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渐进式功能锻炼。于术后1d、出院时、出院1个月及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模拟视觉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1d 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渐进式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康复,利于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6):590-59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138例于阳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与电话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行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Harris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次骨折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再次骨折,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对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持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以及出院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性护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骨折健康知识教育、日常生活及饮食护理、功能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以上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骨科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HAMA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专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护理办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行临床护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髋部骨折术后的专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术后机体能力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结合术后护理,其机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接受专业护理的观察者患者经回访全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功能恢复较快,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诊治与护理进程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配合以相应的专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尽快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应用效果.方法 96例单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髋关节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出院时两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保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髋部骨折术后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持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老年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和三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出院后1个月以及3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GDS评分均有差异,治疗前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而出院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 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髋部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法)、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手术治疗。常规护理组予以围手术期骨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性护理,两组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护理干预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4.74%vs 76.32%)(χ2=5.21,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2.11% vs 73.68%)(χ2=4.55,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7.89%vs 26.32%)(χ2=4.55,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较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精准化护理指导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居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首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准化护理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出院1、3、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出院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1、3、6个月时Harris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指导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60例应用PFN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疗效好,同时予以术前术后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与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我院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任立娟 《当代医学》2016,(6):127-128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综合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P=0.03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29).结论 对于老年管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院内院外的连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屈婧  席明霞  肖美慧  陈杏  沈付粉 《广西医学》2022,(15):1817-1821
目的 探讨SystemCHANGE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采用SystemCHANGE模式进行院内、院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在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Barthel指数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出院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SystemCHANGE模式的功能康复可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心理状态、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生命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锻炼依从率、Harris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有效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明显增强其术后锻炼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5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所有患者根据骨折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者引导式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出院当天及出院1、3个月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依从性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实施引导式教育护理,可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离床坐训练联合康复锻炼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离床坐训练,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离床坐训练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中,可提高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康复护理组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结果 术后1年康复护理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康复护理组术后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术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结果术后1年康复护理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康复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73例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采用家庭康复教育,出院后对干预组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教育并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12个月内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干预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FIM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GH、PF、RP、BP、MH、VT、R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SF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阶段,实施出院后家庭康复教育有利于患者持续正确康复训练,提高髋关节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