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流行于夏秋季的急性传染病,我县多见于夏季.经蚊媒介传染.其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我们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30例重型乙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 1 80例小儿秋季腹泻按其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分组 ,分成α- 2a干扰素、病毒唑及对照组 ,并将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将 1 80例小儿秋季腹泻分成三组 ,干扰素治疗组 60例 ,病毒唑治疗组 55例 ,对照组 65例。按 1 994年《中国腹泻诊断方案 (北京修订 )》标准[1 ] ,全部病例均为解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 ,每天 5~ 2 0次 ,80 %病例伴有发热、呕吐 ,30 %以上腹泻前有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三组病例病程均在72h内。血常规WBC均在 (4~ 1 0 )× 1 0 9/L ,…  相似文献   

4.
姚钦江 《广西医学》2002,24(2):190-191
目的:探讨应用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991年6月至2000年12月间我科住院治疗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作为治疗观察对象。54例病人中,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住院的26例病人为干扰素加基本治疗为治疗组。1991年6月至1995年12月期间住院的28例病人为基本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期间及结束后病人清醒时间,后遗症、病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0天后清醒率,治疗1个月无后遗症率,治疗结束3个月后无后遗症率,病死率分别为73%(19/26)、46.2%(12/26)、76.9%(20/26)、0%(0/26)和46.4%(13/28)、17.9%(5/28)、32.1%(9/28)、21.4%(6/2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各项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用于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对促进病人清醒、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10-113
目的 比较利巴韦林分别与干扰素和乙酰谷酰胺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成人乙脑患者42例,利用信封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B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停止抽搐时间、住院总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和停止抽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总时间为(16.4±1.8)d,显著短于A组的(23.9±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A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患者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口腔感染和败血症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低于A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联合乙酰谷酰胺对治疗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效果优于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联合应用干扰素与病毒唑治疗乙脑患者4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分组:病树造自1991~1995年夏秋乙脑流行季节收治的患者,均发病5日以内,诊断与分型标准按王季午主妇的《传染病学》1988年版,其中57例行乙脑特异性抗体Igm检查,56例阳性。以入院顺序统一编号,随机分为2组:①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治疗组(治疗组)。②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各48例。1.2一般资料:治疗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8月~12岁,平均5.5土3.1岁,平均入院病日4.09(2~5)d,入院时平均体温39.3±0.7℃,轻型2例,中…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体内干扰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体内干扰素(IF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5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的IFN水平。结果:(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恢复期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2)采用IF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2)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9年6月~2002年8月,应用α-干扰素辅助一般治疗的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40例,并与单用一般治疗的40例患者对照,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山莨菪碱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呼吸衰竭的常用药物之一,作者通过对34例乙脑病人的治疗,发现山莨菪碱不仅对呼吸衰竭有效,而且对高热、抽搐、昏迷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2~1998年间我科住院的重型及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67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8个月~10岁,其中重型21例,极重型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7个月~9岁,其中重型21例,极…  相似文献   

11.
我市地处西南边远地区,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村卫生条件差,夏季蚊虫多,加上预防工作不到位,每年均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患儿,该病若不及时治疗,致残率较高。我科自采取干扰索联合冬眠疗法治疗乙脑以来。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用纳络酮治疗 33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 ,并与 2 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中枢性呼吸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病人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及颈抵抗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均快于对照组。提示纳络酮可作为乙脑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者体内干扰素 (IF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检测5 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的IFN水平。结果 :(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 ,恢复期显著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 ,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2 )采用IFN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 ,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 ,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 (2 )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 ,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 ,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阐明联合用药治疗丙型肝炎的可行性。方法:8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PEG-IFNα-2a 180 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1 000 mg,每日1次口服,共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IFNα-1b 50万U每日1次肌肉注射,联合利巴韦林1 000 mg,每日1次口服,共治疗24周。根据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值将患者分为ALT低水平组(大于正常值但小于等于3倍正常值上限)及ALT高水平组(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但小于等于10倍正常值上限),检测治疗前、用药12和24周及停药24周的病毒学、生化学、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治疗结果以及ALT、HCV RNA定量及病毒学应答。结果:病毒学及生化学完全应答结果表明:在用药后24周及停药后24周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LT高水平组病毒学完全应答率高于ALT低水平组(P<0.05);治
疗组ALT水平对病毒学完全应答情况无显著性影响,HCV RNA定量的水平对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毒学完全应答情况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基因分型对病毒学影响的研究表明:只有HCV-1a组与HCV-2a组在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V-2a组高于HCV-1a组(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无明显差别。结论:长效PEG-IFN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较普通干扰素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87-89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丙肝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治疗药物选择利巴韦林,观察组治疗药物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EVR、ETVR和SVR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NR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AST和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ST和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肝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可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院近年来采用α2b干扰素(α2b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1996年8月~1997年12月CHB住院患者87例,诊断及分型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及防治...  相似文献   

17.
18.
α-2b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2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 41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阿昔洛韦对照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本次治疗 1年内计算复发次数。结果 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两组病例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干扰素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80例初治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常规予降温、镇静止惊、激素、干扰素、脱水剂和脑细胞营养药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GC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和意识好转时间分别为5.12±1.47(d),2.16±0.85(d)和3.60±2.0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30±2.22(d),3.10±1.21(d)和8.27±2.79(d),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2.12±2.23,显著高于对照组(11.03±3.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可明显缩短患儿的发热、惊厥和昏迷时间,促进患儿尽早清醒,使近期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和病毒唑联用治疗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来,我们在综合性治疗措施下,加用a-干扰素和病毒唑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使该病的病死率降至为零,可见干扰素和病毒唑联用在乙脑治疗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