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积极开展恶性血液病的生物学研究 ,对CML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其诊断和治疗也取得显著进展。1 CML的发病机制CML最主要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是存在特异的Ph染色体 ,即t ( 9;2 2 ) ,这一易位使正常位于 9q34的c abl基因与 2 2 q11上的bcr基因发生融合 ,形成bcr/abl融合基因是恶性克隆的基因标志 ,它表达具有高酪氨酸激酶 (PTK)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过去一直认为CML髓系扩增是由于Ph克隆的高度增殖引起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iemia,CML)变异Ph染色体的形成,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技术,以9号,15号,22号整条染色体DNA探针和M-bcr/abl易位探针检测7例具有变异ph染色体易位t(9;22)(q34:q11)衍生而来,结论:FISH技术比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TCRγ基因重排及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bcr/abl融合基因阳性5例,阳性率35.7%,其中4例为B-ALL,1例TCRγ及IgH基因重排均阴性。bcr/abl(+)患者与bcr/abl(-)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bcr/abl(+)患者治疗效果比bcr/abl(-)患者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bcr-abl融合基因设计并构建了3个针对不同位点的特异性单核酶体转录载体,通过体外切割试验比较其对bcr-abl合基因的切割效率,为慢粒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1)首先针对bcr-abl融合位点设计,合成3个相邻的锤头状核酶,将其定向克隆入改建的pDES载体中,构建3个单核酶体外转录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2)同时通过PCR方法扩增bcr-abl融合位点376bp序列,克隆人pBlue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leukemia,CML)变异Ph 染色体的形成。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以9 号、15 号、22 号整条染色体DNA探针和Mbcr/abl 易位探针检测7 例具有变异Ph 染色体的CML病人骨髓中期分裂相及间期细胞。结果:所有变异Ph 染色体易位至少涉及3 条染色体,并由标准Ph 染色体易位t(9 ;22)(q34 ;q11) 衍生而来。结论:FISH 技术比传统细胞遗传学方法更敏感,能准确分析变异Ph 染色体及其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用Southern杂交检测1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3例其他白血病的bcr/abl基因的重排,发现14例CML几乎均有bcr区域的新裂,断裂点多在2、3亚区,而对照组均未发现有bcr区域的断裂重排,可见bcr区域断裂点的检测对CML有特殊的诊断价值,若用PCR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引物最好设计在2、3亚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研究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作用以及探索CML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所设计、合成的针对bcr/abl融合转录本b3a2断裂点“锤头型”核酶的基因用HIndⅢ、pstⅠ酶切后克隆到pBluescriptⅡSK±质粒相应酶切位点获得pBRZ重组子。测定RZ基因序列与设计的一致。用BamHI和XhoI从pBRZ上切下RZ基因,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得到携带RZ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RZXSN。通过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法,将PLRZXSN导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通过克隆分析法、RT-PCR、流式细胞仪、DNA电泳及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核酶对K562细胞的影响。结果(1)核酶转染48h后,K562细胞克隆抑制率达85%;(2)核酶转染72h后K562细胞P210bcr—abl蛋白表达率比未转染组低52%;(3)核酶转染48h后,K562细胞bcr/ablmRNA表达水平比未转染组低73%;(4)核酶处理的K562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核酶转染K562细胞72h后,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明显凋亡峰,凋亡率为37.1%,而空载体及脂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TCRr基因重排及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bcr/fabl融合基因阳性5例,阳性率35.7%,其中4例为B-ALL,例TCRr及IgH基因重排均阴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bcrablmRNA,在21例ph阳性的慢粒和2例ph阳性的急淋患者中,检出两种bcrabl融合基因mRNA(165bp或90bp),5例ph阴性的慢粒中,4例阳性,1例阴性,经治疗后ph染色体消失,RTPCR仍能检出bcrabl融合基因。本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从106个正常细胞RNA中检出1个白血病细胞。是对慢粒和部分急淋的诊断及监测的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单独应用bcr-abl反义硫代磷酸寡聚脱氧核糖核酸(ASPO)或c-mybASPO作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抑制的不彻底性是个主要问题。由于CML的发生是多癌基因协同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结果,为进一步提高AS-PO对CML细胞的作用效果,用互补于两种类型(b2a2及b3a2)的bcr-abl基因融合位点两侧各13个核苷酸的ASPO(b2ASPO和b3ASPO)及c-myb基因起始密码子2-7互补的ASPO(mASPO)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株和原代CML细胞。