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内经部分     
7.如何理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两段经文? 答:“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从文义来讲,是说胆好比一个不偏不倚的司法官,使人具有正确的判断力,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引申来说,胆的决断功能,是指对外界  相似文献   

2.
    
萧春雷 《东方养生》2011,(3):150-15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按中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的说法:“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在传统医学里,胆是六腑之一,其功能和果敢,勇气相关。现代汉语里还保留着这种观念的许多遗址,例如我们说胆识、大胆、心惊胆战.等等。唐代的医家孙思邈对诗人卢照邻说:“胆欲大而心欲小。”不知他说的是健康原则还是人生道理?  相似文献   

3.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意即胆为中正,主决定判断。然胆为何称谓“中正”?综观历代名家注言,无非是以胆主决断之功释之,如王冰、姚止庵等即是。惜其皆未能揭出胆为“中正”之真谛。笔者每读此,殊感惑然不解。近粗览《周易》,偶有收获,认为“中正”一词,本出于《易》,胆喻为“中正”,是《内经》作者以《易》理来阐医理。兹不揣浅陋,敢陈管见。  相似文献   

4.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当为"凡土脏取决于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强 《国医论坛》2004,19(3):46-47
《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一句,自王冰以降,诸注歧见纷呈,迄今尚未定论。历代较有影响的注释有:1以胆为中正之官立论。持此说者如王冰、马莳等。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云:“上从心藏,下至于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明代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亦引《灵兰秘典论》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故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耳。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以决断之者乎。”正因胆主决断,参与精神情志活动,故云:“凡十一…  相似文献   

5.
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与排泄胆汁,在这一点,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而胆与神志密切相关,临床某些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辨证病位在胆,从胆论治,则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特色。1胆与神志相关的生理认识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之官是古代  相似文献   

6.
“十一脏取决于胆”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寨问·六节脏象论》载:“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历代注家对此多所发挥。如王冰曰:“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李杲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二家之说俱有代表性。王冰以胆属中正,其性刚直主决断立论;东垣以胆气通春,从脏腑应四时之气立论。然此二说俱非经文本义,兹举证如下:1.《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素问·奇病论》曰:“夫肝者,中之将也,  相似文献   

7.
<正> 《内经·六节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首先指出了胆在十二脏腑中的决断作用.王冰注云:“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内经·灵兰秘典论》也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内经·经脉别论》曰:“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也.”胆对于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确保脏器相互协调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此十一脏取决于胆之涵意也. 机体的协调统一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体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以及对错综纷繁的环境适应的过程中,胆起着重要的控制与调节作用.胆  相似文献   

8.
招生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胆腑的生理、病证就有论述。《素问》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灵枢》称“胆者,中精之府”,又谓:“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中医学认为胆病证候较多,如胆郁、胆胀、胆黄、胆热、胆火、胆虚、胆实、胆瘅等,这些证候可出现在西医所指的胆囊、胆道疾病中,也可作为单独证候的临床表现。胆郁、胆胀是临床常见的胆病证候,现就其证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口苦,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一般认为,口苦皆属热证,多从火热论治。实火者,多以苦寒清热泻火之剂;虚火者,常予滋阴清热潜阳之品。但临床上引起口苦者并非尽属热证,亦有主寒、主虚者。1口苦乃因胆泄,而非独热胆为奇恒之腑,有贮藏并排泄胆汁和主决断之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本意是得当、不偏不倚的意思。说明胆腑之性,不偏不倚,性喜宁谧平和,不宜过寒过热。过寒过热皆可导致  相似文献   

