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肺切除治疗肺癌术后复发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3-10~2000-02行全肺切除治疗肺癌术后复发7例,效果较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第1天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心包内肺切除和常规肺切除、术式(全肺和肺叶)、术前心电图、年龄、肺功能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3例(50.0%),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1例、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5例、房颤7例,分别占心律失常的72.1%、11.6%、16.3%。心包内肺切除心律失常22例,占62.9%,与常规肺切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术后心律失常21例,房颤7例,发生率分别是63.6%、21.2%,与年龄﹤60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肺和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异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术前心电图、肺功能正常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心包内肺切除、年龄≥60岁患者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60岁以上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房颤。全肺切除、术前心电图和肺功能异常,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膀胱癌膀胱全切术(RC)后尿道复发(UR)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于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接受RC手术的280例膀胱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UR,将患者分为UR组和非UR组,对UR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 280例接受RC术的膀胱癌患者共有22例发生UR,UR发生率为7.9%;将这22例视为UR组,另外258作为非UR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原发肿瘤大小、数量、复发与否、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复发与否、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是U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膀胱癌患者RC术后UR的发生与患者肿瘤大小、复发与否、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医师应该依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决定是否同时行尿道切除术,同时术后密切随访,保障手术疗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最佳治疗方案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肺癌外科手术指征的扩大,其术后支气管切缘癌阳性亦增加,影响疗效。本科从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手术切除肺癌448例,术中肉眼未见肿瘤残留,但术后病理报告支气管切缘有癌残留40例,占8.9%。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别对56例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及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因素后,对其与生活质量之间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TNM分期、并发症、个人收入及医疗支付方式;(2)TNM分期I~II期,个人月收入500元以上,公费医疗以及无并发症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好(P<0.001,F=45.41~77.13)。结论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情程度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肺灌洗细胞学检查在重症肺功能不全肺癌肺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2002 年5 月至2008 年7 月38 例重症肺功能不全肺癌局限性肺切除术的经验,应用肺灌洗细胞学诊断和肿瘤切缘连续薄层切片、免疫组化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术中肺灌洗细胞学检查在重症肺功能不全肺癌肺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8 例患者中8 例肺灌洗细胞学检测到局部切除切缘癌残留,阳性率为21.05%;肿瘤切缘薄层连续切片10 例出现阳性,阳性率为26.32%.肺灌洗细胞学诊断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96.55%,假阴性率为22.22%,假阳性率为3.45%,约登指数为74.33%.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和93.33%.结论 重症肺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术中肺灌洗细胞学检查并局限性肺切除既能切除肺部肿瘤,又能保存更多的肺组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术中肺灌洗细胞学检查可以解决重症肺功能不全肺局部切除的癌性残留,作为重症肺功能不全肺癌手术治疗的一种方法扩大了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大样本乳腺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为乳腺癌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指导。方法对解放军第404医院、威海市立医院、威海市肿瘤医院、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具有明确组织类型和病理分期的1636例乳腺癌患者,从患者个体信息、肿瘤相关资料、不同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共随访1636例乳腺癌患者,失访154例,有效病例1482例,随访率90.6%,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避孕药、发病年龄、绝经年龄、激素受体状况、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避孕药、发病年龄、绝经年龄、激素受体状况、腋窝淋巴结转移是独立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全肺切除术121例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全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0-01-2007-12笔者共为121例患者施行了全肺切除术,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因素。方法:将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28例与无复发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肠癌肿瘤们于腹膜反折以上术后复发8例,腹膜及折以下20例(P〈0.05),Mile‘s术后复发11例,Dixon术后复发17例(P〉0.05)。术后正规化疗或放疗与非治疗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直脾性癌发生的部位和术后有否正规化疗或放疗是影响其术后局部复发的  相似文献   

10.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影响乳腺癌患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横断面问卷调查。2001-05/2002-05广东省中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及病友联谊会的乳腺癌术后患共192例,纳入分析155例。采用量表FACT-B中版(ver 4.O)及乳腺癌患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55例乳腺癌术后患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患填写。从总的生活质量以及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方面对可能影响乳腺癌患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量表的回收率是97.42%,有效的量表为148份。病理分期(P=O.001)、经济收入(P=O.001)、婚姻状况(P=O.022)、术后时间(P=O.023)对患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年龄、医疗保障方式、就业情况及手术类型亦是一定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乳腺癌患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病理分期、收入、婚姻状况、术后时间、医疗保障方式、就业情况及手术类型,今后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改善乳腺癌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时机。 