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局部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傅向阳,钱学贤,唐晓明,苏海明,贺江南,叶文胜珠江医院心内科,广州市,510282关键词动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1临床资料黄某,男,57岁,以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3天于1995年7月25日16时人院。检查心脏无阳性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74例发病6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UK 100万u,60 min内静脉滴完;对照组37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67.6%,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基本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0±1.43 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0.96±2.35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5.4%, 明显低于对照组21.6%(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2例,无严重出血者.结论:UK静脉溶栓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合并髂外动脉狭窄的髂外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确诊为髂外动脉瘤,同时合并髂外动脉狭窄,治疗上选择血管腔内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受益.对于髂外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是一种治疗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02月~2007年3月收治6例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人,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椎基底动脉闭塞,行超选局部动脉溶栓治疗,5例行机械性破栓和局部动脉溶栓治疗,其中有3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球囊及支架成形术;1例直接闭塞动脉近端溶栓治疗.结果 5例椎基底动脉再通,术终意识障碍明显改善4例,其中出院时恢复正常2例,轻度残疾1例,中度残疾1例;1例术后颅内出血,出院时达中度残疾;1例溶栓后未通者,术后死亡.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是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02月~2007年3月收治6例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人,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椎基底动脉闭塞,行超选局部动脉溶栓治疗,5例行机械性破栓和局部动脉溶栓治疗,其中有3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球囊及支架成形术;1例直接闭塞动脉近端溶栓治疗.结果 5例椎基底动脉再通,术终意识障碍明显改善4例,其中出院时恢复正常2例,轻度残疾1例,中度残疾1例;1例术后颅内出血,出院时达中度残疾;1例溶栓后未通者,术后死亡.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是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周围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用Seldinger技术,对周围动脉血栓形成进行接触性溶栓治疗36例,其中,经皮腔血管成形术18例,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周围动脉血栓形成的管腔出现充盈缺损,不规则狭窄或血管完全闭塞中断,经接触性溶栓及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治疗后,血管开通率94%。结论局部接触性溶栓与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治疗周围动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其他任何一种方法是地无法与其他比拟的。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 患者,女,77岁。突发左侧上肢麻木4h入院。双侧上肢查体:左侧上肢前臂皮温下降,肱动脉和桡动脉测不到动脉搏动,血压为0;右侧皮温正常,脉搏72次/min,血压120/80mmHg。行双侧上肢彩超示:左锁骨下动脉内径宽约6.2mm,腋动脉宽约5.4mm,肱动脉上段宽约3.2mm,上述动脉内膜增厚,腔内呈实性回声,并见缓慢移动。CDFI:内探及较弱血流信号或无。左上肢肱动脉远端和尺桡动脉腔内呈无回声,血流信号弱,流速低,频谱异常。诊断:左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血栓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11.
赖影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3):15-18
目的:观察并比较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动脉结扎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妇产科治疗的急诊大出血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组(30例)采用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两组的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出血量、出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子宫切除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两组术后的平均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后,治疗组的术后生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显著,具有并发症低、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保留子宫、安全可靠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至溶栓时间3~24 h(颈内动脉系统闭塞6h内,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4 h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予尿激酶行动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Two patients who had transplant nephrectomy performed for rejection of a previously transplanted human cadaver allograft kidney subsequently developed complications due to a false aneurysm of the external iliac artery.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by ligation of the external iliac artery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ischaemic problems in the corresponding lower limb.  相似文献   

14.
现总结1例房颤合并左侧髂总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临床上对于房颤的高危患者应密切观察,出现栓塞等并发症时及时进行诊断,为及早诊断及治疗创造有利时机,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肢体致残率及死亡率。应重视导管溶栓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的常规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对患肢以及原发病的观察,加强对并发症的护理;重视患者的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7例均经DSA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瘘口部位,采用可脱性球囊或电致血凝性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进行栓塞.结果:7例中,3例球囊栓塞成功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2例表现为假性动脉瘤,用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1例因瘘口太小,用GDC填塞海绵窦;另1例两次试放球囊入海绵窦均破裂失败,其中一枚瘪陷球囊滞留于海绵窦,患者不愿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未予进一步治疗,但术后一周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全脑血管造影可明确瘘口部位、大小,首选治疗方法是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柃形成的疗效.方法 穿刺病人内瘘的动脉端,以微泵注入尿激酶10万~60万U,治疗前后均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并监测血压,观察不良反应及长期通畅率.结果 28例患者共行32例次溶栓治疗,成功率81.3%,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溶栓成功患者随访1、4、8及12个月时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2.3%、84.6%、80.7%、65.4%.结论 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早期内瘘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尿激酶 (UK)对急性脑梗死进行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UK组 (48例 )接受UK 5 0万~ 12 5万IU静脉滴注 ,随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 (96例 )则只接受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阿司匹林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欧洲卒中量表 (ESS)。结果 UK平均用量为 6 7 19万IU。溶栓后ESS分值增加迅速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 2 1d时 ,总有效率 ,UK组为89 5 7%,对照组为 72 92 %(P <0 0 5 ) ;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10 4 2 %与 8 33%(P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6 94%与 6 2 5 %(P >0 0 5 )。结论 提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的 ,如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症 ,该疗法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 和海藻微酸钠微球(KMG)栓塞犬双侧髂内动脉血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A组,5只犬)只进行术前插入导管,不注入栓塞剂;实验组用直径同为 560~710 μm PVA(B组)和KMG(C组)栓塞剂分别栓塞15只犬双侧髂内动脉,于第1、3、5天分别模拟骶骨肿瘤手术,计算术中出血量,观...  相似文献   

19.
潘明康  冯红兵  肖萍 《广西医学》2000,22(6):1196-1198
目的: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不同剂量特别是个体化大剂量给药的疗效及出血副作用,并探讨大于3万TI/kg(最高300万IU)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将入选发病12h内个别24h万的162例患者随机分3组:A组即低剂量组(50万IU)32例,B组即中剂量组(150万IU)38例,C组即个体化大剂量组(〉3万IU/kg,最大300万IU)92例,在30min内静脉给药。结果:冠脉再通率为:A组37.5%(12/32),B组55.3%(21/38),C组81.5%(75/92);住院病死率:A组12.5%(4/32),B组10.5%(4/38),C组5.4%(5/92);说明C组疗效明显高于A、B两组(P〈0.05),住院病死率A组与B组相似,C组低于A和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