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激素与Ⅰ型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明显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即骨吸收作用超过了骨形成作用,导致净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病。在人所患的疾病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被称为是无声无息的流行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率可高达25%~50%,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绝经20年以上者可达53.62%~57.89%,平均为56.76%。1940年Albright F等首先提出PMOP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减少有关,并首先提倡应用雌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等的综合征。骨质疏松症是指低骨量和骨微细结构破坏致使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又分为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往往是由于某些疾病、药物或其他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以致骨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甚至骨折。骨质疏松症多发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妇女绝经后5~10年内骨丢失明显加速,往往50岁后就表现腰背疼痛,骨折发病率也陡然上升。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妇女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耗费了大量医疗费用,已引起世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特点 1.发病年龄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女性50岁以后即绝经以后即可出现,发病年龄较小,而男性骨质疏松症多在70岁以后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去大鼠双侧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观察抗骨松液对其股骨骨密度、骨钙素、血清雌二醇的影响。结果:抗骨松液可提高雌二醇、骨钙素水平,显著增加骨密度。结论: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讨论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2001年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应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没有明确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去大鼠双侧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观察抗骨松液对其股骨骨密度、骨钙素、血清雌二醇的影响。结果:抗骨松液可提高雌二醇、骨钙素水平,显著增加骨密度。结论: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停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骨量减少引起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常见的一种。本文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血瘀和骨质疏松的关系,结合近几年来从血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对活血化瘀治疗PMOP进行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劲涛 《柳州医学》2005,18(3):130-13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它又可分为2种亚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中华医护杂志》2006,3(4):365-36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一般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Ⅰ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即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都属于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由于年龄增大或妇女绝经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所致的骨代谢变化,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上见于各类疾病如柯兴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药物所致骨质疏松、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这种疾病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典型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前臂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等,预计到2025年,全球髋部骨折将增至200万。因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减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指数形式上升,男女性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率呈指数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生危险性女性比男性高3倍。  相似文献   

10.
利维爱辅助乐力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血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吸收及骨形成加速,骨吸收过程短而骨形成过程长,造成高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逐渐深化的。骨质疏松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骼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变[1][2]。骨内无机物和骨基质等比例流失是其病变特征[3]。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绝经后,卵巢分泌激素的水平下降引起骨代谢失衡而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骨的吸收与形成均十分活跃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但骨吸收速度大于骨形成[4]。本文简单阐述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并总结了中西医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同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名词,在传统医学典籍中无从考证,但其临床表现相当于"骨极"、"骨痿"、"骨痹"、"骨枯"、"骨缩"、"腰痛"等范畴。对古代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血不足、瘀血阻滞等方面,希望大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加以重视,从而达到降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致残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加及继发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发生于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特别在绝经后明显高于男性,绝经后妇女可高达25%~50%.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日益增多,加强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并学会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人群。随着当代疾病谱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把骨质疏松症列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在常见病中居第7位。骨质疏松症分为三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年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这个概念是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才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公认。依据这个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则是由绝经后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据报道,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特别是绝经后的3~4年期间,骨量的丢失尤为显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钙摄入量、运动、嗜烟、嗜酒等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的缺乏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雌激素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骨代谢已得到公认;绝经后雌激素的减少加速了骨的丢失.性激素补充治疗(HRT)近年来在预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重要进展.现就与绝经相关的骨质疏松及HRT有关知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已成为影响老年女性健康与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症通常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变、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而最终致骨折发生。PMOP常发生于绝经后5~10年,每年骨丢失率约为2%~10%,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52例接受脉冲电磁场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骨痛的缓解情况、骨密度及骨代谢性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骨痛明显缓解,骨密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治疗过程无不良副作用.结论 脉冲电磁场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性激素替代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表现低骨量及显微结构的退变。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称经后骨质疏松症,由此引起的疼痛、骨折、以及并以发症,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需要积极预防及治疗。性激素的代替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应用后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本文主要讲述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性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紊乱症,其特点是骨量低和微结构恶化,两者都会导致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雌激素可通过对成骨细胞生成和破骨细胞生成的自主抑制作用来调节骨代谢平衡。PI3K/AKT/mTOR通路信号传导促进细胞生长和存活,在多种细胞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增殖、生长和存活,且雌激素和PI3K/AKT/mTOR通路在多个接合点相交,显示出高度的相互依赖性。针刺能够调控雌激素及PI3K/AKT/mTOR通路,起到调节骨代谢平衡的作用,从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文章综述了雌激素及PI3K/AKT/mTOR通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刺调控雌激素和PI3K/AKT/mTOR通路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