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多糖贮积症的颅脑CT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对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粘多糖贮积症的6例患者行颅脑CT及MRI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CT增强扫描;6例患者中4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6例中4例显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内散在低密度灶,增强后病灶未见强化;1例仅见脑室扩大,1例未见异常.MRI检查4例中2例显示脑实质多发小囊状信号由脑室边缘向各脑叶呈放射状分布,脑白质病变呈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所有脑内病灶均未见强化;1例脑室扩大,白质减少;1例仅显示脑白质信号异常.MRI还显示3例齿状突发育不良伴周围软组织增厚,2例颅颈结合区硬脑脊膜增厚伴椎管狭窄.本组1例行脑组织活检,电镜显示神经元内有空泡状包涵体及斑马体.结论:粘多糖贮积症的颅脑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诊断、估计病损程度、监察病变进程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常新生儿颅脑CT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特点,以提高新生儿颅脑疾病特别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从非因HIE进行颅脑CT扫描的新生儿中选取无异常发现者76例作为正常组,与86例因HIE行颅脑CT扫描患者做对比,两组对比检测脑实质密度CT值,对正常新生儿组硬膜窦密度,灰白质分界,脑室及脑外间隙大小、形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正常新生儿脑白质密度偏低,CT值19.4-28HU,最低值为20HU,脑白质边缘多呈“枫叶”状,脑灰质CT值26.6-38.2HU,脑灰质具备成人沟和回,但较成人薄,HIE脑白质低密度灶绝大部分CT值小于18HU,低密度灶边缘表现为杵状。结论:认识正常新生儿颅脑CT表现特点是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特别是诊断HIE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结果 RPLS影像学病灶分布,顶枕叶8例,颞叶4例,额叶6例,丘脑1例,基底节1例,CT表现两侧顶枕叶区斑片状的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模糊,脑回样对称分布,可伴有额叶、颞叶部位脑白质低密度影,灰质一般不受累,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影,临床表现癫痫发作5例,头痛4例,意识障碍5例,视物模糊1例,高血压8例,所有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认识RPLS特有的影像表现,结合子痫前期及子痫临床特点能得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汪茂文  王钢  张瑜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0):1033-1035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CT征象,进一步提高对W ilson病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全部病例均行脑CT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及临床表现。结果31例壳核出现对称性带状或弓状向外新月形低密度区,形如“八字”或“展翅蝴蝶”样;3例尾状核头见卵圆形低密度区;4例丘脑见对称性卵圆形低密度区;1例脑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但有脑萎缩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沟裂增宽等脑萎缩表现。结论肝豆状核变性颅脑CT最多见征象是脑萎缩与基底节低密度灶,特别是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低密度灶最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产前子痫脑病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产前子痫患者脑病的MR及CT特点以及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产前子痫患者头颅MRI/CT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CT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病变面积大者脑池、脑裂、脑沟明显变窄.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ADC升高.结论产前子痫患者脑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子痫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痫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痫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9例行MRI检查,6例行CT,且都行CT或MRI复查。结果:3例CT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及白质内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未见异常。9例MRI显示病灶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多数病灶位于旁正中矢状位、顶枕叶脑实质内;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早期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严重者表现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闭塞;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无明显异常强化;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变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也在2周~3月内部分改善或痊愈。结论:子痫性脑病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正确认识子痫性脑病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44例急性Co中毒的颅脑CT检查及随访结果为:基本正常;苍白球区低密度影;脑白质广泛低密度,后期可出现脑萎缩。CT扫描可提示脑损伤程度及判断病人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TORCH感染颅脑受累时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先天性TORCH感染婴幼儿脑部受累时的颅脑CT、MRI影像资料,总结其CT及MRI特点。