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前路Interfix与Syncage-C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两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体颈前柱高度、生理曲度及融合时间。方法采用Interfix及Syncage-C两种颈椎椎间融合器行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后椎体间融合141例,其中Interfix38例,Syncage-C103例。术后摄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颈前柱高度、生理曲度,以及融合时间。结果随访6~12个月,手术节段稳定,两种椎间融合器骨融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颈前柱高度,除单节段外,多节段Interfix与Syncage-C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yncage-C在术后颈前柱高度恢复及恢复生理曲度等方面均优于Interfix。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cage)后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再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12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1 214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术后第1次侧位X线片和术后随访比较时cage后缘金属标记物向后移位≥2 mm的患者标记为cage移位组,再根据随机原则抽取100例无cage后移的患者标记为非移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平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融合前后椎间盘高度差、螺钉松动情况、cage置入深度、融合节段数量。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3个月。21例出现术后cage后移,其中4例需行再手术,再手术节段分别为:L3、41例,L4、52例,L5S11例,其中1例是第1次翻修术后再次cage后移,被迫行二次翻修手术。cage后移组(n=21)手术前后平均椎间隙高度均较非移位组(n=1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选择相对较小的cage是后移的影响因素。此外,骨质疏...  相似文献   

3.
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RF-2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撑开椎间隙后行椎管扩大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开孔,椎体融合器(TFC)固定。结果 63例经5—38个月随访,症状消失40例,明显减轻17例,优良率90%。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率86%。结论 使用TFC内固定治疗节段性腰椎间失稳症,能彻底摘除椎间盘组织,增加及维持椎间隙高度,增加椎管及椎间孔面积;恢复前中柱负重并可达到椎间即刻稳定,融合率高,且具有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和节约治疗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对椎间孔孔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术的29例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0~66岁(54.2±6.9岁);手术节段:C3/4 3例,C4/5 9例,C5/6 17例。将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颈椎CT平扫数据导入Aquarius i Ntuition Viewer 4.4进行三维重建,确定测量层面,运用软件所带测量工具对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双侧椎间孔孔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包括椎间孔上对角线、下对角线、高度和面积,对术前和术后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双侧椎间孔的上对角线、下对角线、高度和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术后同一节段双侧椎间孔的测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统计。术前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椎间孔的上对角线和下对角线分别为5.55±0.81mm、5.64±1.00mm、5.48±0.95mm和6.11±0.99mm、5.91±1.02mm、6.07±1.02mm,术后分别5.49±0.92mm、5.73±0.94mm、5.45±0.81mm和6.04±1.06mm、6.06±0.96mm、6.01±1.01mm,术前、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和面积分别为8.70±1.08mm、9.60±0.98mm、9.20±1.0mm和0.35±0.08cm~2、0.41±0.12cm~2、0.36±0.09cm~2;术后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及下位相邻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和面积分别是9.35±1.02mm、9.02±1.15mm、8.62±1.08mm和0.38±0.08cm~2、0.39±0.12cm~2、0.34±0.09cm~2。术后手术节段椎间孔高度和面积较术前均显著性增大(P0.05),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椎间孔的高度和面积较术前显著性减小(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可以增大手术节段椎间孔的高度和面积,减小上位相邻节段和下位相邻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和面积。  相似文献   

5.
椎间融合器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及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报道应用椎间融合器经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并对该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后路扩大减压,单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37例。实验研究中,取6具新鲜尸体标本的L2-S1节段制作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结果:术后对其中33例患者进行平均1年的随访,优良率90.8%,X线评价椎体间骨融合率达94.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生物力学结果表明,全椎板扩大减压导致椎节失稳,椎间融合器或椎弓根钉的使用可恢复节段稳定性。结论:临床实践和生物力学实验均表明,椎间融合器在严重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椎间隙和神经根管高度和增加椎间融合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前柱高度;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椎间融合器沉降和移位、邻近节段有无退变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颈椎曲度D值比术前增加3.3±2.9 mm(P<0.01),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前增加4.2±2.7mm(P<0.01);术后1个月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4.2±1.0分;随访12~59个月,平均31.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D值比术后1周减少1.1±1.9mm(P>0.05);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后1周减少1.8±2.4mm(P<0.05);手术节段融合率为91.7%;椎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35.9%;未发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结论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后融合器沉降现象,总结融合器沉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4例腰椎病变资料,其中男43例,女101例;年龄20~81(60.90±10.06)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1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5例,腰椎管狭窄症33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2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11例,炎症转归期原发性椎间隙炎7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5例。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57例,骨密度正常87例。融合节段数:单节段124例,2节段11例,3节段8例,4节段1例。采用Stand-alone OLIF 40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104例。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对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融合器沉降对于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中位数99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6 ml;术中发生终板损伤30例,合并椎体骨折5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14.57±7.14)个月。随访过程中除原发性腰椎间隙炎病例、部分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病例,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器沉降现象,其中正常沉降119例,异常沉降25例(Ⅰ级23例,Ⅱ级2例)。