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面神经受病毒感染或炎症影响而引起面神经水肿、脱髓鞘病变及轴突变性所致[1],常以单侧面部口角歪斜、闭眼不全、额纹消失为主要症状,可伴有耳后疼痛,听力异常,味觉减退或消失[2]。其发病原因常与季节变化、受凉、劳累及情绪因素有关[3]。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炎与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有关,导致水肿、神经缺血和受压,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缓解症状为主[1]。本病属中医"口僻"范畴,正气亏虚、卫外不固、风热或风寒侵袭面部经络,面部气血痹阻,经筋失养而发病,治疗应以祛风通络、舒筋活血为主。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是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认定的64种针灸适应证之一[2]。现将近5年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泪小管炎是眼科少见泪窍疾病,在泪器疾病中的临床发病率仅为2%[1],主要症状为按压时泪小点有脓样物质流出。但因其发病隐匿,容易误诊为结膜炎、泪囊炎、睑腺炎等[2],误诊率高达88%[3]。尽早明确诊断,并予以有效的治疗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泪小管功能[4]。西医主要治疗手段为冲洗、切开、置管等方式[5],但存在破坏泪小点、泪小管反应增生等弊端[6]。该病属中医“漏睛疮”范畴,也称“眦漏症”。本例患者根据中医“内眦属心”理论辨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肱骨外上髁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外侧肘部疼痛、关节僵硬酸痛及活动不利[1],若不及时干预,将进一步发展至局部肌肉萎缩,患者生活受到严重阻碍。流行病学结果示[2-4],该病的发病年龄多集中于40~60岁,发病率约为2%。现代研究[5]肯定了针刺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变特征为气道和肺脏的慢性炎性反应有关的持续气流受限,并且这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1]。临床分为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2],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重,常需要住院治疗,稳定期为病情维持阶段,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短、胸闷等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处于稳定期;但当受凉、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下易转为急性加重期[3]。  相似文献   

6.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进展迅速、致死率较高的临床急腹症,病死率可达20%~40%,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持续性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大便不通、发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其病理特征为广泛胰腺组织坏死与感染、炎症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2-3]。目前西医临床治疗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其疗效仍不理想[4]。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传统中医药能够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肠道功能,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水平[5-6]。基于此,笔者2016年1月—2020年6月运用自拟大黄泻热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SAP患者,观察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变化,旨在为SAP治疗探求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高催乳素血症为现代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甚则闭经,可伴随出现嗜睡、骨质疏松、肥胖及尿崩症临床表现[1],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目前西医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主进行治疗[2],其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且容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3],对患者影响较大。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催乳血症引发的月经紊乱疗效确切[4-6],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来在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理论指导下,应用循时调周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文章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牙周炎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炎性疾病,调查显示人群中约有8%~10%患有慢性牙周炎[1]。目前,常见的临床治疗药物包括甲硝唑、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2-4];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并有副作用[5]。中医药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本临床观察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了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胃溃疡为临床常见消化性溃疡,其中Hp阳性胃溃疡约占胃溃疡患者的95%,Hp(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Hp感染,破坏胃黏膜防御功能,诱发病理性炎性病变,最终导致胃溃疡发生。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常选择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抗菌、抑酸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治疗效果肯定,因该病易反复发作,患者常常会出现耐药的情况,使治疗有效率下降[2]。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可整体调节、标本兼顾、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具有明显优势[3-4]。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各类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在我国排第2位[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和病死率明显递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手术是临床治疗CRC的根治手段,但因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时机,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化疗能够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3]。手足综合征(HFS)是化疗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疼痛、麻木,HFS可影响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严重者会中断治疗[4]。目前西医临床对症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疗效还有待提高[5]。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6]。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从HFS病因病机出发自拟芪藤通络汤熏洗干预结直肠癌化疗后HFS患者,旨在优化结直肠癌化疗后HFS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PAS)的简称,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初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1]。肩周炎发病年龄以50岁左右最为高发[2]。我国肩周炎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肩周炎患者年龄呈年轻化态势[3]。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方式的改变,腰椎病变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腰椎病变已成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2]。手术是腰椎病变的根治方法,可有效缓解腰椎病变所致的腰腿疼痛,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但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心肺等系统基础疾病[4],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5];因此腰椎术后予以早期、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正>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在冬春季节多发[1]。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发热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且该病很容易导致慢性咳嗽,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肺炎支原体是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其致病机制是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效应直接损伤呼吸道上皮,或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肺炎及其他系统损伤[2]。临床对于支原体肺炎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较常用的是阿奇霉素,其可有效抑制支原体,减轻临床症状,但由于支原体消除较慢,小儿尚未发育完全等原因导致阿奇霉素单用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容易产生耐药性[3];部分患儿可能进展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中医治疗支原体肺炎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治疗,不良反应少,多项研究证实中医药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原体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4]。小柴胡汤为《伤寒论》载和解第一方,具有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5];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抗炎、抗病毒、解热、止咳平喘等作用,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6]  相似文献   

