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掌握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现场放射防护监测并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调查。结果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外辐射水平合格率平均水平为96.0%,市级医院、县级医院、民营医院和乡镇医院的机房外辐射防护水平合格率分别为97.8%、97.2%、94.2%及91.3%。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工作指示灯不亮、警示标识缺失、通风装置损失、机房面积不合格、机房内布局不合理、受检者防护用品配置不全等。结论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基本良好,进一步分析表明市级医院以及县级医院明显地好于民营医院、乡镇医院的辐射防护水平,其中以乡镇医院存在的问题最多,因而本调查分析提示加强、提高及完善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辐射防护水平,尤其是乡镇医院,将是这一领域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广安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现阶段全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情况和放射卫生防护状况,为合理使用医用诊断X射线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X射线机的防护设施进行现场调查统计,采用FJ-347A型X、γ剂量仪和FD-3013B型X、γ辐射仪对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剂量率检测,对照GBZ 130-2002和GB 18871-2002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乡镇卫生院主要以200 mA医用诊断X射线机为主(占67%),机房面积合格率仅为60%,控制室门和机房防护门防护超标率分别为14.7%和20.7%。结论 基层卫生院机房的防护设施存在较多问题,放射防护意识欠缺,放射工作人员流动频繁,应加强机房建设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审批、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国家标准评价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方法 依照国家防护标准诠释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评价。结果 按国家防护标准防护要求设计、施工的机房,其防护监测结果符合国家防护标准。结论 机房防护监测符合国家防护标准,符合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吉林市94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协助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医院放射性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管理,改善医院的放射防护设施,完善放射卫生管理,保障放射性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利用FJ347A X-γ剂量仪和BH3101 X-γ便携式巡测仪对X射线机机房进行剂量检测。结果 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的比例:三级、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分别为92.4%,87.6%和78.7%;X射线机房存在泄漏辐射的比例:三级、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为9.3%,34.1%和51.4%。结论 三级医院机房的防护设施及措施相对好一些,而二级医院和二级以下医院存在的问题较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机房建设前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审,控制和改善医院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乡市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近十年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3年和2002年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2年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合格率、机房防护合格率和防护设施配备情况比1993年有明显提高。结论 新乡市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后仍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湘潭市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水平,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放射安全与身体健康。方法 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要求,对X射线诊断机房进行屏蔽设施情况现场调查及防护检测。结果 2015年度调查的88家医疗机构防护总合格率为85.2%;检测的168间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检测总合格率为92.3%。结论 湘潭市当前更新和淘汰老旧的X射线诊断机和机房门,才是提高放射防护正当化、最优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13年泉州市完成的民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的方法和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放射防护检测,依据国家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法,将2013年完成的民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3年共完成23家民营医院25个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这25个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中,项目评价内容较好的方面为屏蔽墙体,合格率100%;其次为项目选址、布局分区、机房面积及通风、工作指示灯、教育培训,合格率均在80%以上;其他防护措施缺陷率较高,合格率较低。结论 泉州市民营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现阶段全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情况和放射卫生防护状况,为合理使用医用诊断X射线机和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方法 采用FJ-347A型X·γ剂量仪和FD-3013B型X·γ辐射仪对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剂量率监测,对X射线机房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调查统计,对照GBZ130-2002和GB18871-2002进行评价。结果 乡镇卫生院主要以200mA医用诊断X射线机为主(占70%),机房面积合格率仅为69%,控制室门和放射科门的泄漏辐射超标率为13%和21%(主要原因是结合处密封不严。结论 基层卫生院机房的防护设施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放射防护意识欠缺,应加强机房建设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审批、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目前白银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探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采样FJ-347A型X、γ计量仪对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剂量率监测,对X射线机房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对照GBZ 130-2002和GB 18871-2002进行评价。结果 市县二级以上医院主要以500 mA以上X光机为主(包括DR、CR),乡镇卫生院主要以100~200 mA医用诊断X射线机为主(占59%),社区及个体诊所拍片用牙科X射线机主要以30 mA以下X光机为主。机房面积合格率为82.84%,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的泄露辐射超标率为19.40%,放射室门的泄露辐射超标率为23.88%(主要原因是结合处密封不严密,少部分无防护)。结论 市县二级以上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设施较好,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设施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放射防护意识欠缺,放射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应加强对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机房建设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审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用于血管检查医用诊断X射线透视机的防护和质量控制情况,及对工作人员剂量的影响,为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监测的用于血管检查的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状况。结果 机器性能检测其各项检测项目平均合格率为96.2%,其中病人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合格率最高为98.5%,影像增强器自动亮度控制系统的合格率最低为88.9%。本次调查中机房防护设施的各项指标中,机房面积和通风状况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电离辐射标志和工作指示灯的设置状况不是很好。工作人员和助手的胸部和腹部所受剂量要普遍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今后工作重点应放在X射线机房的防护设施和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11.
