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部痤疮俗称“粉刺”,是由于面部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不能及时地排出,在腺体内积聚过多,同时伴有细菌侵袭,导致腺导管堵塞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在面部出现多个针尖至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红色、瘙痒、疼痛。上述症状在月经期或因生活无规律性、睡眠不足、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而加重。所以治疗方面首先应养成有节律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饮食以清淡为主,每天早晚坚持用温水洗脸,少用或不用化妆品,每晚睡前将等量的牛奶和蜂蜜混匀擦脸10min。另用50g绿豆粉以用温水调匀成糊状,湿敷在面部患处,保留一夜后清晨掀去,坚持使用1个月后,皮疹一般可… 相似文献
2.
痤疮灵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痤疮是男女青年青春期常见的一种皮质腺炎症性皮肤病.因其多发于面部,所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全国著名老中医王国三主任医师临证四十余年, 相似文献
3.
4.
5.
女性面部痤疮多发生于青春期,其根本病因在于女性激素分泌失调,雄激素相对增多,导致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腺分泌过多,有利于丙酸杆菌繁殖。笔者对经前面部痤疮严重者,予以清肝泄热,凉血解毒。方用清肝凉血汤:丹皮5g,栀子6g,绿萼梅9g,生地黄15g,赤小豆15g,丹参12g,赤芍12g,牛膝10g,金银花15g,连翘15g,甘草5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通腑泄热。经后予以滋养肝肾,活血凉血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女,23岁,82年7月5日诊。患者面部生粉刺二年余。粉刺数目不甚多,但颗粒较大,色红赤,疼痛不可触。每逢月经来前粉刺增多,经后逐渐减少。诊时正值经期,月经量多,色鲜红,有血块。乳房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属肝郁血热。治以疏肝清热凉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9克、栀子12克、柴胡9克、白芍9克、当归9克、茯苓9克、薄荷(后下)6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夏枯草12克、僵蚕12克、连翘9克。连续服用两个月,粉刺基本 相似文献
7.
治疗方法水牛角 4 0 g(先煎 )、生地 4 0 g、赤芍 12 g、丹皮 12 g、黄连 10 g、黄芩 10 g、桑叶 10 g、蝉衣 10 g(去头足 )、归尾 6 g、银花 10 g,每日 1剂水煎服。典型病例黄某 ,女 ,2 2岁 ,1997年 6月 15日初诊。面部红疹奇痒 ,且反复发作 ,搔破后灼痛著。夏季及食辛辣有刺激食物后加重 ,曾多方求治效不佳。诊见面部皮疹紫红 ,突起触手 ,压之不褪色 ,大如绿豆 ,小如米粒 ,边缘清晰 ,舌红苔黄薄 ,脉弦数。此乃风热湿胜 ,投以水牛角地黄汤加味3剂 ,服后疹消面爽 ,续进 3剂而愈 ,随访未见复发。体会“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心主血 ,其华在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面部刺血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对35例痤疮患者采用面部刺血配合拔罐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77.1%;显效6例,占17.1%;有效2例,占5.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面部刺血拔罐治疗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耳针治疗面部痤疮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耳针治疗面部痤疮32例王舰孙兰英*(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州市350003)图书分类号R246.7关键词痤疮/针刺疗法耳针疗法*福建中医学院面部痤疮是好发于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肺风粉刺”范畴。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耳针为主治疗32例,... 相似文献
10.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青年人的面部,影响美容,临床上遇到许多月经不调、闭经等患者伴有痤疮,作者在专科门诊接诊这类病人时,通过辨证分型调理月经周期,每当治愈月经病时,就发现患者面部的痤疮也悄然消失了,遂留意观察,设立对照组,发现调经治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其它外用药物及各种化妆品。1临床资料临床共观察50例。年龄15~20岁者18例;21~30岁者28例;31~40岁者4例。其中闭经者15例,周期紊乱者21例,经量过少者14例。辨证属于肾虚肝郁型17例;属阴虚火旺型9例;气血亏虚型12例;肝经实热型12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1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常见。本病治疗手段虽多 ,但效果大都欠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面膜治疗为主配合辨证内服中药煎剂治疗本病 14 0例 ,获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门诊患者。 14 0例中 ,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38岁 ,平均 2 4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8浕 ;男 2 4例 ,女 116例 ;14 0例中面部皮脂溢出增多者 12 0例 ,与饮食关系明显者10 4例 ,其中女性病人中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者 32例。所有病人颜面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红斑、丘疹 ,部分病人伴见黑头粉刺及脓疱。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15.
16.
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炎症性寻常痤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自制的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炎症性寻常痤疮 10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5例 ,对照组 4 6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2 1%。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中西药并用治疗面部痤疮9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71年以来用自拟美容霜外擦加内服四环素、灭滴灵、维生素C、维生素B_6等治疗936例痤疮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药物组成:大枫子仁30g,木鳖子30g,苦杏仁20g,轻粉10g,冰片10g,樟脑10g,水银10g,防风60g。上药共为细末轧成霜,装入密封容器内备用。 2 用法:早晚洗脸后用适量霜约1g左右,放在手心研匀对准患处上下纵横揉搓1~2分钟,同时内服西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1986~1990年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面部痤疮123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123例中,男81例,女4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8岁,其中以18~35岁最多。职业为学生25例,工人30例,农民18例,干部29例,其中从事烹饪工作者14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8年,平均3.6年。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痤疮后瘢痕的形成机制及最新治疗方法,检索国内外痤疮后瘢痕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分析。发现单一的治疗方法虽各有疗效,但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联合治疗可扬长避短,是今后治疗痤疮后瘢痕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