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HO膀胱肿瘤组织学分类(1999年第二版)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HO膀胱肿瘤组织学分类第二版已经于 1999年出版 ,这是继 1973年第一版后的修订版。该分类的第一、第二版均由国际著名生殖泌尿病理学家Mostofi担任主要主编[1,2 ] 。这次修订仍然把重点放在膀胱最常见的上皮性肿瘤及病变的分类上。此前国际泌尿病理学会曾专门召开了讨论膀胱乳头状肿瘤及病变分类的会议 ,并与WHO联合发表了“膀胱尿路上皮 (移行上皮 )肿瘤的统一分类”的方案[3 ] ,为该版的修订奠定了基础。第二版的特点如下。一、关于尿路被覆上皮的命名膀胱、输尿管及肾盂———尿路被覆着与其他器官不同的独特上皮 ,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全国诊断病理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协办的第三届全国诊断病理研讨会于 2 0 0 1年 6月 15日至 2 0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338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5 2篇 ,论文内容涉及病理诊断及技术的各个方面。会议邀请著名病理学家作专题报告并进行了论文交流及疑难病例讨论 ,重点讨论了WHO新的肿瘤组织学分类与旧分类的比较及新分类的特点和应用。会议邀请的主要专家及所作报告为 :香港中文大学吴浩强 (因故由李晓明博士代介绍 ) ,WHO神经系统肿瘤 2 0 0 0年新分类的特点 …  相似文献   

3.
Chen G  Zhu X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2):769-770
WHO肿瘤分类《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2004年)(以下简称新版)由Travis等主编,全世界一百多位专家参加了编写。与以往的各分册相比,体现了发展的思想,有很多新颖和科学的观点,增加了一些新的肿瘤类型以及最新的诊断标准,对病理和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均有指导意义。胸腺肿瘤是该书的第3章,由Miiller-Hermelink主编,依然遵循了《胸腺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类》1999年版(以下简称99版)分类的原则。本文简评其中的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urs,TET)分类修改、增补和未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评论WHO软组织肿瘤分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WHO关于软组织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专著共出了两版 ,第 1版是 196 9年[1] ,第 2版 1994年。第 2版由著名软组织肿瘤学者S .W .Weiss主编[2 ] 。 9个国家 12名学者参加了第2版的工作。我国张仁元教授是其中之一。第 2版分类工作委员会于 1988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组成。其后 4年间 ,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每年在美 加病理学会期间碰头 ,于 1992年 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国际病理学会期间完成了全部工作。每项疾病名称后加上了ICD O(国际肿瘤疾病分类 )和SNOMED(系统化医学术语 )的编码。一、分类变化原来第 1版的分类以…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出版的第五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较第四版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更新了一些诊断术语、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内容。其中,有关前列腺肿瘤的内容也有较多的更新,与第五版WHO其他系统肿瘤分类保持一致,前列腺肿瘤在诊断术语上,  相似文献   

6.
2002年,WHO出版《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册(第三版)[1]。2013年初,WHO出版《软组织和骨肿瘤WHO分类》(第四版)[2],仍由Fletcher等主编,其内容依据近年来对软组织肿瘤的新认识,调整了一些肿瘤的命名和分类,删除部分不合适的诊断名称,增加新的病理类型和形态学亚型内容,更新部分肿瘤的基因遗传学改变,也依据软组  相似文献   

7.
解读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概述 200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出版了[1]一书,该书不仅重点介绍各肿瘤的形态学,还强调了各肿瘤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使肿瘤分类标准更加全面、准确.此后10年中,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消化系统肿瘤相关研究又发生了较大进展,尤其是一些上皮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等.对上述肿瘤最新特征的认识势必会更有助于临床病理学诊断和相关治疗.因此,基于2010年第4版新分类(后统称为第4版分类)[2],本文将陆续解读消化系统肿瘤相关研究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时值我国著名病理学家王德延教授4周年祭,经五易寒暑,由范娣嫁主编《王德延肿瘤病理诊断学》,终于在1999年8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以语词缅怀和寄托哀思。经通读、浏览,认为该书富有特色。时代感强 该书是王德延教授主编《肿瘤病理诊断》第1版(1974)、第2版(1987)的延续和扩展。除保留第2版基本框架和“肿瘤光镜下的一般组织形态学”、“肿瘤的鉴别”、“上皮肿瘤和瘤样病变”4章外,余32章均邀请国内著名的病理学专家撰写,以适应病理学知识的更新。在书稿格式上,自第10章起,逐章增添新版国际抗癌协会(UICC)肿…  相似文献   

