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服50g葡萄糖筛查,对血糖≥7.8mmol/L者做75g糖耐量试验,对血糖≥正常者为糖耐量异常(以下简称IGT)。对206例IGT者经过适宜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均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IGT)和血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且〈6.9mmol/L;糖耐量损害是指空腹口服75克脱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11.1mmol/L;血糖调节受损是指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损害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和血糖调节受损均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因此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相似文献   

3.
对231例糖耐量正常(NGT),40例空腹血糖受损(IFG),196例糖耐量受损(IGT)和45例IGT兼有IFG的病例研究显示,IFG(FPG≥6.1mmol/L)组的胰岛素分泌缺欠和胰岛素抵抗比IGT组更严重;IGT组中仅19%例出现IFG。  相似文献   

4.
李玫玫  赵秀娥 《山东医药》2007,47(27):156-157
测定68例空腹血糖(FPG)〈6.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7%就诊者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研究HbA1c对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价值。发现IGT患者(2hPG≥7.8mmol/L)与血糖正常者(2hPG〈7.8mmol/L)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HbA1c对IGT的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糖耐量受损? 在2型糖尿病前期阶段,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两种,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但糖耐量受损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小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尿病的转化率为正常血糖者的8倍多,其中IGT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432例糖耐量减低患者二年的演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1986年诊断的432例糖耐量减低(IGT)者,于1988年进行复查,IGT每年约7.7%发展为糖尿病(DM)。原空腹及服糖后1、2小时血糖较高的IGT者易发展为DM,可能为长期胰岛素抵抗,胰岛对持续高血糖刺激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失代偿所致。原血糖较低及控制体重的IGT者易恢复正常,并显示胰岛素抵抗减轻及胰岛素分泌功能改善。IGT者转为DM及正常组后血压降低,可能与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耐量受损人群合并代谢异常及其转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老年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合并代谢异常的情况及其转归。方法对象为1996年至2002年间健康体检诊断IGT的老年人群。方法: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脂、血尿酸、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测定,每二年随访一次。结果对1 059例IGT患者8年的随访中,222例转变为糖尿病(DM,21.0%),47例转变为糖耐量正常(NGT,4.4%),790例仍为IGT(74.6%)。NGT组、IGT组和DM组在基线状态下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负荷后血糖(餐后2h血糖、OGTT1 h和2 h血糖)均逐组增高(P<0.05或P<0.01)。基线状态时代谢异常项目越多者转变为DM的比率越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负荷后血糖对IGT的转归具有独立影响。结论负荷后血糖指标是决定老年IGT人群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多项代谢异常也是增加老年IGT患者向DM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糖代谢异常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测定951例年龄≥45岁人群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确定其糖代谢状态,测定血脂、空腹及餐后2h血浆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糖耐量正常者(NGT)占53.00%,单纯糖耐量异常(IGT)占25.34%;空腹血糖受损(IFG)占5.15%;IFG合并IGT占3.79%;糖尿病(DM)占12.72%;②IGT、IFG+IGT、DM患者的年龄、血压、脉压、BMI显著高于NGT和IFG者;WHR值按NGT、IFG→IGT→IFG+IGT、DM的顺序依次增高(P<0.05);IGT、IFG+IGT、DM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NGT者(P<0.05),其中隐性糖尿病(LDM)和显性糖尿病(ODM)患者的TG水平又显著高于IFG者(P<0.05);③IR的程度按NGT、IGT→IFG→LDM→IFG+IGT→ODM的顺序依次升高;除IGT外,其他糖代谢异常的IR程度均显著高于NGT(P<0.05);HOMA-β按IGT、NGT→LDM→IFG+IGT→IFG→ODM的顺序依次降低;各组中以ODM的IR最高,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最差。结论:中老年人群的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高,应重视对餐后血糖的检测,合并有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者建议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诊断。中老年人群中糖代谢异常者普遍存在IR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9.
国内动态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200-200
本文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年内恢复正常血糖对长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1986年大庆市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者577例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膳食、运动或膳食加运动组进行6年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早期糖耐量改善对该人群长期血糖演变的影响。结果:干预结束后原IGT人群6年内转化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者2006年时41.38%仍可保持NGT状态,恶化为糖尿病者比例,转化为NGT者远低于仅维持IGT状态者(46.55%比75.25%)。干预组中转为NGT者长期随访中演变为糖尿病比例远低于仍然维持IGT者(43.71%比76.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糖耐量受损(IGT)人群随访6年期间的糖耐量演变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联.方法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有334例IGT患者未曾服用任何降血压药物,其中264例基线血压≥130/80 mm Hg(1mm Hg=0.133kPa).随机分配在对照、饮食、运动及饮食加运动干预4个组.从1986年随访到1992年.根据研究结束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2h血糖水平(2hPG)分为<7.8、7.8~8.8、8.9~9.9、10.0~11.0、11.1~13.8、13.9~16.6和≥16.7mmol/L7个亚组,探讨各组血压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糖变化的关联.结果 经多因素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基线体重指数及随访期体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后,1986至1992年间各组的收缩压改变分别为-2.4、0.6、7.7、4.3、1.7、-2.9、和-6.9 mm Hg,舒张压变化为-3.2、3.0、3.3、1.7、-0.7、-1.3和-3.7 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演变为糖耐量正常或糖尿病者比那些仍然保持为IGT且2hPG在8.9~9.9mmol/L者显著下降(均P<0.05).264 例基线血压≥130/80 mm Hg者中血压变化更为显著.在上述各组,收缩压变化分别为-5.2、-2.6、5.2、2.3、-2.3、-4.2、-7.6 mm Hg,舒张压变化分别为-5.0、-3.7、1.5、-2.9、-4.3、-4.0和-6.0mm Hg.结论 大庆6年研究中IGT人群中血糖水平仍保持为IGT者血压有所升高.相反,IGT转化为正常糖耐量或糖尿病组血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患者葡萄糖耐量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及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我们对 8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浆胰岛素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45例、女 37例 ,年龄 45~ 69岁。均按1 999年 WHO制订的标准诊断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均无糖尿病史。患者均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凡空腹血糖 <7.8mmol/ L、服葡萄糖 75g后 2小时血糖≥ 7.8~ 1 1 .1 mmol/ L诊为 IGT。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每次采血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胰岛素。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 (IRI) ,观察胰岛素值与血糖值之间的相对关系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糖耐量受损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糖耐量受损(IGT)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正常糖耐量(NGT)、IGT、2型糖尿病(T2DM)者共34例,以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测定IR,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与NGT组相比,IGT组、T2DM组的IR显著升高;IGT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明显下降,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第二时相分泌水平升高;T2DM组IR与IGT组处于同一水平,FIns较NGT组显著减少。结论 由NGT向IGT的演变过程中,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46例糖耐量减低(IGT)者11年后的转归。结果:23例(41%)转化为正常(NGT,糖耐量正常);24例(43%)保持IGT不变;9例(16%)恶化为糖尿病(DM)。身体超重、高血压、服糖后血糖水平以及年龄对IGT的转归均有影响。无症状而单有IGT者,假阳性多,长期随访中半数以上可转化为NGT,只有少数恶化为DM。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前期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IGT的诊断切点为餐后2小时血糖(2hPG)≥7.8mmol/L,〈11.1mmol/L;而IFG的诊断切点为空腹血糖(FPG)≥6.1mmol/L,〈7.1mmol/L。IGT和IFG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风险增高,有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险性,单纯降低IGT患者或IFG患者的血糖是否有益目前均无证据。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调节已受损,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患者已存在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多种风险,因此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空腹血糖为5.6~6.9 mmol/L的诊断标准下,空腹血糖受损(IFG)的老年人群(≥60岁)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方法选取正常糖耐量(NGT)者71例,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I-IFG)者65例,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IGT)者59例,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IGT IFG)者50例。分别以HOMA IR(HOMA-IR)指数和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评价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经调整,性别、年龄和BMI后分析显示,I-IFG组和IFG IGT组的HOMA-IR均高于NGT组(P<0.05);NGT组与IGT组两组以及I-IFG、I-IGT和IGT IFG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性别、年龄、BMI和HOMA-IR后分析显示,I-IFG组和IGT IFG组的HBCI明显低于NGT组和IGT组(P<0.05);而NGT和IG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腹血糖为5.6~6.9 mmol/L的诊断标准下,老年人I-IFG仍是不同于IGT的一种糖调节受损人群,I-IFG的主要发生机制可能为基础状态下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6.
在口服糖耐量试验中,糖耐量受损(IGT)组各时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低于健康对照组;IGT+维生素C组60、120minEDD高于IGT组;IGT患者血糖与EDD负相关(均P〈0.05)。  相似文献   

