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门医派的温病学说形成以前,大多医家遵从《素问·热论》和仲最的六经学说。直至元末明初,昆山名医王履主张,治温应以清里热为主,其以寒治温的治疗观对温病学说的发萌具有启迪作用。明代吴又可创立了温邪感染途径为口鼻之说,较之伤寒自皮毛体表感邪的发病学说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和创新,起到了先导作用。清代叶天士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摆脱了“热病者皆伤寒”的束缚,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试论伤寒与温病学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与温病,不仅在疾病范畴方面有区别,而且在发病观和分证纲领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外感病邪正矛盾的认识中,伤寒学说以人体正气为外感病发生和传变的依据.从而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温病学说以病邪为温热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治疗上则主要体现出辨病施治的优势。两者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使中医外感病学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受温病学说的影响,现代中医在外感发热病的病因病机及相应治则中热衷于从风热及清热解毒论治,这可能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病毒作用有关,但通过比较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外感发热病病因上的观点,检索现代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可以认为,人体正气有抗邪外出的作用,伤于寒则恶寒,伤于热则恶热,外感发热病的发病存在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早期基本都会出现恶寒表现,只是存在有时间和程度的差别。对于外感发热病的发病,特别是在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辨识中,应将具有寒性之收引郁闭属性的外邪即外感风寒邪气作为主因。  相似文献   

4.
皮立宏 《新中医》2017,49(12):183-184
<正>气化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脏腑气化功能构成了中医学认识及治疗疾病的基础。气化包含有多种概念,其中主要指各种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伤寒气化学说是目前将气化理论与脏腑理论较好结合的一门学说,其理论具有严密性。温病学理论本身具有时病的特色,故笔者借鉴伤寒气化学说的形成方式,将温病学理论、脏腑理论、气化学说结合起来,就温病气化结构初探如下。1气化学说的来源及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该观点  相似文献   

5.
刘祖贻研究员对温病源流有其独到见解,提出“温病起源于秦汉之前,并不晚于伤寒学说”的观点;认为正虚邪伏是“伏气温病”的病机特点,扶正透邪是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从而丰富了伏气温病的内涵;在温病治法方面独树一帜,提出“祛邪毒,透泄为要”、“重防变,早治当先”的温病治疗总则;并运用其温病新论指导临床治疗乙型肝炎、银屑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推拿的理论核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主要表现在:经络系统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经络的致病与治病,经络学说中的恒动律,经络学说中共性与个性的认识和经络学说的对立统一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伤寒与温病     
郑珂  陈孝银 《河南中医》2016,(9):1497-1499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伤寒和温病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伤寒与温病的研究对象、病理基础、发病学以及辨证、治则等方面,阐述了二者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认为伤寒与温病完全有基础发展为统一的外感热病学。还别有见地的指出:二者在发病上之有阴邪、阳邪、伤阳、伤阴之异;在辨证上之有三个主要环节(伤寒:表寒——里热——虚寒;温病:表热——里热——虚热)之别,其关键均取决于邪正相争中,体质阴阳矛盾的不同倾向性,而不是取决于外邪的差异。又从外感热病演化过程中,突出体现表实、里实、里虚三个主要辨证层次着眼,主张以阴、阳、寒、热为纲,表、里、虚、实为目,纲目结合,进而落实到相关经络脏腑气血之上,融为一体,作为统一伤寒和温病,使其成为完整的外感热病学体系之方案。  相似文献   

