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410祗实施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9祗眼发生浅前房,占总敷24.1%,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9祗眼,发生率为22.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为30祗眼,发生率为29.7%。结论 浅前房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发生率高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
前房注气治疗闭角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前房注气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Ⅱa级及Ⅱb级浅前房101例(118眼)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50例(60眼),前房注气组51例(5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后视力、眼压、远期滤过泡形态、治疗持续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一次治疗成功率。结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和前房注气治疗两组治疗后视力、眼压、治疗有效率、远期滤过泡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治疗成功率和治疗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注气术一次治疗成功率93.1%,治疗时间短。结论前房注气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2004年1月起对69例(84眼)闭角型青光眼施行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并进行6~15个月随访,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10例(142眼),男49例,女61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71例,间歇期及慢性期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房角均为窄Ⅲ~Ⅳ。年龄34~81岁,平均67.3岁。采用本次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9例(84眼),对照组41例(58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只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眼压经药物治疗后为21~50mmHg;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眼,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3眼,晶状体透明15眼,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11眼,虹膜节段性萎缩5眼;术后观察患眼压、视力、前房深度,随访1a以上。结果:术后视力31眼均有提高。术后眼压均正常(12~20mmHg)30眼;术后8mo发生恶性青光眼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加前节玻璃体切割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可使前房加深,房角开放,眼压得到控制,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是治疗某些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欣  曹鎏  王林农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44-1045
目的:研究前房穿刺术处理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80例80眼按手术前处理方法分为前房穿刺组(40例40眼)和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40眼),治疗前眼压均≥50mmHg,对两组病例治疗后视力、眼压、房角开放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两组病例治疗后眼压均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前房穿刺组;房角镜检查,前房穿刺组房角重新开放病例多于对照组;抗青光眼手术后前房穿刺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1例发生恶性青光眼,3例发生睫状体脱离,4例发生Ⅱ°浅前房。结论: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是安全、有效的,操作简便,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朱雷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85-138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0-01/2012-12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5例115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5例45眼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70例70眼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观察组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小梁切除后前房注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手术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持续性浅前房,处理上有时比较困难,我们为预防青光眼术后出现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于1996年以来对10例14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加前房注气[1].作为治疗组进行观察,并随机将lop年10例伤眼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病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Ic例14眼,女8例12眼,男2例2眼,平均年龄对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对照组10例伤眼,女9例15眼,男1例1眼,平均年龄61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手术方法:术前1小时口服醋氮酷胺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相应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7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眼)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予以相应处理。结果78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42眼,发生率为53.8%。术后对并发症相应处理后均能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略高,大多数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曹鎏  王林农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900-1902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8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按手术前眼压水平分为高眼压组(30例30眼,眼压≥30mmHg)和对照组(50例50眼,眼压<30mmHg),对两组病例小梁切除术后眼压、视力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两组病例术后眼压大多控制在8~15mmHg;UBM检测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发生1例睫状体脱离,1例恶性青光眼,1例浅前房,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浅前房,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ACD,AOD,TCP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有效、安全的,在充分药物治疗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UBM检查可发现小梁切除术后睫状体脱离、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复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P)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对8例PRP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眼发作5例、双眼发作3例)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部分患者行视野、A型和B型超声波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检查、角膜内皮细胞镜检查及眼部电生理检查。结果男女发病比例1:3。青光眼发作期11只眼,其中1只眼并发自发性晶状体半脱位,临床前期5只眼。发作眼平均眼压(52.63±11.22)mmHg,临床前期平均眼压(15.75±2.43)mmHg。A型超声波检查:眼轴长度平均(22.28±1.04)mm。UBM检查:前房中轴部深度平均(1.50±0.46)mm。手术治疗11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7只眼,白内障摘除联合小粱切除术3只眼,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1眼。术后并发症:前房葡萄膜炎性反应絮状渗出多见于青光眼自内障联合手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57.14%。结论PRP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致的解剖结构,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并发自发性晶状体脱位者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3例(6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传统小梁切除术加前房穿刺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术后随访3月~1年,观察前房形成、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控制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控制眼压好,维持功能性滤过泡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闭角型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病率,探讨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16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是行了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 21例21眼术后并发浅前房,其发病率为12.96%,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类法进行分级。Ⅰ度12例,Ⅱ度5例,Ⅲ度4例,其中10例滤过道引流过强,6例结膜瓣后退漏水,4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结论 Ⅰ度~Ⅱ度浅前房多经保守治疗治愈,Ⅲ度浅前房须早期手术。部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方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2-06我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前房穿刺术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联合治疗组,40例行药物减压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角及瞳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穿刺术结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疗效显著、手术简单、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9例(46只眼),进行巩膜瓣下隧道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1个月~1年,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和眼压变化。结果46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提升,术后眼压波动于正常范围,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出现角膜水肿39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11眼,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仍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资料及方法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0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127例(134只眼),发生浅前房56只眼(41.79%),在浅前房的病例中闭角型青光眼46例(47只眼),开角型青光眼9例(9只眼),继发青光眼1例(1只眼)。2.前房情况:按Spaech分类法[1],浅Ⅰ级35例(36只眼);浅Ⅱ级20例(20只眼);浅Ⅲ级1例(1只眼)。3.浅前房出现的时间:术后1~3天出现者34例(35只眼),4~7天后出现者22例(22只眼)。4.浅前房的治疗措施:局部涂1%阿托品眼膏麻痹睫状肌,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4天后浅前房未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连续2~3天,基本不用滤过泡处加压包扎。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作者回顾了台湾三军总医院2001—2004年实施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2例5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结果,其中急性闭角犁青光眼急性发作眼1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平均随访32个月(26~42个月)。所有患者shaffer前房角分级均〈2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眼为药物降眼压(静脉注射高渗剂、乙酰唑胺0.25日4次,2%毛果芸香硷日4次,0.5%噻吗心安日2次,  相似文献   

17.
闭角型青光眼巩膜隧道下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巩膜隧道下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44例(55眼),施行巩膜隧道下小梁切除术。对照组58例(70眼),施行三角形板层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观察组平均0.45,对照组平均o.38。术后眼压观察组出院时平均12mmHg,对照组出院时平均12mmHg。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13眼(23.64%),对照组21眼(28.57%),卡方检验x2=0.63,P〉0.05。术后包裹性滤过泡,观察组无,对照组5眼(7.14%),卡方检验x2=4.09,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巩膜隧道下小梁切除术后视力稳定,眼压控制良好,浅前房发生率不高,包裹性滤过泡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比较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青光眼患者共75例(109眼)。1998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科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者56例(83眼,A组),男性22例(31眼),女性34例(52眼);年龄18-70岁,平均(46.5±3.3)岁。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眼,慢性闭角性青光眼25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6例(16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应用5-Fu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一般资料:本科1992年3月一1993年12月收治青光眼病例经小梁切除术后16例(16眼)出现高眼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562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2例,无晶体性青光眼2例,滤过性手术(1次以上)失败青光眼4例。5-Fu应用方法:青光眼病例按常规方法在显微镜下施行小梁切除术。术后检查结膜切口愈合情况,滤泡形成,角膜、前房、虹膜及晶体情况,并测量限压。根据检查结…  相似文献   

20.
张秀梅  高翔 《眼科研究》2001,19(5):418-418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治疗结果,观察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3月~1999年12月在我科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98例121眼,男性44例,女性54例;年龄47~75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2眼,继发性青光眼1眼。所有病例均在药物降眼压后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每天常规裂隙灯下检查前房深度、滤过泡及结膜充血程度。按Spaeth分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