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对内毒素(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kB(NF-kB)活伦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为临床运用白介素-1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肺巨噬细胞(PAM)进行培养,分正常对照组、LPS 、IL-10+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ELIS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k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 LPS组NF-k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0.5-4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LPS组NF-kB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 LBS诱导PAM的NF-k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白介素-10可抑制NF-kB活化而减少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对内毒素刺激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刺激肺泡巨噬细胞(PAM)对核因子-kB(NF-kB)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PAM进行培养,分正常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NO+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k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LPS组NF-k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1小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LPS组NF-k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1小时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LPS诱导PAM的NF-kB活化,导致TNF-α大量释放;NO可抑制NF-kB活化而减少TNF-α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和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内毒素(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PAM进行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IL-10+LPS组和NO+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3小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LPS组和NO+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LPS诱导PAM的NF-κ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白介素-10和外源性NO可抑制NF-κB活化而减少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白介素-10(IL-10)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节,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肺泡巨噬细胞(PAM)进行培养,分正常对照组、LPS组、NO+LPS组和IL-10+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0.5~4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LPS组和IL-10+LPS组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与LPS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尤在刺激后1h最显著(P<0.01).结论LPS诱导PAM的NF-κ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NO和IL-10可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缓解LPS诱导的AL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对内毒素(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为临床运用白介素-1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肺泡巨噬细胞(PAM)进行培养,分正常对照组、LPS组、IL-10+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 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0.5~4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结论 LPS诱导PAM的NF-κ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白介素-10可抑制NF-κB活化而减少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和白介素-10抑制核因子-κB活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白介素-10(IL-10)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节,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肺泡巨噬细胞(PAM)进行培养,分正常对照组、LPS组、NO+LPS组和IL-10+L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提取物中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 LPS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在刺激后0.5~4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LPS组和IL-10+LPS组的NF-κB活性和TNF-α含量与LPS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尤在刺激后1 h最显著(P<0.01).结论 LPS诱导PAM的NF-κB活化,导致TNF-α基因表达增强;NO和IL-10可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缓解LPS诱导的ALI.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肺损伤激酶IKK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激酶IKK-β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病理变化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山莨菪碱(654-2)的影响效应。方法:复制创伤性ALI家兔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模型组、654-2治疗组。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KK-β的mRNA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PAM)中核因子(NF)-kB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同时对各组动物动脉血气,肺湿/干(W/D)比值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检测。