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颈微偏腺癌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法]对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4例MDA患者的临床表现、宫颈细胞学结果、宫颈活检结果、手术方式、随访情况等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占同期宫颈癌患者的1.1%,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大量排液,为稀薄的蛋清样白带且无明显异味,阴道不规则流血,性交后出血及下腹隐痛.治疗前仅1例确诊MDA,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均为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例患者中仅1例存活至今,3例均死于本病复发及病灶全身转移.[结论] MDA早期诊断困难,预后不良,临床上应提高警惕,及时确诊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宫颈微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腺癌,又称为恶性腺瘤.170年Gussedow首次报道本病,20世纪60年代后又有散在的报道.该病比较罕见,仅占宫颈腺癌的1%~3%[1].因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瘤组织分化程度高,异形性小,病理诊断也非常困难,常易误诊和漏诊,因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Hart,WilliamR等报道的误诊率是34%[2].作者在此对本病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早诊早治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宫颈微偏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颈微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腺癌,又称为恶性腺瘤。170年Gussedow首次报道本病,20世纪60年代后又有散在的报道。该病比较罕见,仅占宫颈腺癌的1%~3%。因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瘤组织分化程度高,异形性小,病理诊断也非常困难,常易误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微偏腺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性 ,2 8岁。因白带增多 6个月 ,于 1998年 6月 4日入院。入院检查 :患者消瘦 ,营养差 ,轻度贫血貌 ,口唇及牙龈粘膜有黑色色素斑 ,双肺呼吸音清 ,腹平软 ,腹部剑突下皮肤见一长约 2 0cm的陈旧性瘢痕 ,无移动性浊音 ,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妇检 :外阴已婚式 ;阴道通畅 ,有大量粘液样分泌物 ,左侧穹窿表面有高低不平感 ,似蟾蜍皮 ;宫颈肥大 ,颈管增粗 ,直径约 6cm ,表面呈颗粒状 ,重度糜烂 ,上唇有多个小孔 ,宫颈口内有清澈粘液流出 ;宫体前位 ,正常大小 ,活动度好 ,无压痛 ,左侧附件触及一 8cm× 5cm× 5cm包块 …  相似文献   

5.
宫颈微偏腺癌诊治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云武  陈玉梅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44-2645
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小腹坠胀、腰背部疼痛等不适"于2006年8月到我市某医院就诊,行宫颈活检示:慢性宫颈炎,到我院再次行宫颈活检示:宫颈糜烂,予微波等治疗,阴道仍有出血。遂到武汉某医院会诊病理切片  相似文献   

6.
5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觉  李进 《浙江肿瘤》2000,6(2):85-86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诊断。「方法」对我院1990年 ̄1998听诊断的5例微偏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的细胞学及组织学切片均可见异型的腺上皮,组织学切片上腺体有浸润。「结论」充分认识此病,做到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三结合,可提高微偏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8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MD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宫颈腺癌治疗患者的2.64%。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阴道排大量稀薄黏液及不规则阴道流血。妇科检查通常发现宫颈肥大,典型者呈桶状。病理特征为肿瘤组织学分化良好,腺体浸润深达宫颈间质深层,易侵犯脉管且伴有特殊的间质反应。确诊时Ⅱa期及以后患者占69.23%,30.76%的患者手术时已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3例患者全部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Ⅱa期及以后患者行放化疗。9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5例死亡,4例健在。结论:MDA早期诊断困难,预后不良。MDA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腺体浸润较深、易侵犯脉管伴特殊间质反应等病理学特征。早期患者应尽量采用根治性手术,对晚期患者实施放化疗效果差。及时确诊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5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洁  张莘  周晖  梁金晓  林仲秋 《癌症》2008,27(12):1310-1314
背景与目的: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cervix, MDA)是一种罕见疾病,误诊率较高,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MDA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5例MD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7岁(38~5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稀薄粘液性白带、阴道不规则出血等.MDA在组织学上表现为腺体分化好,镜下难与宫颈内膜的正常腺体相区别,但浸润深度超过正常宫颈腺体的深度.免疫组化示2例患者癌胚抗原(CEA)和P53阳性.4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放疗1例,手术+化疗+放疗3例;1例不能手术的患者接受了姑息性放疗.随访6~88个月,无失访病例,2例无瘤生存的患者中有1例无瘤生存时间超过5年,3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MD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腺体浸润深度超过正常宫颈腺体深度的病理特点,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治疗MDA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亚飞 《肿瘤学杂志》2007,13(3):256-256
宫颈微偏腺癌罕见,临床易误诊。该文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把握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6例以往诊断的宫颈微偏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水样白带,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糜烂。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有轻度异型性,间质有浸润反应或浸润至宫颈间质量。结论充分认识宫颈微偏腺癌,做到临床、细胞学及组织学三结合,以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诊断。[方法]对我院1990年~1998年诊断的5例微偏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的细胞学及组织学切片均可见异型的腺上皮 ,组织学切片上腺体有浸润。[结论]充分认识此病 ,做到临床 ,细胞学及组织学三结合 ,可提高微偏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影像特征及预后并分析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MDA的完整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16例术前均行盆腔超声检查,其中8例提示宫颈囊性改变;8例术前行盆腔增强CT检查提示宫颈管增大,其中5例呈多囊蜂窝样改变,增强后可见强化;7例术前行盆腔增强MRI检查均见子宫颈增大,其中6例见子宫颈间质多发、不规则的囊性病灶,静脉注射钆(Gd)后囊肿明显强化.11例获随访,最长存活72个月,最短2.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8个月;总的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9/11)和27.3% (3/11),其预后较差.结论:MDA临床上容易误诊,对临床症状可疑病例应高度重视;MRI能最详尽的显示本病特征,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治疗应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3.
宫颈偏离正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7岁。2000年10月始阴道接触性出血伴排液,2001年5月当地医院取宫颈活检,考虑为炎症,并按炎症治疗,无效。2001年12月将病理切片送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考虑为偏离正腺癌收入院。查体:外阴(-),阴道畅,宫颈肿物呈结节状,有溃疡灶,累及前穹窿及阴道前壁上1/3部分。双侧子宫穹窿(-),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胸片正常。全腹B超:肝(-)。腹主动脉周围(-),膀胱充盈尚好,壁光滑,子宫体5.6cm×5.3cm×4.2cm,后倾位,位于宫颈近峡部…  相似文献   

