例(98%);观察组中需药物或手术治疗BPH患者31例(15.5%)较对照组中42例(21.0%)明显减少(P=0.003).[结论]BPH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硬化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动脉硬化症可能是BPH的一个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2.
刘新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4):662-663,66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外,予以心理干预、温水坐浴、盆底肌肉锻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多发的男性老年病之一。其治疗目前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虽效果较好,但对老年病人并非毫无危险,有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可发生一些并发症。近十年来,药物治疗已成为轻、中度症状患者的主要治法,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余忠 《华西医学》2010,25(10):1836-1838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12月,采用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76例,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手术时间35~130min,平均55min。术中失血60~150mL,均未输血。手术切除前列腺质量18~72g。无直肠和膀胱穿孔,无电切综合征(TURS)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一例发生真性尿失禁,无死亡。术后随访2~6个月,IPSS评分平均为9分,最大尿流率平均为16.7mL/s。结论 PK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2年8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大于4 ng/ml的患者110例,经前列腺穿刺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为前列腺癌5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56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54例 PCa和56例 BPH 患者血清 CRP水平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TPSA水平,根据 Gleason评分将PCa患者分为高危性和低危性PCa两组,用非参数 Mann-Whitney U方法分析高危性和低危性PCa患者与BPH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差异。结果高危性PCa的CRP水平为4.20±2.12 mg/L,低危性PCa的CRP水平为1.90±0.91 mg/L,BNP患者CRP水平为1.49±0.87 mg/L,高危性 PCa和低危性 PCa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BPH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高危性PCa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普通电切镜剜除术(transurethral electro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UE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0年7月,应用TUEP治疗BPH患者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B超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后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与年龄及结扎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量本群体抽样方法,调查了55岁以上男性1240例,其中结扎组850例,对照组390例,应用Aloka1400型B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受检者在膀胱适度充盈下平卧位经腹部扫查前列腺体积(V)及残余尿(R)等指标分年龄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结扎组各年龄段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B超及综合临床各项检测项目认为输精管结扎可明显降低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适合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插尿管方法.方法 将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在尿管插至约16 cm并有阻力时,对照组注入10~15 mL甘油型润滑油后插管,观察组边注入生理盐水边插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疼痛情况和尿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1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尿道黏膜损伤出血及疼痛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插尿管时采用边插尿管边注入生理盐水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往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男性共666例,测量血压、腹围,现场询问病史和进行同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检测空腹血尿酸、TG、TC、LDL—C、HDL—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血清PSA等,超声测量及计算前列腺体积。按咖尿酸是否〉420gmol/L分为HUA组(n=151)和血尿酸正常组(n=515)。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前列腺相关指标的差片,斤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UA与腹型肥胖[OR=1.575,95%CI(1.059,2.340)]、高TG血症[OR=2.78,95%CI(1.877,4.118)]、代谢综合征(CDS2007)[OR=1.912,95%CI(1.267,2.885)]、BPH[OR=1.464,95%CI(1.465,1.635)]及下尿路症状评级[OR=1.782,95%CI(1.173,1.522)惰明显相关性性(P〈0.05)。结论HUA与BPH具有明显相关性,且同时伴发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风险高,因此,在诊治其中一种疾病时应重视其他危险因素的筛查及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