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脑小脑角肿瘤主要包括听神经鞘瘤、脑膜瘤、胆脂瘤等,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术后相对并发症较多,对临床护理要求很高,精心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治疗的关键。我院从2002~2010年,手术治疗桥脑小脑角肿瘤16例,其中1例死亡,其余临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又称听神经鞘瘤,是桥脑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本瘤占颅内肿瘤的8%~12%,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95%。听神经瘤多数为单侧性。听神经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若能完全切除可得到根治。由于肿瘤与脑干紧密相连,其周围重要神经血管丰富,手术较为复杂。近年来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也明显提高。现将听神经瘤的手术病治疗及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桥小脑角肿瘤包括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脑膜瘤、胶质瘤、胆脂瘤等,其部位深,与听神经、面神经、内听动脉、脑干、延髓等重要结构毗邻,手术全切除有一定难度,且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常见肿瘤的特征性MR表现以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方法分析5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30例,三叉神经瘤12例,脑膜瘤8例,胆质瘤9例。结果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的肿瘤听神经瘤占首位,其次为三叉神经瘤、脑膜瘤、胆质瘤等,该区肿瘤大多具有较特征性的MR表现,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MR是检查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结果: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14例,胆脂瘤12例,三叉神经瘤8例,蛛网膜囊肿2例,脑干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听神经瘤(40%)和脑膜瘤(21.5%)。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不同特点,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脑干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启武  鲍伟民 《上海医学》1994,17(10):564-568
本文报告23例脑干肿瘤,均经MRI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脑干肿瘤可分为延髓、桥脑和中脑肿瘤;按生长方向不同,各部位肿瘤又各分为若干个亚型。MRI诊断脑干肿瘤,具有精确、安全、无痛苦,能直观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三维成像等优点,对定性诊断和确定手术入路有极大帮助。诊断脑干肿瘤时,需注意与桥小脑角肿瘤、小脑蚓部肿瘤、胃炎、脑干脑炎和脑干内血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7.
听神经瘤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神经鞘瘤,其病变源自桥脑小脑角的听神经鞘,多发人群为30岁~50岁群体,男女患者差异较小,早期临床表现可见头晕,听力下降以及耳鸣等[1]. 根据瘤体大小以及生长方向可将听神经瘤分成4个等级,Ⅰ~Ⅳ型,以Ⅱ型发病率最高,具体分级:①Ⅰ级,是指瘤体直径不足1 cm,肿瘤病灶仅局限在内耳道.②Ⅱ型,瘤体直径在1 cm~2 cm之间,而且已经突出于内耳道范围.③Ⅲ型,瘤体直径2 cm~4 cm之间,瘤体已经向周围组织神经伸展,压迫组脑神经、脑干组织以及小脑部位组织.④Ⅳ级,瘤体病灶直径超过4.0 cm,而且导水管、第四脑室和环池受到明显阻碍. 当听神经瘤瘤体直径不低于4 cm,称为巨大听神经瘤,可伴发小脑、脑干、颅神经等脑内病灶相应症状,或可见脑梗死引发的脑积水,病情特别严重者可引发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 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需要注意的是,听神经瘤具有位置较深,与脑干及颅脑神经之间的距离较小等特点,而且组织常粘连在一起;若手术出现些许偏差,则可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如脑干损伤等,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低,病情发展速度较快[2,3].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是发生在桥小脑角的常见肿瘤,占该部位肿瘤发生率的首位。多属良性,发病缓慢,以同侧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开始,逐渐出现同侧角膜反射消失,面部感觉障碍,面神经轻瘫及小脑症状。晚期则出现脑干症状,后组颅神经损害和颅内压增高。由于肿瘤早期只有听神经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晚期则与脑干中重要的神经核等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3 0 % ,发病年龄高峰期为 3 0~ 5 0岁。由于肿瘤位于后颅窝小脑桥脑角 ,当肿瘤增大到一定体积时 ,除对面神经造成压迫损伤外 ,还可造成对后组颅神经、三叉神经的压迫及脑干的移位。在手术切除肿瘤时也易造成这些重要颅神经和脑干的损伤 ,故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后的护理 ,特别是在术后 2 4小时内的病情观察尤为重要。现结合我科 4年来 5 6例听神经瘤病人的护理 ,特别是 1例术后因术野发生血肿 ,呼吸心跳停止 ,而由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而抢救获得成功的经验 ,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  相似文献   

10.
<正>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中听神经瘤最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1])。临床上以桥脑小脑综合征及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文献报道,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面、听神经周围的显微手术操作可以使中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面听神经的功能得到保留~([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  相似文献   

