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动脉左心室通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病例1男,24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后4个月发热1周入院。查体:体温38.5°C,脉搏84次/分,心率20次/分,血压128/87 mm Hg,各瓣膜区无器质性杂音。经食管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机械瓣架稳定,开闭可,紧邻后瓣环下方与二尖瓣前叶根部之间见一大小约0.7 cm破口,破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包裹-纵切口升主动脉成形术治疗升主动脉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11年5月,对53例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加无包裹-纵切口升主动脉成形术治疗。男41例,女12例;年龄22~75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14年。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术前升主动脉直径为(45.9±3.3)mm;主动脉瓣三叶瓣40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3例。心功能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Ⅱ级19例,Ⅲ级33例,Ⅳ级1例。结果术后发生1例纵隔广泛渗血、3例肺部感染、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无升主动脉成形术相关并发症。5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8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均无明显胸闷、心累。末次随访时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22例,Ⅱ级31例。升主动脉直径为(35.2±4.0)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术后出院时(34.0±2.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其中,随访时间≥60个月者末次随访时升主动脉直径与术前、术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患者末次随访时升主动脉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升主动脉直径>50 mm患者末次随访时升主动脉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包裹-纵切口升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轻-中度(直径范围40~50 mm)扩张患者可获得较好早中期疗效,但应严格选择患者,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病人 男,50岁。发现心脏杂音4年,劳累后心悸、气促半年。4年前曾在外院行胸部CT检查怀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未治疗。既往无风湿热史。查体:心界向左扩大,主动脉瓣第1、2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二尖瓣区可闻及3/V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60,两肺纹理增粗,主动脉结不大,肺动脉段瘤样突出,心尖向左下扩大,心后缘向后方移位超过脊柱后缘。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劳损,前壁心肌梗死表现。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左室通道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主动脉-左室通道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1986年10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7例主动脉-左室通道病儿的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分型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病儿无死亡,术后1~7年随访心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主动脉瓣反流。结论 婴幼儿期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是主动脉-左室通道特点,一经诊断即须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以补片关闭分流口为佳。  相似文献   

6.
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Ⅱ、Ⅲ型大动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有效治疗累及胸腹主动脉的Ⅱ、Ⅲ型大动脉炎,探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自1976年至2001年采用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Ⅱ、Ⅲ型大动脉炎47例,同期行人工血管与肾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自体肾移植术各2例,三尖瓣成形术和髂动脉旁路移植术各1例。结果:术后1例死于凝血障碍出血,死亡率为2.13%;术后因肠梗阻再1列;存活患者血压和血运均明显改善,上肢血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平均为118/77mmHg(1kPa=7.5mmHg)vs 177/83mmHg;术后上、下肢血压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平均随访8.2年,远期死亡2例(4.35%),再手术1例,远期效果优良率为81.82%。结论: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Ⅱ、Ⅲ型大动脉炎的简单、安全、远期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肌部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肥厚肌块向左心室腔突出,同时多伴有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排血受阻。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大于50mmHg为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本院从1998年10月至2004年5月行该种手术21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缩窄(CoA)或主动脉离断(IAA)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治疗14例小儿CoA(9例)或IAA(5例)合并心内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房室隔缺损(APSD)等畸形,但不包括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0.7~12.0(3.2±4.5)岁;体重5.5~25.5(10.2±5.5)kg。分期手术3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一期手术矫治11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为分期手术,二次手术行VSD修补术后死于急性左心衰竭;1例术前诊断为VSD+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未发现IAA,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12例,随访时间6~84(32±22)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胸主动脉轻度狭窄2例,继续随访观察。结论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诊断CoA和IAA的首选检查方法。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一期手术治疗CoA或IAA合并心内畸形婴幼儿,可获较好的显露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 Ross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 方法 自 1998年 3月至2 0 0 2年 7月 ,16例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 (平均年龄 14 .0± 9.9岁 )接受 Ross手术 ,即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诊断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主动脉瓣狭窄 9例 ,主动脉瓣发育不良呈穹隆状狭窄 2例 ;主动脉瓣脱垂 5例 ,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各 1例。 结果 无手术死亡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随访 1~ 4 8个月 ,平均 30± 13个月 ,无远期死亡 ,无瓣膜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心功能 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及同种肺动脉瓣功能良好 ,仅 1例患者主动脉瓣有极少量反流 ;所有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 2 .1± 0 .8mm Hg(1k Pa=7.5 mm Hg) ,左心室流出道及主动脉瓣环随着年龄的生长而增长 ,平均瓣环直径较术后增加 4 .0± 2 .1mm。 结论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安全 ,效果好 ,随机体发育而生长 ,可适于某些主动脉瓣瓣膜疾病 ,尤其适于小儿及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10.
