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对10家一级甲等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薄弱;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多.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意识,加强院前急救护理行为培训;强化护理人员法律行为是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患者600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急救的应诊反应时间、院前急救效果、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应诊反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大幅缩短应诊反应时间,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医院等级评审将院前急救作为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当前基层医院尚无独立的院前急救组织,故院前急救任务多由县级医院完成,这对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增强基层医院应急能力,降低院前伤残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护士需配合进行较多的治疗及护理操作,这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降低院前伤残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省评委在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考评中,认为下列问题应引起注意,进一步规范和加强。1 准备齐全、实用、完备的急救用品急救用品齐全、实用、完备是院前急救成功的保证,因此院前急救所需的器材、药品应配备完善,并保证完…  相似文献   

4.
龙佳花 《全科护理》2014,(3):262-263
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管理模式。认为系统、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执业技能以及风险意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方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加强护士院前急救专业培训,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及完好,规范现场急救和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等,比较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前后院前救护效果。结果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院前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时间均较前缩短,急救成功率从90.2%上升到96.3%,加强管理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能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善院前急救资料的书写与管理,为医患双方提供有效的院前急救原始资料,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加强接线员、急救车和院前救治等环节资料的收集与管理,重视院前死亡、存在纠纷倾向的院前急救资料的存档管理。结果通过实践,因院前急救引发的医疗纠纷减少。结论加强对院前急救资料的存档管理,可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医疗风险的意识,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方法:回顾三年来参加全区七所医院护理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结果:存在的问题: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参差不齐;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病人需求及基层医院实际情况相矛盾;管理不严格、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将重视病人心理需求融入质量管理中,规范护理行为,使病人真正从护理管理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秀凤 《护理研究》2005,19(6):545-546
院前急救是指各种遭遇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的医院前急救 ,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紧急处理及途中监护和转运等环节[1] 。规范、科学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抢救生命、降低病死率、减少伤残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基层医院急救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急救设备、交通工具陈旧、落后。加之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急救护理训练规范 ,护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综合急救素质偏低等 ,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 ,探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建议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以促进院…  相似文献   

9.
洪小英  王根群  李娜 《全科护理》2013,11(12):1125-112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管理。[方法]制定本科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目标,包括个人目标,组织并实施、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应用院前急救安全质量目标管理能促使全体人员同心协力实现目标,保证院前急救护理的质量,明显降低病人院前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初步建立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即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对院前急救护士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断改善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逻辑思维;时间维(工作进程):重视院前急救的护理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知识维(专业科学知识):重视院前急救护理知识的管理,提高院前急救整体护理知识水平。将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院前急救,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三维法护理管理模式的培训,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急救意识明显增强,反应能力快速,医、护、驾配合默契,患者急救成功率由三维法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前的80.10%提高到应用后的86.43%,患者满意度由应用前的82.85%提高到应用后的92.14%。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能保证院前急救护理流程顺利实施,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急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基层医院加强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管理,固定随车护理人员,并加强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培训,规范院前急救和转运流程,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效果和快速安全的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对院前急救护理进行了论证,主要包括护士的组织管理、现场急救管理、转运和途中监护的管理、以及急救要素的管理等4个方面。认为规范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和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提高,能促进护士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临床护理》2008,(5):280-28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相关危害及防护对策;基层医院护士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联合PDCA循环优化在小儿院前急救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2月1日~7月31日行院前急救治疗的6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管理;选择2021年8月1日~2022年2月28日行院前急救治疗的6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包括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院前急救效果(包括复苏成功率、静脉开通率、气管插管成功率、心电图采集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气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FMEA与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小儿院前急救流程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提升院前急救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发生及投诉率,有效提高家属护理满意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晓琴 《全科护理》2012,10(3):251-25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强调院前急救中的风险意识,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人人参与管理;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严格规范车载仪器、急救药品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严格质量管理等,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结果]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有效降低了院前急救护理中纠纷的发生率。[结论]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把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降至最低,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王林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7):499-500,503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护士依法执业的现状,为规范护理人员执业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二级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护士配置和临床护士护理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与执业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士配置不足,护士对护理工作相关法律知识知晓率偏低,违规执业情况时有发生。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临床护士法律知识水平,强化临床护士法律意识,提高临床护士素养,完善临床护士执业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有效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李秀英 《护理研究》2007,21(3):634-635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会意外事件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生命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卫生事业和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急救医学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现出来,重视院前急救已成了现代急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院前急救的特殊性及人们自我保护法律意识的增强,规范院前急救管理及护理行为,可提高急救效率,给后续救治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涛  杨宏 《中华护理教育》2005,2(4):186-187
护士参加院前急救医疗是近年来的医疗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病人对院前急救医疗及护理有更高的要求,扮演好院前急救护士角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基层医院人力不足情况,尝试调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方法:开展以非模式整体护理,聘用护理员;弹性排班,临时抽调各部门的护理人员参与重大抢救;加强护士技能训练,培养全能护士;合理调配实习生和进修生;加强各个部门协调.结果:提高工作效率,为医院节省人力资源。结论: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基层医院人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患者为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前组(设为对照组),2012年4~9月收治的患者为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后组(设为研究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按常规急救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进行急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出车时间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后,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出车时间较实施前明显缩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救护理工作中成立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小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