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肝内钙化与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多将肝内强回声伴声影病变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 (下称肝内结石 ) ,近年来已注意到可能是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 (下称肝内钙化 ) [1]。由于这两种情况的临床意义完全不同 ,故彼此鉴别颇为重要。本文对比研究了39例肝内钙化和50例肝内结石的临床和声像图特点 ,对其鉴别诊断作一探讨。1.1一般资料经ERCP、PTC检查证实肝内钙化39例 ,其中男25例 ,女14例 ;年龄25~69岁 ,平均年龄 (47.1±9.7)岁。经手术或/和术中胆道镜检查证实肝内结石50例 ,其中男31例 ,女19例 ;年龄35~79岁 ,平均年龄 (49.…  相似文献   

2.
报告疑有胆管结石的200例术前B超,ERCP检查与手术的对照结果,分析了两种检查各自的优点及不足.结果认为B超可作为胆管结石的初选检查,再行ERGP确诊,以提高胆管结石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对92例B超和CT检查不能定性的胆道疾病作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现ERCP在诊断某些胆道疾病(胆道结石,慢性胆道炎和胆道狭窄等)优于B超或CT。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影像学检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1993年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171例,所有病例均经B型超声、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并经手术证实,通过分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及特点。指出:入院前即完成肝功、B-us检查。对肝内胆管扩张者,采用PTC检查,对不扩张者采用ERCP检查,若ERCP失败,也可改用PTC方法,对于低张十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点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在声象图上发现肝内有强光团后方伴声影时,容易将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点相混淆,为鉴别两种不同病变。连续观察P655例肝胆B超检查,发现19例肝內胆管结石和18例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点,根据声象图特征,拟出两者鉴别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条件者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1.强光团伴声影;2.肝内胆管扩张;3.下列2项或2项以上:①总胆管内径超6mm;②多发性;③胆道气体征;④合并肝胆系统其他病变。如果仅有强光团伴声影,无后2条者为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ERCP对40例胆道术后病症患者检查结果分析发现:发病率最高为总胆管结石残留合并不同性质的狭窄以及医源性胆管和;其次为胆囊管残留过长和胆囊颈连同结石残留。并提出了对此类患者的防治措施。通过本组ERCP与B超的对照,B超对此类患者阳性诊断率在40%,ERCP为95%,失败2例中其中1例为B超明确诊断。所以二者相补相应,互为弥补,为一大批胆道术后病症患者明确了诊断,并得到了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胆道术后残留结石是胆道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胆道外科的发展 ,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胆道镜及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等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 ,不仅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且为残留结石的处理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途径。现将我院 1 995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胆道术后残留结石 3 3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3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2 1例 ;年龄 2 8~ 67岁 ,平均 5 3 .2岁 ;经T字管造影确诊 3 0例 ,经ERCP确诊 3例。残留结石部位 :左肝内胆管6例 ,…  相似文献   

8.
张卓军  梁志鹏 《河北医学》2000,6(7):583-585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分析8例胰腺结石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全组病例通过腹平片、B超、CT、ERCP确诊,全组行手术治疗,结论:胰腺结石病人症状与结石数量、分布位置有关,诊断主要靠胜利平片、B超、CT、ERCP等。胰腺结石一经确诊,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ERCP及EST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 )及EST(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术 )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现就 50例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男性 2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3 2~90岁 ,平均 61岁。疾病分类 :不明原因阻塞性黄疸 1 0例 ,胆道残石伴化脓性胆管炎 5例 ,单纯胆总管结石 7例 ,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 1 5例 ,胆源性胰腺炎 1 0例 ,胆道蛔虫残骸 3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或CT检查。50例患者均行ERCP检查 ,1 0例不明原因黄疸经ERCP检查 ,诊断如下 :胰头癌 3例 (后经手术证实 ) ,胆管癌 1例 ,壶腹癌 2例 ,十二指肠大乳头炎性狭窄 2例 ,…  相似文献   

10.
影像检查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造影、B超、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恶性黄疸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进行胃肠造影、B超、CT和ERCP检查,分析四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正确率,不同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方法。结果:B超为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767%,诊断正确率为6069%,特别对壶腹癌诊断正确率达8182%,接近于CT和ERCP。ERCP对恶性黄疸检查阳性率为9848%,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872%,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特别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如壶腹癌、胰头癌等的定性明显优于CT和B超。CT的诊断阳性率为9259%,正确率为8616%,同时能显示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胃肠造影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对恶性黄疸检查敏感性较低。结论:B超和CT均为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恶性黄疸常规检查方法,并可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ERCP可作为B超和CT的进一步检查方法。胃肠造影不能作为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必需检查。  相似文献   

