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前牙区水平向骨量不足患者,采用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5—2010-04间完成的前牙区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18例,平均年龄28.6岁(19~39岁)。单牙缺失10例,多个牙缺失8例。共植入种植体26枚。结果:一期移植骨愈合期平均为6.2个月(4~10个月),二期种植体愈合期平均5.2个月(3~9个月)。1例早期出现植骨区创口开裂,移植骨块失败;2例术后出现短暂下唇麻木症状,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下颌前牙感觉异常。除1例因移植骨失败放弃种植外,其余17例均完成了上部结构修复,平均随访期为12.5个月(6~38个月)。植入的26枚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脱落,骨结合良好,存留率达100%。结论: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是解决前牙区水平向骨量不足时种植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自体骨游离移植以增加牙槽骨骨量,Ⅱ期种植体植入。方法:对19例牙槽嵴萎缩患者进行自体下颌正中部、髂骨取骨植骨术,Ⅱ期植入36枚种植体。结果:全部患者植骨区切口一期愈合,移植骨完全成活,植骨术后9个月进行种植体植入,种植体与移植骨结合良好。义齿修复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4月,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结论:该方法对于牙槽骨缺损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种植中骨缺损区微创取骨进行自体骨移植的效果。方法:选择15例18颗牙槽骨缺损牙种植病例,在牙槽骨缺损区周围局部取骨,空心取骨锯颌骨取骨及常规髂骨手术取骨后植骨,或同时行钛膜引导,同期或6月后延期行种植体植入,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成骨及修复效果。结论:空心取骨锯取骨和缺骨区周围局部取骨损伤小;有钛膜引导病例成骨量较大,骨吸收少;取髂骨手术取骨量大,但损伤较大,不应作为常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缺损的功能整复—骨移植,牙种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Branemark种植技术,在移植骨上植入上人工牙根,部分病例采用了带管骨移植同时植入种植体,较好地解决了下颌骨部分或全,缺损的功能重建,并就植骨方法,种植时机,种植体的选择,种植手术设计及种植义齿修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环状自体骨移植对严重牙槽骨吸收同期种植的骨增量手术方法。方法:9例重度牙槽骨吸收患者接受了环状自体骨移植,同期植入12枚种植体。结果:所有种植体均成功植入,初期稳定性好,全部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垂直骨骨高度增量3.68-6.17mm。平均骨增量高度4.70mm。结论:环状自体骨用于严重牙槽嵴的吸收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方法简单,周期短,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使用椅旁拔除的自体牙,即刻制备为骨移植材料,用于牙槽嵴骨增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拔除患者因龋坏或牙周病无法保留的废弃牙、阻生牙,在椅旁即刻制备为粉状或块状骨移植材料,用于重建缺损牙槽嵴,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二期手术及种植修复完成后对治疗的预后,影像学检查和种植体存留率进行评估。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所有病例骨增量区创口愈合良好,无骨增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全景片及CBCT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所有种植体在功能性负载后3~6个月的观察期内无一例失败,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存留率100%。结论:椅旁即刻制备的自体牙骨移植材料,成骨效果良好,可用于牙槽嵴骨缺损的重建,有望成为继自体骨和人工骨移植材料之后,又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智齿拔除术同时制备自体骨块在前牙区Onlay植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牙区骨量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0例,均有拔除阻生智齿的需要,且没有智齿冠周炎等感染因素存在.全部进行了拔除智齿同时制取块状骨行Onlay植骨术.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术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曲面断层片及CBCT,测量并记录牙槽嵴顶下2 mm的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以及术前术后种植可利用牙槽嵴高度.结果 经问卷调查后显示此手术方案的接受度评分为55分(总分60分),完全接受人数占比为75%,一般接受人数为25%.术前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为(2.26±0.57)mm,术后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为(6.7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2,P<0.001).术前可利用牙槽嵴高度(14.32±0.31)mm,对比于术后可利用牙槽嵴高度(14.56±0.35)mm,则无统计学意义(F=2.38,P=0.128).结论 智齿拔除同时制备块状骨的Onlay植骨术患者对手术接受程度高,是一种简单、可有效增加前牙区骨量不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即刻骨移植与延期牙种植术联合应用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及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因各种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及部分上前牙缺失患者.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时,切取大小合适的自体颅骨外板或颏部骨板,移植到骨缺损部位,钛钉固定.严密缝合牙龈及黏骨膜组织,并在12周后植入ITI SLA种植体42颗.种植体植入后12周,用金属烤瓷牙做固定修复.