结果:654-2治疗能明显改善创伤性ALI动物的血气,减少肺W/D值,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能明显抑制创伤性ALI家兔肺组织中IKK-β的mRNA表达和PAM中NK-kB活性降低BALF中TNF-α、IL-6含量,结论:IKK-β/NF-kB/TNF-α效应在创伤性ALI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654-2可通过抑制IKK-β的激活,阻止NF-kB活化,缓解TNF-α介导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核因子-κ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干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在内毒素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ALI)小鼠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地塞米松 (Dex)的干预作用。方法 腹腔内注射LPS诱导小鼠ALI模型 ,随机分为LPS组、LPS +Dex组 ,LPS注射后 0、1、3、6、12h测定肺湿重 干重比值 (W D)、肺组织NF -κB活性、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白细胞介素 (IL) - 10浓度 ,检测mRNA表达 ,并观察肺组织光镜、电镜病理改变。结果 LPS注射后 ,W D明显增高 ,3h开始明显升高 ,6h达到高峰 ( 4 82± 0 10 ) ,显著高于注射前 ( 3 6 7± 1 0 4,P <0 0 5 ) ;肺组织核蛋白NF -κB活性 1h开始明显升高 ,6h达到峰值 ( 40 5 7± 6 2 4) ,显著高于注射前( 44 8± 30 9,P <0 0 5 ) ;肺组织匀浆TNF -α和IL - 10浓度分别在注射后 6h和 12h升高最明显 ,分别为 ( 197 1± 5 2 4)pg mL和 ( 16 4 9± 39 7)pg mL ,显著高于注射前。地塞米松明显抑制NF -κB活化 ,肺组织匀浆中TNF -α、IL - 10及其mRNA表达明显下降。肺组织病理显示LPS可导致肺泡出血、水肿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电镜下见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断裂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变性 ,地塞米松可明显改善肺损伤。结论 LPS导致肺组织NF -κB的活化 ,介导炎症介质大量表达 ,参与ALI发生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炎症反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在内毒素 (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内注射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LPS注射后 0、 1、 3、 6、 12测定肺湿重 /干重比值 (W/D) ,迁移率改变电泳法检测肺组织NF κB活性 ,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介素 (IL) 10浓度 ,RT 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 LPS注射后 ,W/D比值明显增高 ,6h升高最明显 (4 82± 0 10 ) ,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3 6 7± 1 0 4 ,P <0 0 5 )。LPS注射后肺组织核蛋白NF κB活性明显增强 ,6h达到峰值 (40 5 7± 6 2 4 ) ,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44 8± 30 9,P <0 0 5 )。肺组织匀浆TNF α和IL 10浓度分别在LPS注射后 6h和 12h升高最明显 ,分别为 (197 1± 5 2 4 )pg/ml和 (6 4 9± 39 7)pg/ml,显著高于LPS注射前 [分别为 (6 1 2± 10 7)pg/ml和 (71 6± 15 9)pg/ml]。与LPS注射前比较 ,LPS注射后 3~ 12h ,肺组织匀浆TNF α和IL 10mRNA表达显著增高。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泡出血、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电镜下见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断裂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结论 LPS导致肺组织NF κB的活化 ,介导炎症介质大量表达 ,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动态表达,探讨NF-κB在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NF-κB的活化与SAP时肺损伤的关系。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ASP组)及 症急性胰腺炎地塞米松处理组(DEX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脯NF-κB活性,同时测定血淀粉酶(AM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SAP组术后1h NF-κB开始表达,TNF-α和IL-6开始升高,3h达高水平,6h后下降。地塞米松能明显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并能减轻对肺组织的损伤程度,使SAP病情明显缓解。结论:信号转录因子NF-κB参与了大鼠SAP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发挥了明显的抗炎作用,减轻了SAP时肺组织损伤,这与其对NF-κB表达的抑制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动脉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SMAO),1h后松夹恢复灌流。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量分为预防、治疗和对照3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夹闭后30min和再灌注后30min肌肉注射卡巴胆碱(0.1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未夹闭前(0h)和夹闭后1h,2.5h和6h测定血浆中TNF-α、IL-10和皮质醇含量。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α、IL-10和皮质醇含量均明显升高。肌肉注射卡巴胆碱后,治疗组及预防组血浆TNF-α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同时预防组TNF-α含量在1h和6h点低于治疗组(P均<0.05);3组动物之间血浆IL-10和皮质醇含量在夹闭后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卡巴胆碱能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对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影响轻微,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量44例急性脑梗死患急性期,恢复期血浆TNFα,IL-β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血浆TNF-α,IL-1β含量较恢复及其对照组均显增高,P<0.01,恢复期TNF-α,IL-β含量虽明显下降,但较对照组为高,P<0.01,二含量变化的关系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急性脑梗死患存在神经-炎症/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两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王谦  宋勇  施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5):295-298,I0001
