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斌  胡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35-3036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分析192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于造影前、造影中及造影后采用相应护理方法,为造影术正常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本组眼底病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均顺利完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3例发生一过性恶心等不良反应,护士根据病人症状与医嘱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眼底造影检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科学护理是完成此项检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9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在造影前、造影中、造影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恐惧、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等心理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及心理干预后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心理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能取得很好的配合并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结论:相应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辛宏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114-115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的护理配合及意义。方法:对408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于造影前、造影中及造影后密切观察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为造影术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本组患者在正确的护理配合下,均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检查,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 对189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在造影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成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中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 对346例眼底眼底造影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措施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完成眼底造影检查,其中31例出现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置症状缓解.结论 正确的护理配合是保证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安全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种更适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68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造影前、后的指导及护理配合等.结果 通过护理指导,所有患者均能顺利通过检查.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中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 对150例接受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干预,总结有效的护理.结果 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主要的不良反应,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过敏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但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加强造影前护理,规范造影中护理,完善造影后护理等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许晓梅  毛惠云 《当代医学》2011,17(9):128-128
目的 通过对眼底血管造影患者耐心细致地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预防和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从而使检查安全有序地进行.方法 2010年1~11月我科眼底血管检查患者共计819例,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常规检查及检查前、中、后的护理,并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指导.结果 做检查时患者配合良好,查检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造影成...  相似文献   

9.
王永萍 《吉林医学》2013,(26):5501-5502
目的:探讨针对患者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顺利完成检查,取得准确的检查结果。方法:选择眼底造影检查患者1 830例,使用的是重庆康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眼底荧光造影机。结果:1 792例眼底荧光造影患者检查顺利,22例患者在检查中配合较差,16例患者检查中途因过敏试验反应较重而中断检查。结论:心理护理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中出现晕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我科2010年进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1 032例,其中5例在检查造影过程中出现晕厥,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中出现晕厥的原因是身体状态不佳及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对检查过程及操作不了解,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在造影过程中对患者心理辅导不够。结论认真做好造影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造影中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配合方法,避免患者在造影中出现晕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行眼底荧光造影的患者共计3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方法。结果 360例行眼底荧光造影的患者均顺利完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时,重视做好相关护理,对于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眼底荧光造影检查顺利完成均有良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玲 《吉林医学》2012,(31):6916-6917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总结573例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应对措施。结果:573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反应,3例出现皮肤荨麻疹,2例心慌胸闷。均采取对症处理。结论:掌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常见不良反应,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策包括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急救药品器材的准备等。认为全面细致的全程观察、护理,医护之间默契配合能最大限度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对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行眼底荧光造影患者96例。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单号48例患者实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双号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检查顺利完成,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静女  陈玉梅 《现代医学》2013,(10):751-75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和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认知和行为等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检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42-144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对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6 年10 月~2017 年10 月间本院收治的行眼底荧光造影患者96 例。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单号48 例患者实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双号48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神经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检查顺利完成,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大力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在眼科特殊检查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00例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 检查后6例出现全身荨麻疹;34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呼吸困难;2例发生注射部位药物渗出.结论 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成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提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是检查和诊断眼底病的有效方法,易于和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而在造影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在造影前做好准备,在造影过程中加强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防止或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发症的目的。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一些荧光造影护理配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徐冬岩  王清  陈兆杰 《吉林医学》2010,31(23):3835-3836
目的: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筛查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2月~2010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87例(1774只眼)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然后行DR分级,并对Ⅲ级及其以上的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87例患者中56.9%(505例)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DR,其中123例(13.86%)患者出现了新生血管及大量出血点,行FFA检查后,检查结果与免散瞳眼底照相结果高度一致。结论:免散瞳眼底检查可以作为DR的早期筛查的方法,其检查结果与FFA高度一致,为DR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统一、标准、公正、客观、有效地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就自发荧光照相在黄斑营养不良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例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检查患者的视力,并对其进行裂隙灯前节、彩色眼底像、间接眼底镜、荧光血管造影以及自发荧光照相检查.为了进一步研究患者的病情,对部分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眼电图以及视网膜电流图检查.比较分析彩色眼底像与荧光血管造影及自发荧光照相的检查结果,并对黄斑营养不良患者自发荧光图像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结果:在对患者进行488nm自发荧光造影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病变部位的低荧光区,其大小、程度与患者的病程及视力的损害度相关.在7例患者的黄斑病变区附近发现不同宽窄的环状高荧光条带,可作为其病变进展的依据.在2例患者的黄斑区外发现高自发荧光,但患者没有夜盲症.从其视网膜的电流图可以看出,这些患者的视锥细胞功能发生了严重的损伤,视杆细胞功能发生了轻微的损伤,说明其锥杆细胞出现了早期营养不良.在为本组患者进行820nm红外自发荧光造影检查时,能明显观察到病灶的情况.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检查方法,自发荧光照相检查在诊断黄斑营养不良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秀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1027-1028
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达到防止或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将20%荧光素钠3ml注入血管内,同时采用日本KowaRC-XV3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眼底造影。结果通过对186例病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熟练的技术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护士应了解此项检查的原理、操作过程并掌握药物的功能及性质,正确指导病人检查并做好心理护理,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配合医生保障检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