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48±1.84) mm恢复至术后3~5 d的(12.65±2.03) mm及末次随访时的 (10.51±1.81) mm,术后3~5 d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3~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94.4%(136/144)。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的(6.55±2.29)、(4.72±1.4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0±0.82)、(0.60±0.03)分(P<0.000 1);ODI由术前的(38.50±6.9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1.30±3.27)%(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1.3%(45/144),再手术率9.72%(14/144),其中因融合器沉降或移位而再次手术8例,占再手术的57.14%(8/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Stand-alone OLIF组、2节段或以上融合组、终板损伤组中其异常沉降例数分别高于骨量正常组、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节段融合组、终板无损伤组。结论:融合器沉降是OLIF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前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应用、2节段或以上融合和术中终板损伤可能是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重要因素。虽然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但存在融合器移位的风险,需要加强预防,以降低因融合器沉降而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ROI-C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55例(71个节段),其中脊髓型颈椎病3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4例;单节段45例,双节段10例。评估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放射学检查。记录假体沉降、融合器位置、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情况和椎间稳定性以及并发症等。[结果]55例患者中,48例(64个节段)获得最少12个月随访(平均18.1个月)。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为5.24 mm,术后3 d为7.86 mm,术后12个月为7.64 mm。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VAS评估标准,术后12个月时优32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2%(44/48);按JOA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时优30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92%(44/48)。随访过程中4例发生融合器沉降,1例发生融合器嵌片退出。术后12个月根据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率100%,融合率100%。术后均未发现吞咽困难、伤口血肿、呼吸困难、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ROI-C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椎间融合器(cage)沉降对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1例健康成年人腰椎CT扫描数据构建正常腰椎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进行L4/5节段OLIF手术,根据cage沉降陷入椎体程度(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可能的解剖学机制。方法:取8具防腐正常成人颈部标本(年龄54~78岁,平均66.4±7.3岁)。仔细从后方剔除颈椎周围的软组织,暴露双侧椎板,在双侧关节突关节内侧各作一条沟,铰链侧保留内层骨板,开门侧完全穿透内层骨板。掀起开门侧椎板后,剔除脂肪组织,分离和保留椎管后方的所有韧带结构,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椎管后方的韧带的形态、走行、起始位置及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韧带的长度、宽度及厚度。从不同节段观察硬膜囊及神经根在开门前后的改变。最后,测量C4~C8硬膜内腹侧支上端及下端的长度。结果:在8个颈椎标本的椎管后方共发现37条的膜椎韧带。膜椎韧带的一端附着于黄韧带或椎板内面,另一端与硬膜囊后壁相连,形状以条索型多见。韧带的长度为7.37~20.09mm(12.24±3.21mm),各节段自上往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厚度最厚处达1.12mm。膜椎韧带在脊髓的C3-C4节段分布较多。在易发病的节段中,C5硬膜内腹侧支上端及下端的长度是最短的(13.18±1.12mm,8.07±1.11mm)。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锚定式颈椎椎间融合器(anchor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ACIFC)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下颈椎不稳症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3~71岁,平均55.27岁。均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单独应用ACIFC行植骨融合术。应用COA 40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的颈脊髓功能改善情况,以Vaccaro标准评价手术节段融合情况。根据术后即刻同末次随访的X线片结果比较,将椎间高度变化大于等于2 mm视为融合器塌陷。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颈脊髓功能均获改善,末次随访同术前比较平均改善率为77.63%,术前COA评分同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2.8~5.2个月,平均3.89个月。将术后即刻椎间高度同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比较,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椎间高度下降均小于2mm。结论单独应用ACIFC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下颈椎不稳症融合率高,术后并发症低,能够有效恢复和维持椎间高度,无明显融合器塌陷,是传统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联合内固定的较好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Pivox固定系统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5月~2021年1月,收集我院采用单纯OLIF(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盘源性腰痛、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资料,其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32~79岁,平均59.1±5.9岁。分为单纯OLIF组(39例)和Pivox+OLIF组(30例),评估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纵径和面积以及术后腰椎融合情况。以及比较两组之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0±0.3个月,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节段、骨密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ox+OLIF组手术时间大于OLIF组(P<0.05),而两组之间切口长度、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围手术期VAS评分、ODI比较均为术前高于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P<0.05),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时,两组之间VAS评分、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椎间隙高度、椎间孔纵径和面积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时,Pivox+OLIF组椎间隙、椎间孔纵径和面积增加值均大于OLIF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融合器沉降病例,OLIF组有两例发生融合器移位,Pivox+OLIF组无一例融合器移位,两组之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ivox+O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但相对于单纯OLIF,Pivox+OLIF在椎管减压以及融合器下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终板的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试验组2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保留颈椎终板融合器植入术。对照组2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单纯自体髂骨移植。术后随访X线,观察椎间隙高度的变化,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3个月后的X线检查,试验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增加(1.1±0.9)mm,而对照组降低(1.0±0.8)mm(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X线全获骨性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保留终板的椎间融合器能够有效的恢复椎间隙高度,促进颈椎融合。  相似文献   

14.