9.
赵杰  贾文魁 《山西中医》2012,28(7):61-62
气候因素影响着人体阳气的运行,进而对人体的健康和生理病理产生影响。通过探讨气候类型与人体阳气变化的关系,气候变迁与人体在疾病状态下表现出"寒性"与"热性"不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气候与人体阳气运行的相关性影响着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也是导致伤寒和温病学说兴起和发展兴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阴阳学说影响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疾病的认识方式,使治则治法理论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揭示治疗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充满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1.
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医家认为手足口病与心密切相关,正气不足、气候反常与骤变、感受温邪、戾气,经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宋金元时期医家对温病、疮疹等发病的病位及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将先天因素"胎毒"纳入发病的重要病因,并指出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认为内有血热,再加上外感风热,兼有寒、暑、湿之气,或时邪疫毒等,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导致本病的发生。明清时期的文献指出本病病位在于脾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感受温热、湿热之邪气,或脏腑积热而致,并把经络理论与情志因素纳入其中。此时期对本病的发病特点、证候症状以及注意事项等有了具体的认识,为后来学者留下了参考依据。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小儿的身体素质,均衡饮食,少食肥甘厚腻之品,切忌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次,做好本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实为一部"温病证治"专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一书所讨论的内容,最主要的应是温热病变的辨证论治部分。这些温热病变有外感后自然发展演变而来的,有因失治、误治而来的,也有治法失当而来的,但最终结果,都是邪从热化、变为温热性质的疾病。所以,风寒外感之伤寒是言其始,温热病变则言其终。故中风、伤寒是《伤寒论》一书的引子,而温热病变的辨证论治,才是《伤寒论》一书的重点讨论内容,它实为一部"温病证治"专著。  相似文献   

13.
寒热是中医"八纲辨证"中非常重要的两纲,也是中医临床最关注的症状之一。中医学中的寒热,主要包括气候的寒热、症状的寒热和药性的寒热。而这些"寒热"概念,有时候是客观的温度冷热(如气温高低,体温高低),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医者或病者的主观感觉。在分析症状时,因为有客观温度和主观感觉的不一致,才导致中医所谓"寒热真假"的问题。在判断药性寒热时,因为主体之间感觉的不一致,所以才会有所谓的"药性悖论"问题。中医治病,利用药性的主观寒热感觉,来调整患者的寒热症状,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客观寒热可以度量,主观感觉的寒热也可以度量,药性的寒热也可以度量。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伤寒论》理论研究,其辨证体系争论颇多,但终归不离三阴三阳。近代有倡导"寒温统一"者,在伤寒、温病辨证体系的贯通上难以融汇,可见统一之难。另外,湿热病邪致病复杂,多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论治,但多有辨证不明状况。本文通过整理湿热病与《伤寒论》三阴三阳在证候方面的相关研究,参考"寒温统一"的思想,以"三部""六病""十二单证""合病""并病"等理论将湿热病重新解析,将其方证重新归类,旨在使其辨证论治更加明晰,也是力图使2个辨证体系可以统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久病入络’’与“温邪入络”的关系,指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亦蕴含着“久病入络”的理论,温邪亦可入络,卫气营血各阶段皆可见络脉病变,故温邪入经是认识和治疗外感温热病的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庞安时对天行温病的阐发,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治疗天行温病之辛寒透表、寒温并用,祛毒为先、给邪出路,清气凉血、救危截变思想,亦对肺炎、麻疹、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温寒通阳,解结生津,具有寒热并用的特点,为厥阴代表方剂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错综复杂,呈现寒热错杂、正虚与邪实并存的特点。现引证相关经典原文结合临床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阐释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论述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从厥阴病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基础,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田瑞曼 《河南中医》2012,32(2):134-135
《伤寒论》第176条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对于本条中的“里有寒”,历代医家颇多疑惑,错讹说较多,均需改动原文来自圆其说.笔者认为若从医理认识此条,并无疑问,仲景此处之“寒”并非与“热”对应之“寒”,而是指邪气,此“寒”字正是仲景重视医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庞安时对天行温病的阐发,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治疗天行温病之辛寒透表、寒温并用,祛毒为先、给邪出路,清气凉血、救危截变思想,亦对肺炎、麻疹、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安阿玥教授认为先天禀赋异常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生的重要前提,忧、思、郁、怒等不良情志刺激为其诱因,嗜食生冷、肥甘厚味、饮食不洁致湿热疫毒之邪内侵肠道为发病最直接原因,三者常相兼为患。安阿玥教授诊断用药强调中西医并重,二者互补短长,治疗用药方面,UC初起或急性期辨证为湿热交阻、气血壅滞证,主张以清热化湿,行气和血为主;病程日久辨证为寒热错杂、脾虚湿困证,以调补脾胃为主,辅以清热化湿,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寒温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起病迅速病情危重的患者局部应用康复新液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