9.
2004年WHO肾脏肿瘤组织学分类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版WHO有关“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于2004年出版,由Eble等主编,但仍沿袭了老一辈泌尿系统病理学家Mostofi制订的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分类”的思路和风格。与1998年版本拉。或早前的版本相比,多有修正之处,并增添了许多新观点,对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病理学的发展起了引导作用。本文就其中的肾脏肿瘤病理学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第四版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于2013年出版[1],由Fletcher、Bridge、Hogendoorn和Mertens 4位教授主编,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59位专家参与了修订.新版采用的图片和图表超过1200幅,引用了3080篇文献.在第三版(2002年版)的基础上,新版对部分肿瘤进行了重新认识,删除了一些肿瘤类型,并增加了一些新病种.本文就新版软组织肿瘤分类的主要变化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解读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1]与前一版分类[2]相比,胃肠道上皮性肿瘤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类别(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肠道锯齿状病变等)、新的组织学变异型(如壶腹部胰胆管型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和胰胆管型腺癌、大肠筛状粉刺样型腺癌和微乳头状腺癌),许多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进展.  相似文献   

12.
重视WHO肿瘤组织学新分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世纪 6 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 (WHO)肿瘤组织学分类第一版问世 ,将肿瘤病理诊断的标准化在全球范围内向前推进一大步。这套丛书对促进我国肿瘤病理学事业的发展和培养病理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0年前后 ,WHO肿瘤组织学新分类陆续出版 ,至今除乳腺及前列腺两分册外 ,其他各分册已出全。WHO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丛书的出版 ,受到了国内外病理学界的重视。 2 0 0 1年 6月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联合组织了以介绍和评述新分类的 10个分册为主要内容的第三届全国诊断病理学术研讨会[1] 。与此同时 ,诊断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WHO)不断更新对骨肿瘤的分类,这其中包括增添新病种,更新概念,更名病种等.WHO邀请多位病理、临床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撰写2002版<骨和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和遗传学>(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以下简称WHO分类),促进病理学家和临床医学专家在骨肿瘤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第5版WHO泌尿及男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于2022年5月正式出版, 全面更新了前列腺肿瘤的诊断术语、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诊断分子病理及预后指标。本文对第5版WHO前列腺肿瘤分类中的主要变化以及目前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7)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4版(以下简称第4版分类)于2007年6月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正式出版,WHO出版社发行,反映了自第3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0)出版㈨以来神经肿瘤病理学领域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期发表了2012年WHO乳腺肿瘤分类(第4版,以下简称新版分类)。新版分类单独成册发表,体现了近10年来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2003年WHO分类(第3版,以下简称旧版分类)比较,新版分类延续了原有分类的基本架构,仍然以形态学特征为骨架,但疾病的分类更加细化,对一些病变的分类、命  相似文献   

17.
<正>WHO(2020)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简称第五版WHO分类)变化和更新内容较多。在第五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增加了新的肿瘤类型,调整了部分肿瘤的分类归属,并补充了许多分子遗传学方面的新进展。在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章节,主要增加了3种肿瘤类型,包括EWSR1-SMAD3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软组织血管纤维瘤、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重新命名了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为肌纤维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就2010年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中上皮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间叶肿瘤和胃肠道上皮性肿瘤分类特点分别在本刊今年第4、7期作了解读[1,2]。与前一版分类相比[3,4],第4版在肝脏、胆道和胰腺肿瘤方面也发生较大变化:不但增加了一些新肿瘤类型或组织学亚型,还在许多上皮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和遗传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7版WHO内分泌肿瘤分类根据肿瘤的病理、临床及基因学特点,对内分泌肿瘤的分类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新版WHO中甲状腺肿瘤分类总体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非上皮性肿瘤和继发肿瘤三大类(表1),其中最重要的进展在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的高分化肿瘤。乳头和滤泡、良性和恶性分类的更新,并新增加了一组甲状腺交界性肿瘤。嗜酸细胞肿瘤从滤泡性肿瘤中剔除,成为一组独立的病变。低分化癌诊断标准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0.
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协办的第三届全国诊断病理研讨会于 2 0 0 1年 6月 15日至 2 0日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3 3 8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 5 2篇 ,论文内容涉及病理诊断及技术的各个方面。会议邀请著名病理学家作专题讲座并进行了论文交流及疑难病例讨论 ,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WHO新的肿瘤组织学分类与旧分类的比较及新分类的特点及应用。会议邀请的主要专家及所作报告为 :李晓明 ,WHO神经系统肿瘤 2 0 0 0年新分类的特点 :刘彤华 ,WHO内分泌肿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