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喹诺酮类药物于1962年在国内已合成,并批量生产上市,后又合成了多种类似药物。在使用中发现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在临床上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媲美。在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氟罗沙星(氟哌酸、灭菌乐尔),本品是1983年第一个合成的新喹诺酮类制剂,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DNA促旋酶,阻碍DNA复制,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泛,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因  相似文献   

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衣(支)原体药效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原体和支原体在临床上感染是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 ,侵袭部位主要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临床上治疗主要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近 1 0多年来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和不断地研制和开发 ,有部分抗菌药物在体外良好抗衣原体和支原体活性 ,对动物感染模型治疗效果能与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媲美。其中部分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衣 (支 )原体感染有良好治疗效果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值得重视抗感染药物。1 司帕沙星1 .1 司帕沙星 (SPFX)抗衣原体和支原体活性 SPFX在体外对各种衣原体和支原体有很强活性。…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载氟喹诺酮类药物微球是一类新型的抗菌缓释剂,它既具有壳聚糖的抗菌、抑菌性能,又能发挥氟喹诺酮类药物良好的杀菌作用.将氟喹诺酮类药物负载于壳聚糖微球,可大幅提升其抗菌、杀菌及消炎抗感染性能.综述了近几年壳聚糖载氟喹诺酮类药物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方法:以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耐药菌,然后测定黄芩苷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作用;以CCCP筛选存在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菌.测定黄芩苷对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该类耐药菌的协同作用。结果: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普遍.黄芩苷联合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药铜绿假单饱菌有协同抗菌作用.MIC值下降1-2倍。同时存在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菌也表现出抗菌增敏作用。结论:黄芩苷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抗菌,对存在主动外排系统的耐药菌也表现出抗菌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是一种人工合成抗菌药,其中氟喹诺酮类是第三代药物,抗菌谱较大,对葡萄菌等G+菌、G-菌均具有抗菌作用。主要应用于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前列腺炎、骨关节以及软组织感染、性传播疾病等治疗。由于氟喹诺酮的广泛应用,其新产品得到了大量的开发和应用。然而,不良反应也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和化学结果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种类,其抗菌谱较广,且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近年来,有许多国内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于肺结核杆菌的灭菌效果较好,因此,该药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身体健康。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初治结核病、复治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应用效果以及不同种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结核病的疗效,为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第一代和第二代抗感染药的缺点抗菌谱狭,主要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上仅应用于G~-菌的肠道和尿路感染,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新品种在化学结构的母环上在6位引入氟原子或其他部位进行修饰,扩大了抗菌谱,增强了抗菌活性,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该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等。不但对G~-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G~+菌和绿脓杆菌的活性有明显改善,口服改善了生物利用度。其中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和依诺沙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 2 0 0 0~ 2 0 0 2年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西南 4省市医院中的用药情况 ,评估其现状和趋势。方法 :对西南 4省市共 5 1家医院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 0 0~ 2 0 0 2年西南 4省市共应用氟喹诺酮药物1 3个品种 ;2 0 0 0、2 0 0 1、2 0 0 2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73 91、93 42、1 3 2 42万元 ,年平均增长 3 4.0 8% ,用药金额上升主要是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的用量增加所致 ;DDDs 2 0 0 1、2 0 0 2年比 2 0 0 0年平均减少 1 7.5 8%和 1 9.3 8% ,主要是诺氟沙星的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敏感株和多重耐药菌株体内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积聚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测定法测定亲和性和疏水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与妥舒沙星在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敏感株、多重耐药株及标准质控株ATCC2 592 2 菌体内的蓄积量及葡萄糖与能量抑制剂CCCP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菌体内蓄积量的影响。结果 :大肠杆菌敏感株和多重耐药菌株内的环丙沙星蓄积浓度呈能量依赖性降低 ,以多重耐药株菌内的环丙沙星蓄积浓度下降最明显 ,加入能量抑制剂后 ,多重耐药株菌内的环丙沙星蓄积浓度上升近 3倍 ,敏感株环丙沙星浓度略微下降 ,而…  相似文献   

10.
IBM—86A系国内近年研制开发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其化学结构属蓁啶酮酸型,与依诺沙星、超威沙星(TROXAXA…CIN)母核结构相同,尚属一类新药。 主要药效学研究表明,体外抗菌活性:对G~+及G~-细菌显示为广谱、强效的抗菌活性。尤其对G~-细菌抗菌活性更强,对大肠杆、痢疾杆、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等11种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泌尿道疾病(包括单纯性和复杂性尿道感染及慢性前列腺炎),以及性传播疾病(包括淋病和非淋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及特点,同时介绍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及抗菌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谢文静 《医学信息》2009,22(5):749-750
喹诺酮类药物是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它们都有吡啶酮酸的共同结构,通过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阻断DNA的复制而产生抗菌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胆道,肠道,皮肤软组织等多个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培氟沙星的抗菌谱,临床分离菌株的敏感性,小鼠感染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肺炎杆菌的保护作用,急性毒性和致畸胎试验。其结果表明,培氟沙星抗菌谱广和抗菌活性较强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的活性与诺氟沙星相似,明显比氟哌酯和吡哌酸强;对临床分离金葡菌的活性,本品与诺氟沙星和依诺沙星相似,明显强于氟哌酯,吡  相似文献   

14.
甲磺酸司帕沙星(MSASFLX),是我所新研制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为了考察其体内外抗菌作用,我们对MSASFLX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与同类药进行药效学比较。MSASFLX对G^ 菌的抗菌作用与口服司帕沙星(SFLX)接近,比乳酸环丙沙星(Lac-CPFLX)及氧氟沙星(OFLX)强,对G^-菌的抗菌作用与SFLX和Lac-CPFLX近似,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广谱抗菌药,作为合成类药物,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早期的喹诺酮类药物仅对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活性。新的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更广泛的运用和更广谱的抗菌活性。新喹诺酮类药物中有的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腹腔感染也具有一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均有作用的全合成抗菌药物。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临床表现出很好的抗菌效应,常被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用来治疗临床感染性疾病。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剂量小,用药比较安全,加之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发展较慢,故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帕珠沙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甲磺酸帕珠沙星 ( pazufloxacin ,简称帕珠沙星 )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国外于 2 0 0 2年 4月 1 2日上市。帕珠沙星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活性同其它的喹诺酮类药物相当。许多微生物学研究显示 ,帕珠沙星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活性优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 ,而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更小 ;许多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 ,帕珠沙星的临床疗效优于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 ,同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头孢他啶相当 ,但是随着原有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耐药菌株的出现 ,新的喹诺酮类产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 (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 4 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FQNS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FQNS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的抗菌活性 ,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于FQNS耐药…  相似文献   

19.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SPLX)为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及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以及非典型分枝杆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具有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消除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本研究以国产洛美沙星片为阳性对照药,对南京京华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司帕沙  相似文献   

20.
六种氟喹诺酮类药 (司帕沙星、妥舒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及诺氟沙星 )对成都地区 780株临床分离的致病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 3 45株 ,革兰阴性菌 40 0株 ,厌氧菌 3 5株 ,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对其中体外抗菌作用强的三种药物进行感染小鼠败血症体内保护试验。体外MICs测定结果表明对MSSA与MSSE及MRSA与MRSE均以司帕沙星与妥舒沙星为最强 ,他们的MICs范围分别为 0 .0 0 4~ 2mg/L及 0 .0 1 5~ 1 6mg/kg ,大多敏感。对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肺链球菌亦呈现强抗菌活性MICs为 0 .0 0 88mg/L ,抗菌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