结果 17例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室管膜下和脑白质内多发小钙化灶,15例出现继发性脑室扩张或梗阻性脑积水,13例出现脑室周围环形脑白质髓鞘化延迟区,神经元移行障碍畸形7例,胼胝体发育不良9例,小脑发育不良2例,脑穿通畸形2例。结论脑发育不良、室管膜下和脑白质内多发弥漫性小钙化灶、继发性脑室扩张或梗阻性脑积水是婴幼儿先天性TORCH感染颅脑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MRI表现结合母子血清学检测可对先天性TORCH感染脑部受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脑脂肪栓塞的MRI及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脑脂肪栓塞(CFE)的临床及MRI及CT的影像特点。方法 分析3例急性CFE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结果 (1)3例均为长骨骨折,在外伤后或骨折固定、复位数小时后突发精神状态改变。(2)醒状昏迷是主要临床表现。(3)3例患者MRI能明确显示病灶,1例CT显示了病灶。(4)MRI、CT显示脑内病灶均呈基本对称性分布,为边缘模糊的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CT呈低密度。病灶均累及脑干、分水岭区脑白质、基底节区、胼胝体压部。2例病灶累及小脑。(5)1例患者发病康复治疗3个月后MRI复查示脑内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急性脑脂肪栓塞的临床及MRI、CT影像改变具有特征性,MRI在病灶显示上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苯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表现。结果行CT检查7例,病灶均表现为两侧对称性大脑皮层下白质区低密度影,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肿胀。行MR检查8例,病灶均累及两侧额颞顶枕叶脑白质、外囊及两侧齿状核,其中6例病灶累及苍白球;2例病灶累及丘脑。病灶于T2加权呈高信号,T1加权呈低信号,其中5例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3例DWI高信号,ADC图高信号。2例MR增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论苯中毒性脑病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MRI检查对苯中毒性脑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9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异常8例,其中双侧颞叶对称性低密度病变3例,双侧颞叶、额叶、丘脑及中脑对称性低密度伴左侧颞叶片状出血1例,双侧颞叶及右侧额叶非对称性低密度病变1例,右额叶单个低密度病变1例,幕上脑萎缩性病变2例。CT表现正常1例。结论 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CT表现以颞叶病变为主,但可同时或单独累及其他脑区;颞叶病变与豆状核分界清楚是颞叶病变发展,累及岛叶、屏状核与外囊的结果。CT表现病变单发、脑水肿及占位征象轻、不伴出血者临床疗效较好,反之则临床疗效较差。CT可以作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朝艳  程敬亮  白洁  张勇   《放射学实践》2012,27(5):498-501
目的:探讨增强SE T1WI与T2FLAIR在Sturger-Weber综合征脑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0例Sturge-Weber综合征(SWS)患者,分别行MRI平扫、增强及增强后T2FLAIR序列检查。结果:30例病例中,将增强SET1WI与增强T2FLAIR序列进行对比,前者显示病变共累及脑叶数为46叶,后者显示病变累及脑叶数为60叶。30例病例中,T2FLAIR增强扫描对软膜瘤病变明显显示28例,可显示2例;SE T1WI增强扫描明显显示19例,可显示9例,未显示2例,两种序列对显示病变累及脑叶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FLAIR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SWS脑部病变,且显示病变累及范围较常规MRI增强扫描范围广,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3.
妊娠子痫并发脑血管病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妊娠子痫并脑血管病并非少见,且脑水肿与脑梗塞的早期CT表现极为相似,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旨在分析各并发症的CT特点,重点讨论脑水肿与早期脑梗塞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妊娠子痫合并脑血管病共23例,其中脑水肿12例,脑梗塞7例,脑内血肿4例,所有病人发病后急诊作CT平扫,3例行增强扫描,15例病人复查CT。结果:脑水肿CT表现为双侧顶、额、枕叶较为对称的片状低密度区,以顶叶为甚,脑梗塞CT表现类似脑水肿,脑内血肿CT表现均为皮层下血肿。结论:CT检查妊娠子痫并脑血管病具有迅速、准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并发脑感染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14例确认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脑炎10例,均无占位效应。脑萎缩现象5例,其中2例单独存在,3例与病灶并存。平扫病变呈片状低密度,以脑白质受累为主;6例累及双侧多个脑叶,分布不对称;2例位于左脑。其中2例增强无强化。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平扫两枕叶见片状低密度,对称分布。弓形体脑病3例,2例见等密度灶并周围水肿,1例显示脑脓肿征象。结论根据CT影像特征,结合流行病学询问,可提出本病疑似诊断。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present 19 cases of stroke with subsequent hemiplegia in children from 5 months to 15 years of age. These cases are not strictly correlated with haematologic alterations. The aetiopathogenesis remains uncertain in the most of patients, in which predisposing causes are absent and angiographic pictures do not demonstrate anatomical lesions or occlusions of cerebral vessels. In our series, cerebral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16 children and showed vascular alterations only in 6 cases. CT scan some time after the acute hemiplegia, demonstrated low-density areas in 12 cases over 17 exam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evolution of ischemic lesions.  相似文献   

16.
