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素平 《吉林医学》2012,33(35):7690-769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8周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董志高 《吉林医学》2011,(3):479-479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9例,以上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食管反流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枸缘酸莫沙比利分散片5mg口服,3次/d;给予雷贝拉唑20mg口服,1次/d;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1.0g口服,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10mg口服,3次/d;给予雷贝拉唑20mg口服,1次/d;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1.0g口服,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胸骨后疼痛、反酸、上腹部灼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能够显著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玉芬 《吉林医学》2013,(28):5855-585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铝碳酸镁1.0,3次/d、莫沙比利5 mg,3次/d口服,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反酸、胸骨后灼痛、呕吐、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给予雷贝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B组44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联合应用莫沙比利。分别于治疗1、4周后记录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记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上述3种主要症状总体疗效为:A组显效率为84.1%(37/44),总有效率为97.7%(43/44);A组显效率为63.6%(28/44),总有效率为86.4(38/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晨口服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餐前服;对照组43例,给法莫替丁40mg,每晚口服及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餐前服,两组疗程均8周。然后观察其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本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20mg,每天1次,莫沙比利5mg,3次/d,共8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共8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胃镜下炎症愈合的变化.③结果 126例服药第1、2、3天后和第1、2、4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炎症愈合率4周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相似.④结论 在有效促进胃肠动力的基础上,雷贝拉唑能更快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提高炎症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泮多拉唑、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49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泮多拉唑40mg1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和铝碳酸镁0.5g,3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泮多拉唑40mg1次/d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内镜下治愈率为69.6%,观察组内镜下治愈率为96.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口服泮多拉唑、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能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物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新途径。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丙谷胺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口服。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反流症状及内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丙谷胺片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郁清胃汤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口服,观察组给予解郁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与总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食管括约肌压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胃食管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江 《吉林医学》2010,31(27):4712-471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联合莫沙必利5mg,每天三餐前30min服用;对照组单独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 ,隔日给药与每天给药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 6 0例胃食道反流病人分为隔日给药组 (A组 )和每日给药组 (B组 ) ,均用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基本相似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A组药费减半。结论 雷贝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采用隔日给药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雷贝拉唑与雷尼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期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GERD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组实验组,雷尼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7%、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3%、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期于本院治疗的112例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实验组同时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照组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实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9.6%、98.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更优,降低了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10 mg口服,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莫沙比利5 mg,3次/d口服。分别于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用药过程完成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7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可取的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蔡俊勇  许霞芬 《吉林医学》2009,30(19):2338-233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8周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6.6%和70%,χ^2=8.014,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哇联合莫沙比利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确诊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同时加用促动力剂莫沙比利。分别于治疗4、8周后记录临床症状,并于8周后复查胃镜。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齐秀荣  赵景成  宗湘裕 《医学综述》2013,19(15):2875-2876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内科有典型临床症状并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5%vs 76.36%)(P<0.05);内镜下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2.73%vs 87.23%)(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刘海波 《当代医学》2014,(31):143-14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宁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GERD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1),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20 mg,口服,1次/d)联合多潘立酮(10 mg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150 mg,口服,2次/d)联合多潘立酮(10 mg口服,3次/d)治疗。所有药物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5%,对照组为7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症状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GERD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兰索拉唑肠溶片30 mg,清晨空腹口服,1次/d;观察组兰索拉唑肠溶片30 mg,1次/d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内镜检查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兰索拉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