方法硫代磷酸寡核基酸(PS-ODN)的合成由392-05型DNA-RNA合成仪自动合成,经OPC柱纯化;细胞与PS-ODN共培养后24,48,96,120h倒置显微镜下活体观察,0.4%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死活细胞计数;CFU-K562、CFU-GM、CFU-GEMM采用0.8%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采用两对引物RT-PCR半定量法检测细胞bcr-ablmRNA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ASPO能够特异性抑制bcr-abl基因表达;经RT-PCR的检测发现10μmolASPO作用48h,两种反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RTPCR 技术对CML 患者骨髓细胞14 d 的细胞集落群和部分14 d 或28 d 的单个细胞集落bcr/abl m RNA 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骨髓细胞集落bcr/abl 基因的表达均呈阳性,即为CML 集落,与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为研究CML 造血前体细胞基因表达及其诊断、治疗监测提供了灵敏、有效的分析手段;并可作为研究CML 发病、治疗及筛选抗CML 药物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选择分别位于bcr/abl嵌合基因的Mbcrl第二外显子和abl的第二外显子上的两条引物,对18例慢粒白血病及2例急淋白血病标本进行逆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在18例包括ph(+)和ph(-)不同病期的慢粒白血病患者血中均检出bcr/abl嵌合基因的表达,其中14例为K-28型表达,1例为L-6型表达,3例为K-28型,L-6型同时表达;2例急淋白血病标本中1例为K-28型表达。研究结果表明,1.bcr/abl嵌合基因是慢粒白血病的一个重要分子生物学特征;2.ph(+)和ph(-)慢粒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相同,即均有bcr/abl嵌合基因;3.至少部分急淋白血病与慢粒白血病有相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bcr的断裂点位置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有待进一步研究;5.同时表达L-6型和K-28型的情况多见于急变区,此现象提示体内可能同时有两类不同嵌合的白血病细胞或白血病急变期bcr出现新的重排。  相似文献   

13.
反义bcr/abl寡核苷酸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Caspase3表达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反义bcr/abl寡核苷酸片段诱导K562细胞凋亡,观察Caspase3表达及活性变化,以阐明Caspase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反义bcr/abl寡核苷酸片段AS和对照无义片段NS自理562,SWIMXLEQUMF YNV EY 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Src癌基因表达增强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心实验室朱应葆,韩 云,傅 欣在各种正常和恶性的动物组织中都有C-Src癌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Src癌基因的产物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已有研究表明转化细胞中的自分泌生长是由Sr...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了40例霍奇金病(HD)/H细胞bcl-2,ras、cyclin D1的表达,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cl-2和fas蛋白一信号在RS/H细胞中主要呈浆膜型。在HD上亚型LP,NS,MC和LD中bcl-2阳性细胞密度逐渐增高(P〈0.05),而fas阳性细胞密度依次降低(P〈0.05);并呈明显负相关(r=-0.5690)。在40例HD中cyclin D1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6.
巩秀珍  刘炜 《齐鲁医学杂志》2002,17(4):367-368,370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发病机制有诸多学说 ,已知与多基因突变和细胞凋亡有关。临床上对结肠癌主要采用手术切除 ,辅以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 ,有时疗效不明显。为了改进目前的治疗技术 ,国际上已尝试进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其中调控凋亡基因bcl 2与bax在肿瘤的发生与指导治疗上将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凋亡基因bcl 2和bax在结肠癌发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bcl 2基因bcl 2基因正常位于人染色体 1 8q2 1 ,编码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 2 .5~ 2 .6万的蛋白。Bcl 2蛋白…  相似文献   

1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是一步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分期、分型和治疗,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用R显带技术检查了49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了13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发现慢粒急变期Hb和BPC明显低于慢性期;5例为Ph(一),44例为Ph(+);66.7%的慢粒急变患者有额外染色体异常;5例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转为正常核型;8例Ph(+)患者bcr/abl基因亦阳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Hu或5-Fu和鼠干细胞因子及鼠白细胞介素-3培养含金属硫蛋白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b r-ablcDNA(p210)序列及SV40剪切和Poly(A)信号号序列的转基因慢粒白血病小鼠骨髓细胞,观察化疗药物及细胞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对MT/p210(br-abl)转基因小鼠骨骨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采用RT-PC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疗效、移植过程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移植后的植活证据及微小残余病灶检测等问题。方法:2例行同胞间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5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采用CsA+MTX预防GVHD;PGE1+潘生丁预防HVOD;以APOB、SM7和D1S80三个位点多态性分析作为植活证据;以bcr/abl、AML1-ETO融合基因或IgH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20.
构建单、双及三单位核酶、鉴定其体外切割活性及对K562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核酶用于基因治疗的前景。方法首先针对bcr-abl融合位点设计并合成3个单核酶,耐后通过基因重组构建单、双及三核酶载体,以体外切试验鉴定并比较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