肝炎性假瘤16层螺旋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炎性假瘤(IPL)的16层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肝炎性假瘤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分别测量病灶及病灶周边肝组织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时相CT值,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 16例患者共发现18个病灶,病灶大多位于肝右叶,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无或仅为轻度强化,门脉期表现为轻到中度强化,部分病灶表现周边肝组织环形强化,或(及)病灶中心结节状或纤维条索状强化或(及)门静脉分支穿过病灶等特征性改变.统计学提示IPL病灶在动脉期的CT值增加与平扫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门脉期的CT值增加与平扫及动脉期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病灶周边区域肝组织在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的CT值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动态扫描显示IPL病灶整体呈少血供表现,以门脉期及延时期的CT表现最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临床、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病理证实的PLCH患者的临床、X线和CT资料。2例患者均行胸部螺旋CT、高分辨CT(HRCT)扫描及X线胸部平片摄影,1例行头颅CT扫描。结果 2例患者CT及HRCT均为双中上肺野广泛分布的高密度小结节状影、纤维条索影及囊状和蜂窝状影。1例头颅CT示右枕骨局限性骨质破坏;胸部平片示双肺野透光度减低,双肺纹理模糊;另1例胸部平片示双肺纹理紊乱,右肺中野可见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区;纵隔影明显增宽。结论 PLCH的X线、CT及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HRCT显示病变更加清晰,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对此病的诊断,确诊仍需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CT表现异常、其中4例表现为双额叶、3例表现为双顶、枕叶弥漫性低密度影,以累及脑白质为主,并累及部分脑皮质及基底节区,分布对称;另1例表现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结论CT对脑部病变的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该病CT表现无特异性,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方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脑型肺吸虫病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型肺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诊断性用药后疗效显著的15例脑型肺吸虫病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5例行CT平扫,主要表现为多发或单发不规则低密度水肿区及出血灶;其中3例行CT增强扫描,增强后呈结节状、环状强化明显,2例见"隧道"征。12例行MRI平扫,其中10例有多发、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灶,部分病灶较小,围绕与出血灶不相称的较大的水肿信号;病灶随机分布,并呈聚集或迁移状,3例可见"隧道"征,增强扫描见斑片状、结节状、单发或多发小环状强化,"隧道"征更加明显。结论MRI对脑型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脑型肺吸虫病的明确诊断还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脑18F-FDG PET显像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脑代谢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静脉注射18F-FDG后行脑断层显像,获得33例PD患者及32例正常人纹状体,丘脑,黑质,顶叶,颞叶,额叶,枕叶,海马单位面积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的比值(Rcl/cb),并与MRI进行对照。结果:正常人脑PET显像可见大脑各叶,基底节,丘脑,中脑及小脑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PD患者的PET异常率为96.97%,MRI异常率为30.30%,PD患者黑质,纹状体,丘脑及大脑半球各叶代谢低于正常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并与症状严重程度有关,症状重侧肢体对侧脑半球的黑质,纹状体,丘脑及额叶代谢较另侧降低,PD患者PET显像特征:非对称性黑质(93.94%),纹状体(69.70%),丘脑(36.36%)代谢减低,非对称性纹状体或丘脑代 谢轻度增高,占15.15%,非对称性大脑各叶代谢下降,其中以颞叶(51.52%),额叶(39.39%),海马(45.46%)为著,非对称性额叶,颞叶,海马代谢轻度增高占9.09%,结论:在除外脑内结构特异性损害基础上,18F-FDG,PET发现单侧或不对称性双侧黑质,经纹体,丘脑代谢减低或轻度增高有助P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