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复杂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初发的衰竭器官抑或其他器官衰竭后的后果,患者的病死率均明显增高,治疗也更趋复杂,我科自1999年开展(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技术以来,巳成功地救治了42/8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衰竭的患者,其中2脏器衰竭成功1/9例,我们认为CRRT能较好地控制ARF伴MODS患者的病情,大大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建议伴ART的MODS患者应首选CRR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在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作用.方法通过对32例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床旁血液净化系统,行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肝素抗凝,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C)r、血钾、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左室射血分数(EF)、氧和指数(PaO2/FiO)2等指标.当尿量〉0.5mL/(kg.h),且循环功能平稳后停止CRRT.结果 32例患者存活25例,其中1例肾功能未恢复需间歇透析治疗,其余24例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死亡7例,病死率21.7%.CRRT治疗前后Bun、Cr、血钾、MAP、CVP、EF、氧合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行CRRT对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患者有较好疗效,掌握好恰当的时机和方法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CRRT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6例,以行CRRT的患者作为治疗组(10例),同期未行CRRT而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6例)。两组均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血氯、血乳酸等的变化,并动态监测平均动脉压及尿量,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CRRT治疗组病情略重于未行CRRT治疗的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治疗组为(19.0±2.4)分,对照组为(17.4±2.1)分。CRRT治疗组存活7例(70.00%),死亡3例(30.00%),对照组存活7例(43.75%),死亡9例(56.29%),两组差异显著(P〈0.05)。CRRT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尿量增多,肾功能及生化指标均较对照组得到较好控制。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行CRRT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肾替代疗法(CRRT)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SIR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观察组采取CRRT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血液透析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Bun、Cr、Lac、CRP治疗72小时后分别为11.56±3.25mmol/L、201.54±12.88ummol/L、4.01±1.28mmol/L、76.04±10.81mg/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72小时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发生MODS及死亡率分别为7(35.0%)、3(1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可有效地清除各种炎症介质,对抢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期间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电解质及酸碱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本组3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治疗后K^+、尿素氮(BUN)、肌酐(Cr)及HCO3^-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中,18例存活患者和13例死亡患者的年龄、器官衰竭数目及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ICU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给患者救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赢得了救治时间,患者预后与年龄、器官衰竭数目及APACHEⅡ评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小儿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期)的疗效。方法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期)患儿5例,按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CRRT治疗,观察CRRT治疗前后患儿生命征、血常规、血生化等生化指标。结果经CRRT治疗8小时后患儿发热较前好转,体温36.4℃~38.6℃、心率均较前下降,心率120~185次/分。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CRP、BUN、Cr、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显著下降(P<0.05),5例患儿均救治成功。结论对于危重症手足口病(心肺衰竭期)尽早给予CRRT治疗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CRT)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治疗中的作用及CCRT治疗中细胞因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监测38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其中30例患者合并其它脏器的衰竭)CCRT治疗中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3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10例.TNF-α在CCRT治疗第2天和第3天与CRRT治疗前相比明显好转(P<005);IL-6水平在CRRT治疗第2天、第3天与CRRT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肌酐、尿素氮、血钾在CRRT治疗的第2天、第3天、第4天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1).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出现ARF的患者经过CRRT治疗后可以减轻炎性反应,明显改善内环境,从而提高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各类重症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使CRRT技术能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从而提高疗效。方法:CRRT治疗的22例重症患者按病因分类,并分别分析了各类疾病CRRT前后神志、肾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7例肝衰竭及4例多脏器衰竭者经CRRT治疗,2例肝昏迷者神志恢复,4例肾功改善,治疗中生命体征稳定,低血压者血压逐渐平稳,但成活率低。3例因脑卒中所致的高钠血症者在行CRRT治疗4-12h后血钠恢复正常,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成活。3例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治疗后6-12h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①对肝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患者,CRRT可改善神志及肾功能,延缓死亡时间,为行肝移植起过渡作用,但不能降低死亡率。②CRRT对脑卒中所致的高钠血症治疗效果好,可为病人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③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常规透析。④对肝衰、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越早行CRRT,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李蕊  王秀英  霍新  白凤芝 《吉林医学》2009,30(15):1625-1626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抢救危重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总结CRRT用于抢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3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及对照组,18例试验组患者接受CRRT治疗,两组分别在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功能衰竭当时及治疗6—8h后抽血待检。结果:试验组患者经CRRT治疗6—8h后,肌酐(CREA)、尿素(BUN)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血管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毒素。  相似文献   

10.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应用CRRT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秋平  郑华  刘心刚  关英慧 《吉林医学》2009,30(17):1916-1917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2例,全部给予CRRT治疗,并检测CRRT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利用美国BioZD无创心脏动力学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前患者肾功能BUN、Scr和血清钾、血糖高,CRRT治疗后BUN、Scr和血清钾明显降低,血糖趋于稳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血清钙趋于稳定。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pH值渐趋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aO2/FiO2低,CRR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CI、SVR、TFC、CVP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CRRT治疗MODS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