郭瑾 《中国辐射卫生》2011,20(2):208-208,210
目的 了解商丘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综合防护状况,为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对商丘市乡镇卫生院医用诊断X射线机和外环境的防护等进行调查和现场监测。结果 机房面积及防护设施合格率分别为83.6%和21.5%,个人剂量监测率为2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率为54%。结论 加大宣教力度,改善防护设施,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个人剂量监测、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护等工作,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云浮市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了解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对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放射工作机房的控制室观察窗、控制室防护门、照片机房(候诊)防护门进行检测,并对放射工作者年龄在25~55岁、放射工龄5~35a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 县级以上医院X射线机房防护优于乡镇卫生院,但不管级别医院放射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无明显差异,随放射工龄的增加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明显增加。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机体受照射的损伤程度与X射线机机房射线防护有关,并与接触射线的次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方法 对抽取的上海市奉贤区20家医疗机构进行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并采用即时测量法对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进行X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 本次抽检的20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介入放射学诊疗和常规X射线影像诊断,各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监督抽检结果整体情况较好。共抽检35间机房计1318个检测点,其中合格点数1311个,合格率99.5%。结论 抽检的20家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较好,但部分X射线诊断机房的防护设施老化造成X射线剂量率超标,需对放射诊疗机房定期开展检测和屏蔽设施维护。  相似文献   

14.
崇文区X射线装置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崇文区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掌握本区X射线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卫生部《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监测方法》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辐射水平除介入时床边工作人员超标外,其余基本达标。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机房外、窗外合格率分别为92%、88%。结论 我区低容量X射线机防护性能较差,对个体医疗单位,厂矿医院应加强管理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市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资源分布及防护现状,探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督管理。方法 调查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及其防护状况。结果 旧型、容量小及防护设施不完善的X射线机多分布在基层医疗机构。此外,机房门窗防护不合格率及候诊区辐射水平不合格率较高,受检者防护未受到重视。结论 今后监督管理的重点要放在基层医疗机构,要督促应用单位及时整改不合格项目,同时要对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照射的防护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慈溪市民营医疗机构诊断X射线装置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慈溪市民营医疗机构诊断用X射线装置综合防护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对慈溪市民营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装置和外环境的防护等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 机房面积及防护设施合格率分别为81.6%和73.7%,外环境监测格率为91.2%,个人剂量监测率为76.2%,放射人员健康检查率为97.6%。结论 改善防护设施,加强放射人员业务培训、个人剂量监测、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护等工作;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7.
焦作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晓发 《中国辐射卫生》2003,12(2):104-104,126
目的 了解焦作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及其场所的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的测试方法,使用FJ-347A型X、γ剂量仪、FD-71A型辐射仪和RD-98型剂量仪进行测试。结果 机房面积合格率与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较好,患者用防护用品配备较差。医用诊断X射线机有用线束照射量率和立卧位透视防护区照射量率超标率按不同级别医院为市级 < 县区级 < 厂矿级 < 乡镇级。机房内患者候诊位超标率高达24.9%,摄影操作位超标9.9%,机房门窗超标10.6%和14.9%。结论 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患者的防护是今后防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周口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摸清周口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状况,提高防护性能,预防控制放射性危害,为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Z138-2002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监测规范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机房面积、辐射标志、工作指示灯、通风设施、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合格率分别为65.8%、70.4%、57.2%、73.7%、61.8%和7.9%;隔室门、观察窗、电线孔、墙壁、检查室门、操作位和候诊位的防护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4.7%、59.9%、62.7%、94.2%、50.2%、63.2%和56.8%。结论 周口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监测合格率低,应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医用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及放射卫生防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福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情况和放射卫生防护状况,为合理使用医用诊断X射线机和加强放射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调查与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对照GBZ130-2002和GB18871-2002进行评价。结果 市县两级医院和民营医院在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合格率、机房防护合格率方面明显好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要加大乡镇卫生院放射卫生防护资金投入,加强乡镇卫生院放射卫生防护监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该医院影像诊断科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性能与卫生防护状况,为该院放射卫生评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医院使用的诊断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同时监测防护剂量水平,以及放射工作人员2011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结果 本次检测机器质量控制指标全部合格;辐射防护方面个别机房的管线布置不太合理,需要整改;工作人员所受剂量均小于限值的1/10,符合要求。结论 评价单位应加强对防护意识及其重要性的宣传;医院应保证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加强自身的防护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