14.
<正>全球痛经发病率大约有70%[1],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前列腺素、子宫位置、血管加压素、精神及基因因素等有关,治疗以缓解疼痛症状为主[2],使用NSAIDs(如芬必得)、口服避孕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或手术子宫神经阻滞及切除等,副作用较多[3],随月经周期反复用药,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使用受限。中医治疗痛经有其独特优势,强调审症求因,审因论治[4],治疗因人而异,标本同治,有效调治痛经患者症状且副作用小[5],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同侧面神经(第七脑神经)支配的面部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在情绪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1-2]。本病多于中老年人群中发病,且女性略多于男性[3-4]。  相似文献   

16.
<正>内源性眼内炎是致病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眼中,引起葡萄膜与视网膜等眼内结构感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起病隐匿且发病迅速,发病率较低,临床较少见,占眼内炎发病率的2%~15%[1],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内源性眼内炎患者中78%~90%是由局部或全身疾病等易患因素所引发[2]。由于本病临床上无明显特异性眼部症状,早期误诊率较高,达16%~63%[3],易耽误及时诊治,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救治尤为重要,眼内液微生物学检查是内源性眼内炎最有价值、最可靠的诊断方法[1]。现将肝脓肿致内源性眼内炎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疼痛主要原因之一。起因多与椎间盘的退变突出有关,并与腰椎曲度异常有密切关系[1]。由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办公智能化的普及,LDH的发病率急剧上升[2]。临床治疗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一般保守治疗半年后症状不缓解者再给予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后症状可缓解[3]。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引起牙龈出血、牙周组织破坏、牙齿缺损的重要因素。临床上通常牙周基础治疗(洁治、刮治、根面平整术等)及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后病情仍反复发作,牙周治疗的药物使用不当还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耐药性[1-3]。牙周炎主要为厌氧菌的感染所致,与机体的整体状态及免疫功能有关,西医对症治疗对机体整体状态疗效甚微[4]。中药内服可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失衡状态[5],中西医结合为慢性牙周炎临床治疗的常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与手术引起的创伤、麻醉药品的使用、长时间的禁食水、对腹腔内脏器的刺激、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1],导致胃肠道动力、功能紊乱及胃肠道神经、胃肠道激素分泌失衡,发生炎症反应、菌群失调而发病[2]。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无自主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障碍,若得不到及时诊治,严重可造成机械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疗效和患者的预后[3]。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药常给予持续胃肠减压、促进胃肠动力药、调节肠道菌群、辅助通便等对症治疗[4],在治疗的同时患者易形成依赖性,且因术后禁食水不能口服而经鼻饲给药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5]。中医药治疗该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外治方法联合应用,可达到理想效果[6]。笔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受益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人体脊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而发病,其发病部位多见于人体腰部、胸部以及头面部,疱疹沿单侧周围神经呈条束样分布,以局部皮肤红斑、水疱以及剧烈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较高,存在全球性流行特征,在我国尚无全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各地区发病情况有所不同,整体呈增长态势,且患病人群以老年人(60~80岁)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者为主,春秋季易发,女性多于男性[1]。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西医对于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以口服抗病毒药、营养神经药、镇痛剂、预防感染药为主[2],虽然可使患者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但其疾病康复用时较长,患者遗留神经痛的几率较高。中药治疗带状疱疹,采用辨证施治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止疱、结痂、脱痂、止痛时间,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提高西药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3]。证候研究显示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肝经郁热为常见证型[4]。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同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应用广泛[5],笔者临床以大柴胡汤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