聚醚醚酮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植入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45例,术后定期随访颈椎X线片,观察手术椎节的稳定性、融合情况、椎间隙高度恢复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结果]随访6~12个月,手术节段稳定,椎间高度恢复满意,术后6个月绝大多数病例获得满意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改善率45%~100%,平均84%。[结论]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弹性膜量小、x线透光等优点,有助于重建并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可膨胀性融合器B-Twin治疗的临床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期间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72例患者中融合器位置欠佳9例(12.50%)。随访6~24个月,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1例(1.39%);椎间隙高度丢失﹤20%2例(2.78%);原发或相邻节段椎间盘再突出各1例(1.39%);邻近节段不稳3例(4.17%);椎间不融合3例(4.17%);其中融合器脱出1例(1.39%);腰痛症状复发13例,其中2例有神经根症状(2.78%)。[结论]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适应证及腰椎术式的选择,术中减压范围,术前椎间隙前后径高度的测量及融合器的型号选择、置入位置和植骨数量、质量有关,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应用B-Twin融合器和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颈前路减压术后颈椎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前路减压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稳定性对保证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较为重要.文中综述了颈前路经间隙椎间盘切除减压和椎体次全切减压后的颈椎重建.经间隙减压后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椎间融合器植骨钛板内固定以及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椎体次全切减压颈椎重建有单纯骨块植骨、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和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颈椎融合术后部分患者存在椎间高度丢失和植骨不融合是两个主要的问题.人工椎间盘可保留椎节运动,但适应证较窄.颈椎彻底减压后应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重建颈椎椎间高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颈椎椎体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颈椎椎体间融合器(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CIFC)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并与环锯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环锯法)作对比分析。方法 CIFC组42例,共56个椎间隙,环锯法组40例,共50个椎间隙,术后定期随访及拍摄X线片,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椎间高度和融合情况。结果 CIFC组56个椎间隙中52个间隙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2.86%,术后2周椎间高度较术前增加(1.5±0.8)mm,随访24个月,椎体高度仍较术前增加(1.1±0.6)mm,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植物并发症;环锯法组50个椎间隙中有41个间隙获骨性融合,融合率82%,23例26个间隙不同程度的存在椎间高度丢失、椎体塌陷,椎间高度较术前降低(1.2±0.7)mm。结论 应用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能使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椎间骨性融合率和维持术后椎间高度,降低自体植骨并发症,并能维持脊髓减压疗效。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颈椎螺旋融合器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严重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不稳的脊髓型颈椎患者应用颈椎螺旋融合器前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并进行分析,方法:对7例哈 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或颈椎 切除减压术,然后前路行颈椎间盘,骨赘切除减压颈椎螺旋融合器植入术,术后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标准17分法进行测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皮肤感觉改善和四肢肌力提高,其中2例大小便障碍者括约肌功能恢复,脊髓功能的平均改善率为76.2%,结论:本手术方法减压彻底,具有安全性,颈椎螺旋融合器的应用解决了颈椎间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术中椎管造影对胸腰椎骨折复位减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术中椎管造影检测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手术减压的程度。方法:应用AF系统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的33例胸要椎骨折伴不完全瘫患者,在C臂X线下行椎管造影,检测骨折复位及椎管的减压情况。结果:28例(84.80%)造影显示椎管通畅,脊髓神经根无受压,未行椎板切开减压;2例硬膜囊破裂,2例椎间盘破裂突入椎管内,2例椎体激离骨折块突入椎管内,此5例给予有限的椎板减压,修补破裂的硬膜囊,取出破裂的椎间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腰椎关节突人工关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具国人尸体腰椎标本,测量椎体和椎间盘高度;研制假体装置ZJS,并应用于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重建腰椎稳定性,不做椎骨间植骨融合,观察其腰腿疼症状的缓解程度、X光片测量腰椎活动度和椎间盘高度,评价其初步的临床疗效。结果国人腰椎椎体后缘高度(23.43±3.10)mm~(34.45±3.28)mm,椎间盘后缘高度(5.38±1.36)mm~(7.96±2.05)mm。3例患者随访11~16个月,症状明显缓解,满意程度高。术后X片显示手术椎节活动度:前屈后伸3°,左右侧屈3.5;°手术节段椎间盘后缘间隙高度能维持于中立位状态3.5~4.5 mm,在脊柱后伸活动时该高度亦无明显降低。结论国人腰段脊柱具备置入ZJS的条件;近期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经后路椎管减压,置入ZJS既能重建腰椎稳定性,保持手术节段的椎间孔高度,又能保留手术椎节的部分活动功能,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非融合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