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刘渡舟的《伤寒论校注》和何任的《金匮要略校注》为蓝文,查询文中关于谵语的条文,归纳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谵语的六经辨证和治疗。谵语在《伤寒论》中可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中,病机为津少、阳亡、胃燥、腑实、血结、肝胆郁热,治法有泄热和胃、清热养阴、通腑泄热、温阳固脱、和解少阳、疏肝泄热等。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终身教授段逸山先生以及任宏丽、全嬿嬿编撰的中医妇科文献专著《郑氏女科六书校注》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的资助,汇集整理"郑氏女科"家传最重要的六种抄本著作:《女科万金方》、《郑氏女科秘方》、《薛氏济阴万金书》、《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女科集义》和《产宝百问》,全部选用清善本或孤本为底本,并做校注整理工作。《郑氏女科六书校注》是国内首次对家族世医传世的抄本著作进行全面整理研究。"郑氏女科"发端于南宋,与宁波宋氏、海宁陈氏和绍兴钱氏并称江南四大女医,其学术特点可归纳为"抑气养血""培补心脾"等。该  相似文献   

3.
刘衡如是近代成就卓著的中医文献专家 ,尤以校注《本草纲目》为士林所重。其子山永继其父业 ,以《本草纲目》金陵本为底本详细校注 ,名为《新校注本本草纲目》 ,极受读者好评。刘衡如先生卒于 1 987年 1月 ,生前与笔者过从较密。刘氏精于内典。本世纪五十年代后 ,全力从事医书文献之研究 ,除点校《本草纲目》、《甲乙经》(1 96 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灵枢经》(1 96 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 ,尚标点《素问》、《太素》等 ,于中国医学文献颇有贡献。笔者写有《刘衡如先生传》一文 ,收于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第一篇中 ,材料由…  相似文献   

4.
何任先生作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长期从事诊疗、教学和相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非凡的建树。何老精于翰墨文化,是当代具有很高水平的多才儒医,值得同道、后学者的敬仰和赞誉。 最近我有幸展阅由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1月刊行的《国医大师何任翰墨文化选集》,使我对何老翰墨文化的研究,有了更深地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世界中医药》2012,(2):168-168
我社第一届编委会顾问,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医大师,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23日离我们而去,享年93岁。何任先生医术精  相似文献   

6.
喻嘉言,江西新建人,为明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和《寓意草》三书。江西人民出版社将于国庆卅五周年前后出版精、平装本《喻嘉言医学三书》校注合编本,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出售。以校注合编本出版《喻嘉言医学三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该书由十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校注小组,万友生教授任顾问,杨扶国副教授任组长。本书选择了《豫章丛书》为底本,同时参校了其它一些版  相似文献   

7.
罗根海 《河北中医》2001,23(8):635-636
近十几年,郭霭春教授陆续完成了《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难经集解》。《伤寒论校注语译》。《金匮要略校注语译》等古典医籍的整理校注。1995年在郭霭春教授85周岁高龄时,他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整理医籍之多,获奖等级之高,成就之大,令学界仰瞩。郭霭春教授之所以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是因为他是当代治儒通医的大家,他学有所宗,功力深厚,文理、医理兼备,于训诂、音韵、校勘、版本、目录等专门之淡,造诣颇深,且能师古创新,故有力作不断问世。现在他已90岁高…  相似文献   

8.
翻开《古医籍各家证治抉微》(以下简称《抉微》),何任先生的题字:“岐黄千秋业,风流一代人”豁然在目,令人怦然心动。历经千秋的岐黄大业,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正是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聚薪传火,继承开拓,使岐黄大业更加光辉灿烂。此书由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名老中医江一平先生领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山居四要》,简体本,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成果之一。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本《山居四要》,影印本,与校注简体本《山居四要》采用同一底本。文章以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本《山居四要》为依据,探讨校注简体本《山居四要》在文字校勘方面的差错和不规范现象,认为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底本正而校注简体本校改误、底本误而校注简体本校改亦误、底本未衍脱而校注简体本或衍或脱、校注简体本存在繁体字异体字处理失当现象、校注简体本存在用字未律齐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北宋林亿等人奉诏校注,后人将其内容称为《素问》"新校正"。其成书,与所处的历史背景、印刷术的进步、宋朝对医书校勘的重视的等诸多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校正医书局的建立,是成就《素问》"新校正"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妇人大全良方》与《校注妇人良方》时江医学研究课题组(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妇人大全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撰陈自明(约1190~1270年),字良甫,南宋·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人。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谕。祖父和父亲...  相似文献   