14.
谢伟民  丁晖  吴宜林 《肿瘤学杂志》2015,21(12):1028-1030
摘 要:[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子宫颈微偏腺癌占同期收治宫颈腺癌的4.0%,临床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不规则或接触性阴道出血。病理特征为黏液腺体增生浸润肌组织、细胞异型性小。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4例行手术+放化疗,4例行手术+化疗。[结论] MDA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细胞组织学,对高度怀疑MDA者应取深部组织活检或宫颈锥切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76岁,退休工人,终身未婚,无性生活史.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于2011-09-13入院.2011-08初期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后手纸带血,量明显小于月经量,色鲜红,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3d后自行停止.2011-09-23患者感劳累后再次出血,量少于第1次,伴阴道中量排液,稀薄水样,无明显异味,无腹痛、发热等不适.  相似文献   

16.
宫颈微偏腺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0~2008年经病理证实的14例宫颈微偏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宫颈微偏腺癌以阴道排液为主要症状,以黏液性腺体增生伴轻微异型性为病理特点。[结论]宫颈微偏腺癌扩散早、预后差,对可疑病例应高度重视,临床与病理密切结合,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在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与普通宫颈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AUC)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7月至 2013年6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病房进行手术治疗的19例MDA、同期的50例普通AUC(分化程度:高分化16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14例)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Ki67、SMA、p53、PCNA、Vimentin、CEA、ER、CA125和PR的表达。结果:MDA中p53和大于50%细胞核染Ki67(Ki67/50+)的阳性率分别是84%和68%,明显高于普通AUC(分别是38%和18%,P<0.01),MDA中CA 125的阳性率为21%,明显低于普通AUC中的58%(P<0.01)。CEA、PR、Vimentin、ER、PCNA和SMA在两组比较中没有差异(P>0.05)。所有标记物的表达在普通AUC的高、中、低分化组别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53和Ki67/50+的阳性表达及CA125的阴性表达有助于MDA与普通AUC的鉴别,从而有利于MD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组织化学特征,以期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三家医院10年内的25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水样或黏液样排液和不规则流血,宫颈桶状肥大、质硬。病理特征为浸润宫颈深部肌层的大量黏液腺体,腺体浸润深部血管及神经组织。免疫组化:p53(+),Ki-67〉50%(-),CA125(-),AB(pH 2.5)/PAS(+)。结论:宫颈微偏腺癌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凡有阴道流水样排液和不规则流血,宫颈增粗变硬,宫颈活检怀疑宫颈MDA者,应做宫颈锥形切除活检,及时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子宫颈微偏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1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子宫颈微偏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微镜下,腺体由分泌黏液的柱状上皮构成,腺体扭曲,外形不规则,大多数腺体与正常腺体无法区别,少部分腺体的细胞核有中度不典型增生,核分裂象可见。结论:子宫颈微偏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分化黏液腺癌,临床诊断应排除良性腺体增生及内膜异位。因大多数病例子宫颈活检不能诊断,所以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如遇到考虑恶性肿瘤,而镜检为良性时,应考虑子宫颈微偏腺癌,腺体浸润深度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宫颈恶性腺癌5次误诊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勉  梅卓贤 《实用癌症杂志》1999,14(2):141-141,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