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姝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41-142
(目的)通过对18例剖宫产术时术后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分析,找出发生的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1989-1999年间剖宫产术时术后子宫切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989-1999的剖宫产术时术后子宫切除术的18例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本院17例占同期剖宫产5981例的0.248%,其中孕2及以上16例。9例为剖宫产术时即行子宫切除术,其手术指征为宫缩乏力,胎盘植入、子宫胎盘卒中。9例为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病理报告均提示子宫下段切口炎症浸润、出血,坏死。(结论)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加强对产前高危的监护。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手术质量,重视术前、术后处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不宜过于勉强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2.
赵淑平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1):57-57,65
<正>新式剖宫产手术,因其手术时间短,组织操作少,术后恢复快,逐渐成为目前剖宫产常规术式。从1999年10月开始,诸暨市红十字医院全部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经过4~5年时间,逐渐出现以新式剖宫产为瘢痕子宫的剖宫产术,并以2006—2009年达到高峰,在这些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  相似文献   

3.
孙仪芬 《现代保健》2011,(22):124-125
目的 探讨电凝刀与传统手术刀对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处置效果.方法 应用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应用传统手术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37例;包括保留生育功能、卵巢功能及根治性手术3种.结论 电凝刀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区病灶处理彻底、术后康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应用电凝刀可一次性完成分离、止血、切割,使手术简单易行,是治疗开腹手术中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第一次剖宫产手术的选择时机对第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第一次剖宫产是在第二产程手术的疤痕子宫孕妇40例为观察组,以第一次剖宫产是择期手术、第一产程手术的疤痕子宫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晚期常规B超检查子宫疤痕厚度,二次手术时两组的子宫疤痕厚度、盆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晚期B超检查子宫下段较对照组薄,二次手术时子宫下段疤痕薄〈3.5mm(75%),术中出血多305&#177;145ml,手术时间长55&#177;14min,对照组孕晚期B超检查子宫下段较观察组厚,二次手术时子宫下段疤痕厚〉3.5mm(80%),术中出血220&#177;105ml,手术时间40&#177;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第一次剖宫产在第二产程手术的疤痕子宫孕妇,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高、盆腔粘连重、术中出血多、时间长,应加强产程观察,尽量避免在第二产程剖宫产,提高阴道助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分析226例新式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3.8 min(P<0.01),出血量平均减少47 ml(P<0.05),术后进食平均早12.1 h(P<0.01),术后排气平均早15.6 h(P<0.01)。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妊娠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80例首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的再次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将86例首次术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术中观察子宫愈合情况、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取头困难病例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手术总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导致进腹时间延长,取头困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范恩贺  左静  袁德利 《中国保健》2006,14(12):104-104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特点及方法,以便增强剖宫产术的安全性,降低其手术并发征.方法随机选择剖宫产术患者288例,其中138例行新式剖宫产术;150例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及新生儿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术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新生儿状态等指标都有明显缩短和减少.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的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安全可靠、操做快捷、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何润月 《现代医院》2006,6(10):35-35
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分娩总数为5784例,其中新式剖宫产1018例(占17.60%),而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87例,占分娩总数的1.50%。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手术所见,本文对新式剖宫产子宫切121愈合、粘连、再次妊娠手术指征及术式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改良子宫切口在入分娩室试产患者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10月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入分娩室试产后改行剖宫产分娩的113例患者,根据子宫切口不同分为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组(55例)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5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等。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有关临床数据。结果: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相比,改良子宫切口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子宫切口延裂率低、手术总时间短、胎儿娩出时间较短且Apgar评分较高(P<0.05)。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入分娩室试产患者剖宫产术中,改良子宫切口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口延裂率,且有利于娩出胎儿,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它提供了一种处理入分娩室试产患者的新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壁横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不缝合腹膜,全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皮肤皮下组织缝合3针.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术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平均缩短21.21min(P<0.01),从切皮肤至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9.19min(P<0.01),术中出血量平均减少144.99ml(P<0.01),术后排气平均提前10.19h(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明显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产科手术中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剖宫产是指经腹壁切开子宫将婴儿取出。剖宫产与正常分娩相比,产妇机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子宫受到创伤,影响了子宫正常收缩;手术中失血,使血中催产素含量降低,影响了子宫复旧;术后禁食,体虚活动少,致使子宫入盆延迟,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创伤,产妇精神疲惫,脑垂体分泌催乳素不足,影响乳汁正常分泌等。由此可见,剖宫产术后确须加强护理,以保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有剖宫产手术史者作为观察组,无剖宫产手术史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行子宫切除术进行术中、术后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发现其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拆线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妇科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结合应用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治疗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瘢痕子宫产妇.在常规治疗无效时,立即采取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结合,处理子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瘢痕子宫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产妇既往的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术后产妇产后出血缓解有效率100%;所有产妇产后3个月内复查,月经复潮均无异常,B超检查未见子宫及附件异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B—Lynch缝线法结合子宫环形缝扎处理宫缩乏力的瘢痕子宫,压迫止血效果好,是一种处理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2年12月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手术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108例,其中37例在胎盘娩出后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患者为病例组;另外42例未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病例组手术时间(60.89±11.91)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70.64±13.15)min (P <0.01);病例组术中出血量(851.35±307.4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191.67±562.87)mL (P <0.01);病例组术后24 h 出血量(1032.43±333.59)mL,明显少于对照组(1402.38±490.64)mL (P <0.01);病例组输血率24.32%,明显低于对照组52.38%(P <0.05);病例组子宫切除率0%,与对照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quot;0.05)。结论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后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失血量,降低输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的影响,以期改良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首次为新式剖宫产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在第2次剖宫产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在再次剖宫产术中开腹时间、术中重度粘连、术中总出血量、术后24 h内排气有显著差异。结论:新式剖宫术导致的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后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意义。方法321例剖宫产后子宫在超声引导下放置宫内节育器,于术后1、3、6、12个月定期随访;记录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子宫腹壁粘连占6.5%,术中置器困难、宫颈暴露困难分别为21.2%和19.9%。术中根据超声测量子宫径线选择节育器种类,在术后12个月续用率96.0%,宫型、元宫、花式、安宫、芙蓉、TCU220节育器的脱落率分别为3.3%、1.9%、0、0、0和0;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6%、0、0、0、0和16.7%;因症取出率1.1%、0、0、0、0和16.7%。结论剖宫产后子宫放置宫内节育器,在术前、术中、术后应用超声指导,可帮助选择节育器种类并确保放置到位,避免术中不安全隐患,提高续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避免剖宫产术后晚期大出血,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剖宫产术后晚期大出血患者分别给予保守治疗、手术切除子宫及保留子宫.结果:发现剖宫产术后晚期大出血患者原因有子宫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偶有胎盘小叶残留.结论:剖宫产术中避免损伤子宫动脉,术后注意卫生,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2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进行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血色素、肥胖、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术中术后失血量、剖宫产史和手术时间等7个变量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显著相关(P〈0.05);肥胖、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和术中术后失血量是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对肥胖、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和术中术后失血量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方法 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按照止血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止血带套扎子宫法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方式止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量、子宫切除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流血量及子宫切除例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套扎子宫法止血迅速、简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刘卫民 《现代保健》2009,(26):45-4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行病灶切除术,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存手术切口上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