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3月6日—4月17日入院的肺癌术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选取2018年4月18日—5月30日入院的30例肺癌术后患者为试验组,在雾化和镇痛药起效时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的疼痛程度及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在雾化和镇痛药起效时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呼吸功能锻炼带来的疼痛,提高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肋骨病变的SPECT/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217例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肋骨病灶的SPECT/CT结果。方法 对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病变的217例肺癌患者加行肋骨病变SPECT/CT显像,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共发现154个肋骨放射性浓聚灶,其中良性病灶71个,包括肋骨骨折灶55个,肋软骨钙化灶11个,骨质增生灶5个;恶性病灶51个,包括破骨性转移37个,成骨性转移14个;性质待定病灶32个,CT无异常发现或表现为肋骨髓腔局部稍高密度影,多位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结论 肺癌患者肋骨病灶性质多样,肋骨骨折、肋软骨钙化等良性病变占较大比例,诊断时要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肺癌脑转移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11月至2005年9月住院的20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脑转移发生率为37%,20例病理确诊者中以腺癌最多见,占45%,依次是小细胞肺癌25%,鳞癌30%,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占肺癌脑转移50%,肺癌脑转移常为多发病灶,以额叶、顶叶及颞叶多见。综合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减轻或消失,可延长生存2~8个月。结论肺癌脑转移预后差,及时发现及合理治疗可减轻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表现,探讨超声、增强CT及二者结合对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残留患者同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增强CT影像学资料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残留时间7 d~10年,平均(14.6±12.1)月.局部复发/残留结节20例,大小0.5~4.6 cm,平均2.1 cm,超声声像图以低回声实性结节为主(60%),砂粒样钙化占40%.颈部淋巴结转移40例,以Ⅵ区为主(75%),超声检出最小转移性淋巴结3 mm;40例中12例(30%)伴液化囊性变,10例(25%)伴点状钙化,5例(12.5%)同时合并钙化及囊性变,结内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等为特异性表现.超声及增强CT对局部复发/残留结节检出率均为90%,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分别为80%和72.5%.超声与增强CT对局部复发/残留结节、颈部淋巴结及总诊断率分别为65%、67.5%和65.2%对75%、55%和65.2%,二者联合诊断率为86.4%、77.5%和91.3%,与单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增强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甲状腺癌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联合增强CT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3年7月至2006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重型肝炎、阴道分娩、白细胞总数(WBC)〉20×10^9/L、血清总胆红素(TBIL)〉350μmol/L、总胆固醇(CHOL)≤2.9mmol/L、钙离子(Ca^2+)≤2.03mmol/L、钠离子(Na^+)≤136mmol/L、空腹血糖(FPG)〈2.8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甲胎蛋白(AFP)≤300μg/L、酶.胆分离、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因素与不良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亚型、PTA、FPG和TBIL四个因素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TBIL〉350μmol/L、PTA≤20%、FPG〈2.8mmol/L提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预后不良,急性重型肝炎预后极差,值得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SPECT及CT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胸部CT及二者联合对首诊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肺癌患者首诊时的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资料,比较各自及两者联合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结果 SPECT确诊骨转移38例,CT确诊32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确诊44例,显著减少了不确定病例数。经综合分析,共确诊172处转移病灶,128处(128/172,74.42%)位于CT扫描范围内,44处(44/172,25.58%)位于CT扫描范围外;CT扫描范围内的128处病灶中SPECT显示阳性123处(123/128,96.09%),CT显示阳性106处(106/128,82.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SPECT全身骨静态显像及胸部CT均为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有效方法,综合分析两种影像检查结果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119例)。对照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健康...  相似文献   

18.
预防高龄肺癌患者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爱凤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3-1575
目的探讨预防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手术前严格戒烟,练习呼吸功能,有效治疗合并症及控制感染;手术切除范围遵循"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原则;手术后密切监护,及时发现与处理心律失常、呼衰,手术后吸氧时间宜延长,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采用纤支镜吸痰。对呼吸功能不全者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老年人康复期的活动、锻炼宜循序渐进。结果 83例患者除1例术前肺通气功能中度障碍,术后5 d并发呼衰死亡外,其余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于手术后14~21 d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前有效治疗合并症、控制感染,手术后密切监护,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止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首次诊治的临床症状、就诊时间、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68例首次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诊治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男828例、女340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60.16岁,中位年龄60岁。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憋喘、发热及肺外症状。就诊时间:最短3 d,最长24个月,平均时间2.29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病理或细胞学类型:腺癌、鳞癌、小细胞癌、腺鳞癌及其他类型癌分别为621例(53.2%)、337例(28.8%)、143例(12.2%)、18例(1.5%)、49例(4.2%);临床分期Ⅰ、Ⅱ、ⅢA、ⅢB、Ⅳ分别为46例(3.9%)、85例(7.3%)、270例(23.0%)、228例(19.6%)、539例(46.1%)。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2.4%,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44.9%、15.8%;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症状不典型,就诊时间较晚,就诊时临床分期较晚,预后较差,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方法和生存期。方法统计我院可随访老年肺癌患者56例,分析首发症状、临床分期、类型、治疗情况以及生存期。结果首发症状多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其中还有一部分患者是查体发现。其中鳞癌占30.4%,腺癌占46.4%,小细胞肺癌占21.4%。65~79岁组老年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12个月,≥80岁组老年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8个月。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病变的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结论老年肺癌患者首发症状不典型,病变的临床分期和组织类型对预后有影响,而年龄与生存期无关。晚期老年肺癌患者应以支持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