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由于安全、有效、使用期长、感染少、血栓率低等优点,已经成为长期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透析中及透析结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通路周围皮下血肿,及内瘘血管损伤、硬化、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血管通路的寿命。尽快消除血肿,有利于改善或避免内瘘血管硬化、流量不佳、静脉压高、狭窄、闭塞等血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笔者采用自制消肿止痛药膏外  相似文献   

2.
龙红琼  吴旭东 《新中医》2015,47(1):111-112
目的:观察截血膏外敷联合湿热敷、喜疗妥外擦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通过加压止血处理24 h后予湿热敷,并配合喜疗妥外擦;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截血膏外敷。观察2组血肿消退时间、血管硬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内血肿消退观察组为35例,对照组为18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血管硬化病例,对照组有5例血管硬化,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截血膏联合湿热敷、喜疗妥外擦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止痛散结涂剂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患者,按其血肿的出现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皮下血肿处均给予按压止血、冰敷等常规处理,24h后治疗组予以止痛散结涂剂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照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洪宝膏对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并出现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洪宝膏外敷,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热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洪宝膏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23岁,乏力,食欲下降,双下肢II度水肿6月,心悸胸闷2天.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查血常规WBC8.6/L,RBC2.0/L,Hb1.0g/L,凝血酶原时间67s,肾功能尿素氮54.50mm/L,肌酐1017mmol/L,尿酸393.0umol/L,甘油三脂1.99mmol/L,CO2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电解质钾4.21mmol/L,钠138.7mmol/L,氯103.8mmol/L.测血压150/90mmHg,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左上肢前臂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一个月后尿毒症症太加重,连续血液透析,因穿刺点按压不当,患者对保护内瘘认识不够,睡眠时患肢受压,导致左手臂穿刺点出血,形成严重血肿样硬块,直径达15cm[1].患者感疼痛肿胀,听诊血管杂音清晰,触诊震颤强.患者用硫酸镁每天热敷,三天后无明显效果,改用喜疗妥处擦配合热敷血肿消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带联合湿热敷治疗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出现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将60例在使用内瘘穿刺过程中出现皮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通过加压止血处理后,对照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海带贴敷,24 h后均用湿毛巾热敷20~30 min后再用硫酸镁或海带贴敷,如此循环2~3次/d。观察两组血肿消退时间,血肿引起疼痛持续时间以及血管弹性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带联合湿热敷对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皮下血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患者,按血肿出现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穿刺部位血肿两组均给予压迫止血、冰敷处理、针眼处用创可贴保护等常规护理,治疗组配合三黄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1周内痊愈率为86.7%,2周内血肿完全吸收消退,无1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对照组1周内痊愈率为63.3%,2周内血肿消退,有5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膏外敷治疗穿刺部位血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骨折愈合是机体损伤修复的一个较长过程。为了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我们在继承老一代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经多年的临床研究改进 ,自制散瘀止痛接骨丸。于 1996年元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 ,选择年龄在 4 5~ 5 5岁之间女性 2 17例 2 2 0例桡骨远端骨折 ,经闭合复位夹板固定后 ,分为散瘀止痛接骨丸观察组 (以下简称观察组 )和接骨七厘片对照组(以下简称为对照组 )。服药 6周后 ,观察服药期间肿胀、疼痛、X线检查骨痂生长情况和毒副作用 ,进行分析对比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骨科门诊年龄在 4 5~ 5 5岁之间女性 2 17例2 2 0…  相似文献   

9.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首选方法,内瘘穿刺针重复定点穿刺或拔针时压迫方式、力量不当等原因会导致皮下血肿.目前的治疗方法在消炎、消肿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软化血管、消除血肿、皮下瘀斑等方面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三黄膏配合喜疗妥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25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姜切片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硬结的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致皮下硬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内瘘硬结处予生姜切片外敷,对照组予喜疗妥软膏外涂并按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姜切片外敷能有效消除动静脉内瘘皮下硬结,软化血管,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较喜疗妥软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蔡明霞 《光明中医》2022,(22):4173-4175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确定入选标准,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新入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透析中心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经护士规范化培训及宣教,观察1年时间动静脉内瘘穿刺后皮下血肿发生率情况。结果 患者的护理干预评分对照组(4.99±1.26)分,观察组(7.35±0.95)分,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1年时间皮下血肿发生率为26.32%(10/38),观察组发生率为7.89%(3/38),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预防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穿刺后皮下血肿,易取得患者信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保护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持续性血液透析发生动静脉内瘘的6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两组患者均行血液透析,对照组血液透析24h后使用喜疗妥外涂按摩,观察组患者则将云南白药气雾剂喷在内瘘和周围皮肤组织上。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一年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对两组患者两年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保护是一种简便、安全和可行的治疗方法,促进血肿的吸收以及软化血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散瘀膏治疗静脉穿刺所致皮下淤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瘀膏为外敷用膏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皮下淤血、软组织挫伤、闭合骨折等。2005年4月-2006年2月,本院用散瘀膏局部外敷治疗静脉输液、静脉采血、静脉穿刺所致的皮下淤血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4日~2016年8月17日接受治疗的16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成功13例,失败3例,溶栓失败原因,3例患者瘘管闭塞均在12小时以上,且自身血管条件差。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效果显著,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方便且安全,费用小,无创伤,并发症少,可在血透患者早期发现内瘘闭塞使用此方法溶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探讨在最短时间内有效促进皮下血肿吸收的新方法。方法:将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形成皮下血肿的患者经评估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4例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治疗组13例给予中药塌渍配合复元活血汤内服治疗。每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血肿消退的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14d后,皮下血肿治愈率分别为57.1%和92.3%,疗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皮下血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长期血液透析(HD),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正确使用和保护AVF,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长期使用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AVF手术前后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塌渍联合红外线照射对前臂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疗效。方法 医院肾病科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一周中药塌渍+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首次使用前臂动静脉内瘘时间、透析血流量及首次透析血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壁厚、血流情况均逐渐好转,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透析使用前臂动静脉内瘘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透析4周后血流量均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透析血肿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塌渍合红外线照射对促进前臂动静脉内瘘早期成熟有积极作用,且局部血肿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边红萍  刘光珍 《山西中医》2012,28(4):12-13,15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方湿敷治疗血液透析所致动静脉内瘘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血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活血通脉方局部湿敷治疗,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均2次/日,1~2 h/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5.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活血通脉方可显著改善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炎,临床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敷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青鹏软膏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喜辽妥组(40例)和青鹏软膏组(40例),对照组为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组,喜辽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辽妥软膏外敷,青鹏软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外敷。观察3组患者在开始透析12个月内发生内瘘狭窄、栓塞、假性动脉瘤、血管硬化、静脉炎、湿疹等并发症情况。结果:青鹏软膏组患者内瘘闭塞、内瘘狭窄、静脉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5);青鹏软膏组患者内瘘狭窄、静脉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与喜辽妥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5),湿疹的发生率低于喜辽妥软膏组(P<05)。结论:青鹏软膏对动静脉内瘘有较强的保护功能,可明显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有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患者30例,予温和灸治疗,疗程1月。采取自身治疗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变化,皮下瘀斑、硬结,动静脉内瘘震颤、血管杂音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显效21例(70.0%),有效7例(23.3%),无效2例(6.7%)。治疗后动静脉内瘘彩超血流量和透析中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轻微发红、瘙痒,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好转,未退出治疗。结论:艾灸治疗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