12.
《难经捷径》是日本医家曲直濑玄由所著《难经》研究性著作,成书于宽永十四年(1637年),本书校注结合,以注为主,是日本现存较早、较有特色的《难经》校注本之一。本文主要从《难经捷径》的作者、主要内容、校注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该书的学术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何钧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医大师何任医案墨迹》一书,以深蓝墨色暗花,白色书签,仿线装书格式装饰,既古典又新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有一种沉深宁静的踏实感。其中红格纸毛笔行楷的医案和按语,使人觉得名老中医的真诚、  相似文献   

14.
一、论点的提出 为什么说后汉张仲景是舌下给药、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法的发明者?这要从笔者校注《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以下简称《金匮·杂方疗》)谈起。 1983年,我院接受了卫生部部级科研项目“《金匮要略》的整理研究”这一任务,受课题负责人何任教授的委托,笔者承担了校注《金匮·杂疗方》的工作。 《金匮·杂疗方》的校注比较困难,因为建国以来所出版的《金匮》专著,大多将此篇删去。即使是古代的一些颇有影响的《金匮》注本,如尢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亦无此篇内容。笔者以明·赵开美《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方论》为底  相似文献   

15.
陈凤芝 《吉林中医药》2011,31(2):179-180
《南雅堂医案》作为陈修园先生一生临证经验的精华荟萃,后世医家对其问津者甚少,此次重新整理、校注陈修园医学全集,对其《南雅堂医案》的版本与内容进行了认真考证,认为《南雅堂医案》确为陈修园先生手记。在校注过程中,主要对其版本、排序、文字、段落、句读、点校等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注释,使其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杨利 《新中医》2010,(7):148-150
<正>脉诊历来被视为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之一,然而由于脉诊"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令不少学者畏难而止。《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历来脉诊理论的书籍甚多,但结合临床实例谈脉的则少之又少。近阅《湖岳村叟医案》[1],作者为清末民国时期翟竹亭先生。校注者总结其诊疗特色为"从脉认证,凭证用药",可谓见道之言。笔者试从以下角度探讨其凭脉辨证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狐惑”病是一种因湿热虫毒所伤,临证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疑难杂病。关于“狐惑”病名的解释,特别是对“惑”的诠注,主要有以下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认为“狐惑”即狐疑惑乱。如《医说》:“古之论病,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以时气声嗄咽干,欲睡复不安眠为狐惑,以狐多疑惑也”[1]。清·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也说:“盖虽虫病,而能使人惑乱而狐疑,故名曰狐惑”[2]。何任先生更直截了当地指出:狐惑病是因为患者“面色变幻和脉象的无定颇使人惑乱狐疑”[3]。其二,认为“狐惑”之“惑”,乃“蜮”字…  相似文献   

18.
任娟莉 《陕西中医》2014,(3):372-374
<正>《得心集医案》为清代咸丰年间出版的一本医案类专著,规模宏富,约十二万字,堪称医案著作中的经典。笔者于20102013年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承担《得心集医案》的校注工作,现将研究中所得材料加以整理,分述如下:1书名《得心集医案》为清代江西名医谢星焕所撰。书稿初成名曰《得心集》,该书姜演序云:"题曰《得心集》,得乎心斯应乎手,固先生本意也",其义简明易懂。咸丰十一年辛酉,浒湾旧学山房以《谢氏医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何任成长经历及成就。方法:搜集资料从立志、学术、医术、教学、做人等方面进行叙述并分析。结果:何老选择中医无悔、深入研究《金匮要略》、精治疑难杂症、传承中医学术、强调社会责任。结论:何任的成长经历、学术成就、医德、师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王意庵,名王琠,字邦贡,号意庵,别号小药山人。生于1497年,卒年不详。明代安徽祁门县人,嘉靖御医。所著《意庵医案》原不曾刊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金鼎、曹鸿云1982年在郑州发现其手抄本,以善本医书整理校注,由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