11.
0.5T MR成像仪胆胰管造影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Philips Gyroscan T5 - Ⅱ型0 .5 T 超导磁共振成像仪,体部包裹线圈,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 T2 加权扫描和最大强度投影算法重建图像。对25 例正常志愿者和72 例胆胰病变患者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 R C P) 检查。并对 M R C P、 U S、 C T和 E R C 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中场强 M R 机 M R C P 能清楚显示肝外胆道结构和扩张的肝内胆管。其对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均较高。其定位、定性准确率高于 U S,比 E R C P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胰管结石8例行胰实质切开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7例,其中5例行胰管内置管胰液外引流术、胰尾切除、胰残端-空肠Roux-y吻合1例。结果,患者术后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腹痛症状明显改善7例。术前B超、CT、ERCP等检查是确诊本病的关键,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又称胆管囊肿。本文报告经B超、CT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经皮肝胆道造影(PTC)诊断,并经手术、病理或术后造影确诊7例,就其临床各种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及ERCP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34~61岁。临床表现,腹部包块3例,黄疸4例,发热5例,腹痛7例。B超示胆管囊肿5例,PTC示胆管囊肿2例,CT示胆管囊肿3例。上消化道钡餐低张造影示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向左移位,降部向前移位1例。ERCP7例均显示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囊肿部位…  相似文献   

14.
房林  谭江平 《医学文选》2000,19(5):636-637
目的 探讨提高远端胆管癌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远端胆管癌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22例中,进行B超检查15例,11例拟胆管癌(73.3%),进行CT检查14例,9例拟胆管癌(64.3%)。行ERCP检查5例,4例拟胆管癌。结论 胆管癌早期诊断首选B超,如不能明确时可加做CT检查,对仍未能明确诊断者,再选择ERCP或PTC检查。  相似文献   

15.
采用Philips Gyroscan T5-Ⅱ型0.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体部包裹线圈,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T2加权扫描和最大强度投影算法重建图像。对25例正常志愿者和72例胆胰病变患者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并对MRCP、US、CT、ERC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中场强MR机MRCP能清楚显示肝外胆道结构和扩张的肝内胆管。其对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常性均较高。其定位、  相似文献   

16.
42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复发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10月~1992年6月对胆囊切除术后又出现胆系症状42例患者行ERCP、B超声、PTC、胆道造影检查,发现器质性病变者41例。复发原因有:胆系结石19例(45.2%);胆总管狭窄11例(26.2%),其中8例合并结石;残留胆囊管过长5例(11.9%),其中3例合并结石;慢性胰腺炎4例(9.5%);胆总管十二指肠瘘2例(4.5%)。认为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应做胆道造影、ERCP、B超等检查,详细了解病变部位,术中仔细探查或加做胆囊造影,减少结石残留及术中损伤,可降低胆囊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报告55例肝外胆管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病变位于肝外胆管上、中、下段者各为24例(43.64%);12例(21.82%);19例(34.54%).其中41例病理诊断为浸润型(24例)、结节型(6例)、乳头型(11例).直接胆道造影显示有狭窄型、阻塞型和息肉型.PTC、ERCP、CT、B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71.43%,66.67%;58.18%.以PTC检查的准确率最高.黄疸病人应首选B超检查,以了解胆管有无扩张,一旦发现胆管扩张,应作PTC查,并酌情选用ERCP、CT或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8.
陈俊威 《广东医学》1996,17(6):361-362
通过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资料分析,指出术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胆囊三角区复杂性粘连是当造成手术误伤或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术前特殊检查项目中,以B超和ERCP组合效果较好,但ERCP检查尚存在突出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钙化(CAC)定量积分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病人同时进行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潘生丁介入试验)及EBCT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以决策矩阵法评价心肌SPECT及EB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肌SPECT显像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6%;EBCT以钙化积分≥100为阳性标准,则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100%及76%。结论心肌SPECT显像和EBCT冠状动脉CAC定量积分法均为非创伤性检查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各具优势及局限性,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注意并报道了肝内强回声伴声影病变可能是肝内胆管结石(下称肝内结石)或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下称肝内钙化).在我国特别是农村,虽然肝内结石发病率较高,但肝内钙化也不少见.以往由于对肝内钙化认识不足,多将肝内强回声伴声影病变诊断为肝内结石.由于这两种情况的临床意义完全不同,故彼此鉴别颇为重要.本文比较分析了1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