目的探讨特异性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抗体(22E9)和地塞米松(DEX)对失血性休克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肾、肝、心、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为失血性休克继发的多器官损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C57BL/6雄性小鼠20只,用心脏穿刺致失血性休克诱导ALI小鼠模型。制模前经鼻分别滴入磷酸盐缓冲液(PBS,PCG组)、PBS+1μg 22E9(HS1组)、PBS+10pg22E9(HS10组)、PBS+20μgDEX(DEX组)进行干预,阴性空白对照组(NCG组)经鼻滴入PBS后仅予心脏穿刺。休克4h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肺、心、肝、肾组织NF—κB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心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PCG组比较,高、低剂量22E9均可显著抑制肝、心、肺组织NF—κB活性,且低剂量的抑制效果比高剂量明显,同时可增加肾组织NF—κB活性(P均〈0.05)。DEX可增强肾、肝组织NF—κB活性(P均〈0.05),但与PCG组比较,DEX对肾、肝、肺组织NF—κB活性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22E9干预可显著抑制心、肺组织TNF—α含量的升高,DEX仅能有效抑制心组织TNF—α含量(P均〈0.05)。结论22E9能显著抑制失血性休克诱导ALI小鼠多器官组织NF-κB的活化及炎症反应,减少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多器官损伤;DEX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毒素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s)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醒脑静注射液(XNJ)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大鼠AMs。先用XNJ(10ml/L)孵育AMs2h后,加入内毒素(10μg/L)分别刺激2、4和6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Ms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Ms中NF—κB抑制蛋白-α(κB-a)、磷酸化κB-α(IκB—α)和NF—κB的水平变化。结果内毒素能增加AMs中TNF—κ基因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8的水平,同时能促进IκB—α降解和NF—κB激活。与内毒素组比较,XNJ能减少AMs中TNF—α基因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8的水平;抑制内毒素诱导的IκB-α降解和NF—κB激活(P均〈0.05)。结论 XNJ通过抑制AMs中IκB-α的降解,减少了NF—κB的激活,减少了内毒素诱导大鼠AMs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中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符合SIRS诊断48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8小时和第2、3、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TNF-α、IL-6、TGF-β和IL-10,并设对照组。结果 TNF-α和IL-6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GF-β和IL-10入院后第小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8小时以后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NF-α和IL-6峰值出现早于TGF-β和IL-10,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拮抗炎症因子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是治疗SIRS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Ig)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测定了80例ACVD患者血清及60例ACVD患者脑脊液(CSF)中TNF-α、IL-2和1g含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CVD患者血清和CSF中TNF-α、IL-2和I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以CSF中TNF-α和1g改变最明显(P均<0.001),且与病情程度明显相关(P<0.01)。 治疗后TNF-α、IL-2和1g水平随病情好转、血-脑脊液屏障的修复逐渐趋于正常。结论:ACVD发病过程中存在TNF-α、IL-2介导的免疫反应,ACVD患者血-脑脊液障碍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硝酸还原酶法对4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血清NO测定,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TNF-α的测定。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小叶增生组(P<0.01);血浆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小时增生组(P<0.01);乳腺小叶增生组NO、TNF-α水平与对照组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检测结果提示NO参与了抗肿瘤免疫,并可能由TNF-α所诱导。检测NO、TNF-α水平有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对乳腺癌的检测、随访和预后评估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白介素-10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白介素-10(IL-10)对急性胰腺炎(AP)病理,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结扎胆胰管汇合末端制作AP模型,随机分为AP对照组及IL-10治疗组(AP加IL-10),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后1.5小时腹腔内注入IL-10蛋白10000U,1次/3h,共3次,AP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3,15,27小时断尾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淀粉酶水平,于27小时断头杀鼠切取胰腺组织,固定切片后以双盲法测出2组的胰腺组织病理学分级,结果:给予外源性IL-10后不同时间点血清TNF-α和淀粉酶均较相应AP组降低,以15小时最为显著,IL-10治疗组胰腺组织各项病理学评分均较AP组有所下降,除胰腺组织水肿外,炎症,空泡样变性及坏死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IL-10能显著性降低AP的病情严重度,对AP的治疗可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脂多糖对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脂多糖(LPS)刺激下,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变化及其抑制因子(IκBα)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人中性粒细胞,分为来普霉素B(LMB)干预组(A组)、LPS刺激组(B组)和LPM+LPS组(C组)。各组分别在刺激后0、15、60、120min,用NF-κBp65试剂盒检测细胞核NF-κB活性,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浆中IκBα含量。结果:A组中各时相点NF-κB活性无明显变化;同一时相点细胞核、浆之间,以及不同时相点细胞核之间、细胞浆之间IκBα含量无明显变化。B组LPS刺激后,NF-κB活性较0点时明显增强;细胞核、浆中各时相点IκBα较未刺激时显著降低;细胞核、浆中呈现一致性变化。C组NF-κB活性于60min时点后,较B组同时相点明显受抑制;胞浆中IκBα于60min时较B组明显减少,而核中IκBα于60min后较B组明显增加。结论:NF-κB活性与核中IκBα含量呈负相关;IκBα在中性粒细胞存在核浆穿梭,通过抑制IκBα核浆穿梭,可显著降低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ACI)合并脑部感染与细胞免疫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15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肺部感染组占93例,非感染组58例。采用RIA放射免疫方法对两组综合治疗后血中IL-6、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肺部感染组的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结论 TNF-α、IL-6升高水平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而TNF-α、IL-6水平升高是脑损伤的关键环节。如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将有利于提高脑梗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