17.
搜集66例餐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将其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异常(IGT)组,初发糖耐量异常组,分别测定其分餐治疗前后的空腹(FBG),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1hPG,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作比较。结果:经过分餐治疗1,3个月,三组患的P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降低。结论:对于DM人和IGT分餐治疗可以显地降低PPG,HbA1c,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空腹血糖异常(IFG)、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50例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正常者(NGT)、40例IFC和80例IGT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结果 IFG、IGT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IFG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与IGT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IFG、IGT状态下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而且在程度上两者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应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离退休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IGT和糖尿病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老年人群 2型糖尿病 (T2DM )发病率高达 7%~10 % 〔1〕。糖耐量低减 (IGT)是T2DM前期阶段 ,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可逆性 ,及时检出IGT和T2DM人群并进行干预治疗 ,对于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0 0 2年 4~ 6月参加干部健康查体的人群 ,选择年龄≥ 60岁者共 175 2人 ,男 14 3 1人 ,女 3 2 1人。IGT按照WHO(1999)诊断标准经 75g葡萄糖负荷 2h血糖介于 7 811 1mmol/L(14 0 2 0 0mg/dl)的人群 ,其中不包括空腹血糖高于 7 0mmol/L(12 6mg/dl)者。1 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在空腹 10…  相似文献   

20.
不同筛查标准的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病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不同筛查标准的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病率,搜集2000年本院调查资料,分别统计单纯空腹血糖或餐后2h血糖增高及不高的DM及IGT患病率。结果:做OGTT后单纯2hBG增高者的二者患病率均高于单纯FBG增高者;FBG,2hBG不高者,可检出部分DM及较多的IGT患者,以降低2hBG标准者检出率更高。结论:进行糖尿病诊断,初筛时须即查FBG又查2hBG,应作OGTT,可减少DM及IGT的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