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病毒唑、西瓜霜喷剂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疱疹性口腔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治疗组36例,两组病例均给予病毒唑颗粒、维生素B2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瓜霜喷剂,疗程为7 d。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毒唑颗粒、维生素B2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67-69
目的探讨应用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口腔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所有患儿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碘甘油联合2%利多卡因涂抹口腔,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病情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观察组治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使用碘甘油联合利多卡因涂抹口腔局部用药辅助治疗,达到减轻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局部用药药物浓度的升高可以明显控制患儿口腔炎症的进展,缓解患儿口腔疼痛,加快病情好转,改善预后,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效果显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康复新液联合抗感颗粒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以及抗感颗粒。对两组患儿本次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患儿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85.0%(1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疼痛消退时间以及疱疹消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对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而且还可联合应用康复新液及抗感颗粒,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快速缓解患儿各类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62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给予患者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该院接诊的62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单纯炎琥宁静脉滴注,设为对照组,两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效高,可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栋 《当代医学》2010,16(4):126-127
目的观察炎琥宁、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3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炎琥宁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18例在用炎琥宁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10~20mg/(kg·d)静脉滴注,疗程3~5d。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应用一般西医治疗;治疗组47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5 d后,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患儿的疱疹、溃疡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2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疱疹消失时间(2.53±1.67)d、溃疡消失时间(2.77±1.36)d、饮食恢复时间(1.63±0.96)d以及体温恢复时间(1.73±1.12)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利巴韦林治疗,给予观察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体温复常、疼痛缓解、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疼痛缓解、疱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显著,可加快发热、疱疹、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儿童疱疹性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60例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5~7 d,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等综合性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患儿331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联合蜂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口腔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O.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起效快,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清开灵注射液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5年1月~2006年9月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同时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另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清开灵注射液,并对其临床疗效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清开灵注射液雾化的总有效率为91.6%,而对照组为72.9%,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发热、疱疹、溃疡消失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分别<0.01,<0.01,<0.01).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外用联合喜炎平静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疱疹性口腔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在静点阿昔洛韦基础上,加喜炎平静点,并加用肿痛安胶囊外用;对照组30例,静点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疼痛减轻能进食时间、疼痛流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肿痛安胶囊外用联合喜炎平静点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能够缩短病程,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金因肽(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2年1月-2012年8月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的10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金因肽及利多卡因治疗,将金因肽喷洒于患处,2次/日,即晨起和睡前各1次,并予0.1%利多卡因轻涂于患处,3次/日,即三餐前各1次.对照组给予金喉健喷雾剂喷患处,2喷/次,3次/日.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而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因肽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炎琥宁,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中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接诊的40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炎琥宁静脉滴注的同时,加用西咪替丁,而对照组仅采用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以及治愈时间方面,治疗组都较对照组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琥宁,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冯瑞 《当代医学》2021,27(18):161-162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结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给予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饮食状况好转时间及口腔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结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饮食状况好转时间,减少患儿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青霉素与热毒宁联合治疗小儿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小儿口腔炎患儿120例,分为对照组60例:静滴青霉素、病毒唑,观察组60例:静滴青霉素、热毒宁,观察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8.3%和 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青霉素与热毒宁联用治疗小儿口腔炎疗效显著,退热效果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银黄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64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2列,所有患儿均给予阿昔洛韦10mg/kg qod静脉滴注,对发热超过3天患儿给予青霉素控制感染,进食差的患儿给予补充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症及指导饮食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银黄颗粒口服治疗.剂量:1岁以内2克,每日3次,1-3岁4克/次每日2-3次.比较两组的临床临床疗效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和96、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小于0.01).结论 中药银黄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82-85
目的 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腔护理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短波紫外线口腔局部照射,每天1次,每次4~6 s,连用5 d。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热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溃疡发生率。观察短波紫外线口腔局部照射的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热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波紫外线治疗口腔疱疹及溃疡无不适和疼痛,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药物配合短波紫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诊的62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给予患者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该院接诊的62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单纯炎琥宁静脉滴注,设为对照组,两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效高,可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幼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将2008-2010年80例幼儿疱疹性口腔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静滴,疗程4~6 d,并根据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对两组热退时间、临床症状改善做综合性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幼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06年4月-2007年4月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56的例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利巴韦林组各28例。更昔洛韦组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静滴,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静滴,对其临床疗效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为92.8%,而利巴韦林组为67.9%,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更昔洛韦组在发热、疱疹、溃疡消失时间方面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