另选22例患者共50颗采用标准种植手术且无需植骨的ITI SLA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于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点,采用无线共振频率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的种植体稳定值(ISQ),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ISQ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患者软组织伤口均一期愈合,黏膜及牙龈组织形态良好,牙槽骨丰满,牙槽弓弧度满意.义齿修复后形态及功能良好.2组种植体在0,4、12、52周时ISQ均值差异比较,其P值分别为为0.82、0.85、0.96和0.89.结论: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期进行自体骨移植,再延期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可以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Bio-Oss混合自体骨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牙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21例骨量不足的患者Ⅰ期植入种植体,同时植入Bio-Oss与自体骨的混合物,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在术后十天,一月,三月,六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均完成了上部修复。结论:Bio-Oss混合自体骨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前,牙槽骨的吸收和局部解剖关系常常造成种植区的骨量不足,影响种植的成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其结果显示:采用骨移植的方法重建种植床的三维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床软组织进行评估并外科修整。方法:对11例非血管髂骨移植和12例血管化腓骨瓣移植患者进行植骨床牙槽突软组织评估。其中4/23例Ⅱ期植入种植体,并于植入术后4-6月行腭粘膜移植术。结果:自体骨移植术后牙槽突软组织均活动游离,厚度不一,前庭沟和颌舌沟变浅。4例腭粘膜移植术后形成适宜厚度的理想附着龈。结论: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床坎组织均需行外科修整。腭粘膜移植术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源于种植床自体骨复合β-磷酸三钙人工骨混合游离移植术,恢复唇侧丰满度,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方法对32例上颌前牙区植入87颗IT1种植体,同期植入种植床收集的自体骨与β-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种植体植入后12~24周行上部结构修复.观察其唇侧丰满度的变化和美学效果。结果唇侧丰满度均有很大改善和提高,取得理想的美学效果。结论种植床自体骨复合β-磷酸三钙人工骨游离移植术效果好,不开辟第二手术区,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实验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牙种植成功的一个首要条件是要保证植入区有足  相似文献   

17.
种植体的成功存活需要三维空间中足够的骨组织覆盖,而拔牙的手术创伤、长期的无牙状态、不合适的局部义齿、根尖周感染、其他手术创伤、先天缺牙或者外伤致牙列缺损,都有可能导致牙槽骨的高度或(和)宽度不足,限制了种植体在颌骨中的植入。重建缺损牙槽突的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引导性骨组织再生、牵引成骨等。自体骨移植由于其具有骨再生作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成为颌骨缺损重建的金标准,而块状自体骨onlay植骨合并种植体植入技术因其适应证广泛、手术相对容易、预后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Mx-grafter在即刻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在即刻牙种植术中用Mx grafter采取上颌结节处自体骨移植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2 1例 (2 5枚 )拔牙后即刻种植 ,采用Mx grafter由上颌结节处取自体骨 ,植入螺纹根状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间隙内或缺损处。骨的缺损情况在 1期手术和 2期手术时分别测量进行比较。结果 :3~ 4月后 ,2期手术显示自体骨改建形成了新骨 ,与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 ,间隙或缺损被新骨修复。所有病例皆完成修复及行使功能。结论 :采用Mx grafter取自体骨植骨 ,满足了拔牙后即刻种植、植骨的需要。方法简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颏部块状骨移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二期行ITI种植术修复该区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5月间完成的上前牙区颏部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21例,平均年龄27.7岁(18~42岁)。单牙缺失14例,多牙缺失7例,共28枚种植体。结果:移植骨块愈合期平均6.3个月(4.5~10.0个月),种植体骨结合期平均5.2个月(3.5~9.0个月)。1例术后创口开裂,经局部处理后为粘膜重新覆盖;3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其中1例同时伴下前牙感觉异常,经治疗后3例下唇麻木症状消失,下前牙感觉异常症状改善。21例均完成最终修复,平均随访17.3个月(12~30个月)。植入的28枚种植体成功率达100%。结论:通过自体颏部块状骨移植改善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种植技术在自体牙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牙种植技术在自体牙移植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磨牙、前磨牙缺失17例及磨牙残根残冠行微创拔除19例,应用Frialit-2种植工具完成移植窝制备,拔除自体第三磨牙并植入移植窝,同期植入自体骨,托槽弓丝固定4周,固定期间进行移植牙根管治疗。结果:1例术后3月移植牙松动被拔除,35例(97.2%)术后随访1~7年,移植牙稳固,咀嚼功能正常,x线示移植牙与牙槽骨紧密贴合,牙根无吸收。结论:应用种植技术实施自体牙移植具有去骨精确,骨损伤小,成功率高的优点,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