11.
小脑桥脑角区肿瘤常见于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胆酯瘤。临床均表现为小脑桥脑角综合征。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胆酯瘤为囊性病变,而听神经瘤与脑膜瘤皆为良性实质性病变。临床上术前鉴别诊断有时困难。下面将5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桥小脑角肿瘤是常见的肿瘤,种类繁多,在CT表现上,对其中常见的听神经瘤,脑膜瘤及胆脂瘤可作手术前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现就我院1983年2月~1984年1月经检查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26个肿瘤(其中1例双侧听神经瘤)作一分析。定位改变鉴别肿瘤位于桥小脑角或在小脑半球内,存在一定困难,文献报告下列征象多见于后颅窝脑外肿瘤:1.脑质被推压移位,致使脑池增宽;2.岩骨骨质被侵蚀破坏;3.宽基底与颅骨相连;4.肿瘤边缘清楚,水肿带轻。据此,本组定位表现分析如下: 在位置上本组26个肿瘤都是宽底与岩骨后缘相  相似文献   

13.
听神经瘤的病理性质为良性,成功切除后不会复发。但症状轻微者常不能早期就医,等到专科手术治疗时,其肿瘤多已很大,病程已临晚期。 大型听神经瘤向上可跨越小脑幕切迹,压迫三叉神经,向下后方压迫后组颅神经,向后外侧压迫乙状窦,可将脑干推向对侧,甚至使之形成凹陷,使有关脑池及中脑导水管受压,阻碍脑脊液循环而致颅内压增高。此外,面神经常被拉长数倍或被肿瘤包绕;而供应肿瘤和脑干的主要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本身又有许多变异形式难以分辩。这些  相似文献   

14.
听神经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第Ⅷ颅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膜,故又称听神经鞘膜瘤,是后颅窝中最常见的颅肿瘤,占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约75%~80%,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年龄30~60岁。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多为听神经的刺激或破坏症状,耳鸣、耳聋或眩晕等,肿瘤延伸至小脑脑桥隐窝,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患侧面部麻木、痛觉和角膜反射减退,肿瘤压迫脑干,可出现对侧肢体轻瘫和锥体束征及感觉减退。小脑脚受压,可出现同侧小脑共济失调。早期表现为持续性耳鸣、渐进性听力减退、头晕、不稳感、耳闷等症状;晚期患侧面部麻木,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极外侧入路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于极外侧入路下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发现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其中分支有中央支、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弓下动脉。中央支供血于脑干,迷路动脉走行面听神经的下方,回返穿通动脉行于面听神经之间,弓下动脉行于面听神经的后上方。结论:小脑下前动脉与脑干、展神经、面听神经关系密切。脑干腹侧及桥小脑角病变手术中应妥善保护小脑下前动脉主干及分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4岁。3年前出现左面部麻木感,20天前开始右侧上下肢无力,行走不稳,起病前及发病后无发热;1987年12月22日入院。检查:双侧视神经乳头边缘稍模糊,左面部感觉减退,左侧角膜反射消失,双耳听力正常,右侧上下肢肌力3~4级,左侧肌力正常,左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反应差。双侧内耳道照片正常,CT增强扫描示左侧小脑桥脑角有一低密度区,周边呈环状增强;CT诊断为左侧小脑桥脑角脑脓肿。 12月30日行手术,病变位于左侧小脑桥脑角,向脑干腹侧生长,表面较光滑,呈灰白色,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40 ml,表明病变为肿瘤。切开肿瘤囊壁,壁厚约1~2mm不等,肿瘤囊内无瘤结节。在近内耳门处,肿瘤的外侧壁附着在听神经上,三叉神经被肿瘤挤压呈弓形;在手术显微镜下比较容易地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脑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本文对24例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其中20例为听神经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患者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大致可有:1、全部波形缺失。2、部分波形缺失。3、波峰间期延长。结果提示早期患者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仅表现在患侧,其改变程度似与肿物所在部位有关而与肿物大小无明显关系。因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可作为桥小脑角占位特别是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听神经瘤即前庭神经鞘膜瘤(Acous-tic Neuroma or Vestibular Neurile-moma),占所有脑瘤的8~16%,占小脑桥脑角(CPA)肿瘤的75~88%。该瘤早期易于误诊,—俟瘤体长大,临床表现出几条颅神经损害,甚至并发小脑、脑干受累症状,则诊断不难,但是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死亡率、颅神经损伤率明显增加,且巨大听神经瘤全切除极为困难。70  相似文献   

19.
<正>神经前庭支神经鞘细胞上可分化出听神经瘤,该肿瘤为良性,常见于桥脑小脑角位置。有文献指出,这种神经瘤占整个颅脑肿瘤疾病的8%左右[1]。和以往相比,我国显微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使用这种技术切除听神经瘤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发展新方向,手术成功率大大提升。但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脑干和面神经造成损害,术后有可能引起面瘫。由此能够看出,使用何种有效方式,以应用显微技术为基础,全面保留患者面神经功能,实现解剖复位,有着非  相似文献   

20.
听神经瘤为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的良性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听神经前庭段,随着肿瘤的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由于肿瘤常侵犯面、听及后组颅神经,病人常出现听力下降或丧失、面瘫、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及悲观等心理。为消除病人心理压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