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立体定向行脑组织活检,最初系Spiegel与Wycis应用于非肿瘤性病变,于立体定向丘脑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时,在皮质目标区获取少数脑组织作为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1976年Bergstrom和Greitz等首先报道CT定向方法进行脑肿瘤活检获得成功。近20年来,随着影像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CT引导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更加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对颅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采用立体定向行脑组织活检,最初系Spiegel与Wycis应用于非肿瘤性病变,于立体定向丘脑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时,在皮质目标区获取少数脑组织作为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1976年Bergstrom和Greitz等首先报道CT定向方法进行脑肿瘤活检获得成功.近20年来,随着影像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CT引导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更加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对颅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出现是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它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的兴奋性以达到改善症状、控制癫痫发作、缓解疼痛,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自1987年法国的Benabid等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病震颤和特发性震颤获得成功后,至今全世界已有500余家医疗中心实施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植入电极超过35000例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运动障碍性疾病立体定向手术中脑出血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出血并发症.方法 对689例运动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立体定向脑深部刺激术(DBS)和毁损术,共有853个靶点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丘脑底核(STN)刺激术188个,丘脑腹中间核(Vim)刺激术5个,苍白球内侧部DBS 2个,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478个,Vim毁损术180个.结果 术后无症状性脑出血14例,症状性脑出血10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脑出血发牛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在微电极记录2-4条针道的手术靶点中,脑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微电极记录1条针道的脑出血发生率.DBS、PVP及Vim毁损术靶点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5%、3.6%及3.3%,前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者.结论 高血压病史是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微电极记录针道数与脑出血发生率成明显正相关,脑深部刺激术是较毁损术更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立体定向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立体定向术凌至培综述汪业汉审校运动障碍性疾病是一组以各种不自主运动为临床特点的症状和征候群的总称,包括帕金森氏病、舞蹈病、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等,其中以不自主震颤、肌僵直和运动缓慢表现的帕金森氏病为主要代表。外科治疗历史在本世纪的30...  相似文献   

6.
<正>运动障碍性疾病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观察…李军(1):1脑深部刺激在神经外科的应用…(2):122原发性震颤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乔梁李勇杰(2):125磁共振成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李旺牛朝诗(3):180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的全身麻醉和无术中微电极记录的效果评价…曹纹平赵春生曹胜武等(4):197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与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  相似文献   

7.
扭转痉挛、舞蹈症等疾病,在药物治疗上都有很大难度,为探索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85年11月至1989年6月,用国产FY85-Ⅱ型定向仪和温控射频仪,对17例特殊运动障碍性疾病,采用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破坏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及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脑深部电刺激 (deepbrainstimulation,DBS)在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其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作用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DBS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这为癫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 DBS概述  DBS是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通过在脑的深部特定部位埋置微电极 ,脑外刺激器控制、调整刺激的电压、脉宽、频率等参数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在治疗难治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公认[1 ,2 ] 。DBS系统包括一根…  相似文献   

9.
脑深部电刺激与功能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兴奋性,以达到改善帕金森病(PD)症状、控制癫痼发作、缓解疼痛等的一种神经外科新疗法.现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间,DBS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发展、成熟,其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公认。  相似文献   

10.
癫痫脑立体定向术后并发症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医院脑外科龙金花我科自1991年至今3年中,用脑立体定向治疗顽固性癫痫14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脑立体定向手术是借助于脑立体定向仪与x线辅助下行脑深部重要结构区的手术,由于部位较深,术后有时难免会产...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是运用各种手术技术治疗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使人体各个系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在本书前言中,作者建议人们把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称谓的"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的传统概念更新,分别改称为“立体定向手术学”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因为,老的概念包括两个专业,功能性疾病不是定向术的唯一治疗对象,功能性神经外科的治疗方式也不止立体定向手术一种。本书共12篇,详细介绍了功能性神经外科发展史、运动功能性疾病、近代脑立体定位导向仪原理、脑立体定向手术学、疼痛的现代手术治疗、精神疾病手术治疗、颅神经根血管压迫综…  相似文献   

12.
203例次脑立体定向术临床分析陈成雨,韩风珍,刘琨我院自1989年至1995年底共采用立体定向术治疗各种功能性疾病182例,其中二次手术21例,计203例次手术,其中帕金森氏病97例(二次手术19例),计116次手术。全部病例首次采用单侧丘脑腹外侧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围手术期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局麻下用对10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颅内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护士积极配合配合医生做好对病人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结果10例帕金森病病人中,显效8例,有效2例。病人肢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障碍术后明显改善,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1例术后轻偏瘫,l例顽固性呃逆)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不仅定位精确,毁损灶小,而且对肌肉震颤和肌强直等运动障碍症状的控制效果好。在护理上应注意术中配合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14.
儿童脑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本报告23例经脑立体定向术和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手术方法治疗的结果,结合献对该病的手术原理及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韦鹏翔综述陈炳桓杨炯达审校随着CT、MRJ等影像技术的发展,使颅内不可见靶点,如杏仁核、苍白球、VL核等可准确定位,为治疗脑功能性疾病提供了优越前提。γ-刀、X-刀等先进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的出现,使不开刀、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脑立体定向术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立体定向术在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常义随着神经电生理、神经影象学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和日臻完善,脑立体定向术已逐渐成为顽固性癫痫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本义结合近年有关文献和实践经验对该治疗方法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商榷。概述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RNS)能够安全、精确、有效、无血的治疗脑功能性疾病。应用SRNS分次治疗技术,术后辅以激素等药物综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对SRNS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概况及并发症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定位的伽玛刀治疗功能性疾病郑立高徐德生张志远张宜培李彦和立体定向术治疗功能性疾病,过去用脑室造影和CT确定靶点,再经电生理靶点验证[1,2]。如今,高清晰度MRI扫描技术可提供清晰可见靶点结构,为γ-刀闭合性立体定向治疗功能性疾病奠定了基础。我...  相似文献   

19.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震颤麻痹36例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神经外科李瑞惠,古世堂,谢奕林,陆建吾自1992年以来,我院对31例震颤麻痹病人进行36次脑立体定向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就手术治疗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体会。本组男20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20.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唐运林我院从1900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锥体外系症状,效果明显,现对15例经内科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