Xu JP  Guo HW  Shi Y  Hu SS  Sun LZ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0):638-640
目的总结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1998年2月至2004年5月共对23例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行主动脉瓣膜置换和纵行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术后随访4~78个月,平均(36±25)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出院前及术后随访中,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主动脉直径。结果主动脉直径术前为(4.8±0.5)cm,术后出院前为(3.6±0.4)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中,主动脉直径为(3.7±0.4)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后出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结合心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左室通道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方法对6例经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左心室通道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超声心动图做出正确诊断,误诊1例。5例心血管造影做出正确诊断,误诊1例。结论心血管造影结合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左室通道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且二者结合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是一种少见畸形,未经外科治疗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将异常起源的右肺动脉连接重建到主肺动脉,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1998年11月至2005年8月对8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患儿进行了外科治疗,随访11—92个月,平均(47±33)个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为(3~5)/10万人[1-4];其中,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的主动脉夹层约占所有主动脉夹层的65%左右,是主动脉夹层中最为凶险的一类,在急性期(2 周)内的死亡率达75%,远高于裂口位于其他部位的主动脉夹层[1].为了便于阐述,本文将这类夹层统称为升主动脉夹层,并就其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难点和展望进行综...  相似文献   

14.
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原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主动脉栓塞(AAE)17例,急性主动脉硬化血栓形成(AAT)18例。腹主动脉均为完全阻塞,均累及双侧髂动脉,全组病例行急诊手术,双侧股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18例,腹主动脉切开取栓11例,主-髂动脉人工血管重建2例,主-股动脉旁路2例,双侧腋-股动脉旁路2例,手术死亡率25.7%(9/35),术后出现动脉栓塞再发3例,截肢3例,肾功能衰竭3例,截瘫4例,缺血性结肠炎5例,性功能减退1例及不完全性小肠梗阻1例,结论:急性腹主动脉阻塞是一种具有很高死亡率的急症,尽早诊断并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彩超是首选诊断方法。应用Fogarty管取栓和血管重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至21302年11月我们为2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CD)幼儿应用同种带瓣管道(VHG)移植重建右心室一肺动脉(RV-PA)外通道行外科治疗,为进一步改善婴幼儿CCCD手术疗效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立忠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69-1170
随着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发展,主动脉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其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主动脉夹层诊治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讨论,希望通过讨论,得出一些比较规范的结论,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使我国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与世界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17.
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aorta,CA)常伴其他心血管畸形,往往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反复肺炎和心力衰竭,故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7天~12岁。体重4.5~27kg。...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5%。虽然引起CABG后脑卒中的原因较多,如体外循环、房颤等,但诸多研究认为,升主动脉粥样硬化(ascending aortic atherosclerosis.AAA)可能是脑卒中重要原因。升主动脉插管、阻断、钳夹或近端吻合使AAA斑块或碎片脱落,引起脑栓塞进而导致CABG术后脑卒中。AAA的诊断以及如何在CABG中减少或避免粥样硬化斑块或碎片脱落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SCI)早期的患者常伴随排尿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Ukhal MI等人进行的这项研究,评价了多沙唑嗪(可多华)治疗这类患者膀胱流出道痉挛障碍的效果。共入选了42位脊柱和脊髓钝性损伤合并膀胱流出道痉挛障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科在1999年1月~2005年12月6例诊断为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例作腹主-双髂(股)动脉旁路手术,2例作肾下腹主动脉取栓加腹主-双髂(股)动脉旁路手术,1例单纯作腹主动脉-双侧髂动脉切开取栓手术。结果术后全部病人双足背动脉搏动恢复,双肾功能正常,间歇性跛行消失。结论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的诊断除根椐临床症状和体征外需进一步行血管造影、MRI、CTA等检查。术中必须行肾动脉以上腹主动脉阻断时,应采用尽可能低的位置阻断,并对受累器官采取保护措施,阻断时间要尽可能缩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