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月香 《河南中医》2009,29(7):717-718
黄疸之治多从阳黄和阴黄辨证,以清热利湿为治,张珍玉教授认为肝失疏泄,必疏泄胆汁不力,胆汁泛溢于肌肤而成黄染,且木不疏土,脾失健运使湿邪内阻而发黄疸。所以,肝气郁结,湿热内阻是本证的基本病机,疏肝解郁,清热利湿退黄为基本治则。  相似文献   

2.
总结闫慧敏教授辨证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胎黄)的临证经验。认为湿邪致病,是导致胎黄的主要病因,而无论阴黄、阳黄,湿邪均可阻滞气机,造成血行不畅、瘀血阻滞。本病总由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所致,但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邪内生为根本原因。临证时应四诊合参,首辨阴阳,提出以大便颜色和舌苔厚薄为主要辨证依据。治疗上常以祛湿为主,兼顾寒热,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始终;同时加强疏肝利胆之法,以治病求本。在治疗过程中既要不忘顾护正气,防药邪伤正,同时又要见微知著,既病防变,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介绍薛征教授采用温阳运脾除湿法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黄疸病案1则.案中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以致湿邪阻遏,本虚标实,发为黄疸;其色黄晦暗,属阴证,腹胀便溏,属寒证.治疗时以温阳运脾、除湿退黄为思路,扶正祛邪,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尤以目黄为特征。其病因病理主要是饮食所伤或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脾失健运,湿邪壅滞中焦,脾胃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正常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排泄输送失常,以致胆汁浸入血液,溢于肌肤,而成黄疸。故黄疸发病的病理机制,主要责之于湿邪为患。正如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肝胆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疸有五种,即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大体上又可分为阳黄、阴黄两大类,湿热发阳黄,寒湿发阴黄,《内经》云:“湿热相交,民当病瘁。”指的是阳黄,其实阴黄也不少见,如《寒论论》云:“伤寒汗已,身日为黄,以寒湿在里,不介。”汗多伤阳,以致寒湿内蕴,郁而发黄。黄为中央脾胃之本色,脾失健运,不能胜湿,湿邪如盦面相似,郁而发黄,因此,健脾胃是治疗黄疸的主要法则。颜老根据黄疸病程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论治。初期:湿热郁于表分,黄疸伴有恶寒发热,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无传染性肝炎病名,一般认为,本病有黄疸者,属中医的黄疸证范畴,若无黄疸而病情迁延反复者,多属中医胁痛等证范畴。临床表现常见有身目俱黄,尿短黄,或食欲不振,恶心疲倦,胁痛腹胀,便溏低热,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大、有压痛,肝功能试验不正常,或HAA阳性等。本病多因脾胃素弱,外感湿热时邪,加上饮食不当,情志不舒,以致湿热郁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而发病。若迁延不愈,湿热内蕴,可致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酿成慢性。其治疗原则,有黄疸者,多以清利湿热为主;无黄疸者,以健脾舒肝,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为主。饮食疗法是遵循这些基本治则作为指导配方的。《饮食治疗指南》一书指出,肝炎病人的饮食,“食物  相似文献   

7.
黄殖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候.主要病变在脾胃和肝胆,以目黄、身黄、小便色黄为主证。一般先以两目先黄,继则遍及全身,或黄如橘色而明,或黄如烟熏而暗。中医临床根据黄恒的色泽和征候表现,分阳黄、明黄、急费三种,其中以阳黄为多见,而急费为危重证候。由于外感湿热病邪,内侵脾胃肝胆,以致湿热郁而不达;或因酒食不节,脾胃损伤,运化无权,以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交蒸,肝失疏泄,阻塞胆汁,外溢肌肤,故出现黄殖。黄疽的发病离不开湿,为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升降失常,肝胆疏泄不利,以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泄。本病多由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8.
谢旭善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病病位在肠,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与肝肾相关最为密切;主要病因为湿邪,湿邪可化热、寒化;临床常见证型为寒湿困脾、胃肠积热、肝脾不调、脾肾两虚、食积伤中等;治当以祛湿为主,祛湿又有利湿、化湿、燥湿等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医没有脂肪肝病名 ,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积聚”、“胁痛”、“痰浊”等范畴。大多数学者认为 ,本病主要涉及肝、脾二脏 ,以肝为主 ;病理产物为痰、浊、瘀、湿 ;病因病机可归为酒食不节 ,或感受湿邪 ,或嗜食肥甘等而致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 ,气机郁滞 ,血脉瘀阻 ,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而形成。周琴花认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湿滞中焦 ;肾气亏虚而致气血痰瘀互结胁下形成本病。〔1〕谢敏卿等认为 ,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气病及血 ,血流不畅 ;肝病传…  相似文献   