10.
孙健  蓝毓营 《吉林中医药》2012,32(2):113-115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对于儿童来讲,认识世界需要先天秉性的“神明”情感,如果这种“神明”受外界环境因素阻扰,如恐吓等,使尚不充足之“胆气”决断失职,那么“神明”难以疏泄得当,处于自我保护收摄的状态,就形成了儿童在处于自我的“神明”保护中产生的欺骗行为.儿童有意识说谎是带着恐惧心理和企求获得表扬的心理.胆腑主决断之职失司,使神之所倚不全,使得儿童心神似有所失,导致其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促使儿童用自己本能的方法表现对外界的依赖性过强,也就产生了渴望被肯定的欺骗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黄帝内经》中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脏腑精气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而情志又可使脏腑致病。谈到情志,又不得不提及五脏之中最容易受情志影响的一个——肝。花茶配方,调畅情志《黄帝内经》中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胆作为身体中主持疏泄功能的重要器官,它们的健康与否直接关乎我们身体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胆,原作膽。《说文·肉部》说:“膽,连肝之府,从肉詹声。”位于肝之短叶间,形若悬瓠,其经脉起于目内眦,绕耳前后,行身之侧,而与肝相连,构成表里络属关系,同主疏泄而应其筋,咽为其使,是化水谷、行津液的六腑之一。胆腑贮藏胆汁而不容纳水谷,传化浊物而不泻,与其他腑不同,称之为“奇恒之腑”。其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贮藏并排泄胆汁。《灵枢·本输篇》云;“胆者,小精之腑。”难经亦云“胆内盛精汁三合”。此液由肝的疏泄作用,参与六腑的消化和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功能活动。二是主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指出胆腑公正无私,不偏不倚,果敢准确,主持人之勇、怯,在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医对“思维产生之处”的认识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关键词思维心脑《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也,谋虑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怒出焉。”所谓神明、谋虑、决断、喜怒者,都是人的思想活动,也就是思维。《素...  相似文献   

14.
正胆石症一般是由胆汁成分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临床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黄疸等。胆为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诸多典籍也称之为"中精之府"。《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由此可见胆在机体中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胆腑的生理、病证就有论述.《素问》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灵枢》称"胆者,中精之府",又谓:"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中医学认为胆病证候较多,如胆郁、胆胀、胆黄、胆热、胆火、胆虚、胆实、胆瘅等,这些证候可出现在西医所指的胆囊、胆道疾病中,也可作为单独证候的临床表现.胆郁、胆胀是临床常见的胆病证候,现就其证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但欲寐"指似睡非睡、精神萎靡、体力衰惫、反应能力低下。《康熙》所言"寐之言迷也,不明之义"实际是一种神机失用的状态,由阴精阳气虚衰、精气失养所致。《素问·六节藏象论篇》首次提出"凡十一脉皆取决于胆",并不是指胆凌驾于诸脏腑之上,而是强调胆在十二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少阳之枢"等方面探讨导致迷而不明状态的机制,从而佐证从胆论治"但欲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十一脏取决于胆”,语出《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脏象何如?……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十一脏取决于胆,历代注释不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胆主决断作释:如王冰说:“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王氏以胆主决断作释,颇具启示,然尚须进一步阐发。二、以胆主春生之气作释:如李东垣说:“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  相似文献   

18.
《内经》中的胆与神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大为 《江苏中医药》2008,40(11):23-25
<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是<内经>对胆的功能的仅有的明确描述.对<内经>有关胆和胆病的记载的分析证明:<内经>认为胆的唯一功能,即在于主决断.这个神志方面的功能和胆作为"奇恒之府""藏而不泻"的特性直接有关.胆藏胆汁而不泻,是该功能的物质基础.肝主谋虑而胆主决断,意指肝胆共同完成神志方面的调控作用.二者功能上的相关性和藏象学说的"肝和胆"无关.  相似文献   

19.
甲、胆之解剖难經四十二难說:“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兩三錢,盛精汁三合。”精汁指的是胆汁,“盛”字即裝儲的意思,說明为囊狀物。乙、胆之生理 1.出决断素問灵蘭秘典論說:“胆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决断原屬大脑,这里所說的胆,实际上指大脑的决断作用。又奇病論說:“夫肝者,中之將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謀虑不决,故胆虛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这一段所说取决于胆,也就是从謀慮到决断,由思考到决定,說明了胆是主决断的。 2.分勇怯灵樞论勇篇說:“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滿以傍,怒則气盛而胸張,肝举而胆横,眥裂而目扬,毛起而  相似文献   

20.
强迫性神经症从胆论治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迫性神经症是以强迫现象为其特点,在主观上感到有一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存在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强迫性怀疑、强迫性联想、强迫性穷思极虑、疾病恐怖和强迫性检查等症状多见。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患者常难以摆脱,苦恼异常。就目前来讲国内外尚乏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内经》“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的论述,从胆论洽。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收效理想,今将此法予以介绍,冀抛砖引玉。一、温胆安神法本法适用于心虚胆怯、遇事易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