10.
孟庆杰 《吉林中医药》2008,28(3):202-202
黄疸的发生,多因湿邪为患,现代医家很多将其归于肝胆病变,认为是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所致.<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日:“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为黄,疲热以行.”将“脾”与“黄疸”明确地联系在一起[1]  相似文献   

11.
吴少怀认为鼓胀的发生与情志不畅、酒食不节、黄疸失治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由肝、脾、肾三脏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湿停滞、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肝病日久,木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阻碍气机,气不行血,瘀血阻络,发为鼓胀。治疗上从肝、脾、肾三脏入手,疏肝健脾、行气利水、活血祛瘀。临证注重补中健运,治水不离治气,善用温药,攻补兼施,活用五苓散、自拟和肝丸和自拟乙癸丸等方剂治疗鼓胀,常能收到较好疗效。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介绍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提出本病病机以脾运失健为主,治疗应以调脾助运为基本原则。临证根据脾失健运、脾气亏虚、脾虚肝亢、肺脾两虚的不同证型,分别治以调脾开胃助运、益气健脾助运、健脾平肝助运、补肺健脾助运,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 黄疸一证,阳黄居多、阴黄较少,阳黄为主证,阴黄为变证,其病本于湿。若湿从热化则发为阳黄;若湿从寒化则发为阴黄。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易遏阳气,最易伤脾,脾阳为湿所阻,中阳不得宜畅,致郁生湿,湿邪不得宣化,郁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生湿。故有“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之说。鉴之于此,在阳黄的治疗中稍佐温热药蒙动阳气以制湿,防止变证颇有裨益。阳黄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蕴湿生热;或暴怒气郁,七情所伤,横逆犯脾,湿热蕴蓄,胆汁溢于肌肤而致。但阳黄不仅  相似文献   

14.
杨文华教授临床辨治溶血性贫血擅长从"湿""瘀""虚"着手,临床上运用清胆化湿、健脾补肾等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杨文华教授认为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而黄疸与湿邪密切相关,湿为阴邪,致病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脾阳虚兼湿浊或湿热为阳黄、阴黄病机。临证治疗在疏肝利胆退黄的同时还应顾护脾运,活血化瘀并用。杨文华教授认为肾虚寒凝、胆汁外泄,气血虚弱、百骸失养也是该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介绍张天文教授治疗泄泻的临床经验,张教授根据《皇帝内经》有关泄泻的理论,将泄泻病因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泄泻当以湿邪最为重要,而湿邪又有寒湿与湿热之分,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内伤泄泻以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大肠和小肠皆属于胃,大肠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与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受纳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主运化水湿,脾为泄泻之本,脾病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清浊不分,可致泄泻,其他寒、热、湿、食等内外之邪,以及肝郁、肾虚等脏腑失调所致泄泻,都是在伤脾的基础上导致脾失健运而致泄泻。张天文教授根据泄泻的不同病因并参考《医宗必读》的“治泄九法”,加上平肝法,总结为治泄十法,并将泄泻分为九种证型,以此指导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黄疸病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疾病,通常把黄疸分为阳黄、阴黄和急黄三种[1]。阳黄的辨证要点: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尿黄如茶,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弦滑。阳黄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等外感、内生湿热所致。其病机常为湿热蒸于肝胆,不得泄越,以致肝失疏  相似文献   

17.
一、病机湿之为病,有外、内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系脾虚所生,多因酒食过度,过食肥甘,恣食瓜果,而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湿和内湿虽有区别,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往往互相影响。伤于外湿而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可以导致湿邪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榴致外湿侵袭。湿邪侵袭人体以后,因其侵犯的部位及病理变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病证。湿邪袭表,可导致外感表湿证或湿痹证;伤于里,可困阻脾胃,影响运化,产生腹满、泄泻、水肿等证。温为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疽、瘟黄、肝着、胁痛等范畴。在发病过程中,脾胃功能失调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顾护与恢复脾胃正常功能。便成为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急、慢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失调的关系急、慢性肝炎的发病均离不开湿邪作祟。而湿邪  相似文献   

19.
总结池晓玲教授辨治黄疸的经验。池晓玲教授认为黄疸的病机是在肝脾不调的基础上出现的湿瘀为患,辨证时可参合五运六气与五行体质。具体辨治可根据黄疸病情的演变情况,将黄疸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3期;肝脾不调按层次分为肝郁、肝火、肝寒、肝瘀、肝阴血亏及脾运不及、脾气呆滞、脾气亏虚等不同;湿邪为患按层次可分为湿阻、湿滞、湿蕴等不同。其治法总以调和肝脾、祛湿退黄为法,根据其阶段、层次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疏肝、清肝、温肝、散肝、柔肝、运脾、醒脾、健脾及化湿、利湿、运湿等治法。  相似文献   

20.
笔者总结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根据其发展规律,可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按早期、轻度、中度、重度分期辨治,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灵活对待,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