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硬皮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属祖国医学“皮痹”范畴,虽其病因并不复杂,但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举例如下:病例一、李××,女,30岁,干部1997年5月20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因侧切产后高热,经治疗后热退出院,继后周身...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经功效。笔者多年来用此方加味治疗腰腿痛、胸痹、痛经等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腰腿痛黄某,女,56岁,2002年4月26日初诊。近3个月来出现右侧腰部反复疼痛,伴右侧肢体麻木如虫行皮下感,并逐渐加重,上肢不能做抬举动作,痛引腿足。经X线摄片示腰椎骨质增生。经用西药治疗后,疼痛稍有缓解。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而右侧腰部疼痛时发时止,虽针灸、理疗见效甚微。现腰部疼痛,痛引腿足肩背部,疼痛如虫行皮下,遇劳累时则加重,面色无华,神疲懒言,纳差,舌…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组成 ,是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证的有效方剂。临床多用于中风瘫痪脑血管神经科及头颅外伤等疾病。吾临床数十载缜密观察 ,众医一见此类病人即可首选此方 ,特别住院病人 ,用之得当获效桴鼓 ,稍有偏差则耽误病情 ,后果不堪估量。由此不揣浅陋 ,整理如下 ,以飨同道拘泥专方太机械 辨证应用是准则中医治病神效贵在“辨证论治”乃为之灵魂 ,亦被海外中医学者所公认 ,临床抛弃辨证 ,拘泥一药一方 ,机械套用某药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某作用的药物 ,往往获效甚微。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益气化瘀通络的代表方,后世一般多用于内科疾病。笔者根据相同病机,异病同治用于多种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局限性便应清张XX,男,邱岁。1996年5月础日初诊。3年前双前臂出现数个椭圆硬斑,并逐渐扩大,部分融合,颜色亦逐渐变暗,经多方治疗无效。现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怕冷、纳食减少、易感冒。查:左前臂伸侧查见两处约3cmXscm、5X6.scrn及右前臂伸侧上1/3有约3cmXZcm大小之硬斑,淡黄色,周围有浅紫红色晕,表面干燥、无汗、触之坚实,皮肤见毛脱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辅助检…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主治一切由气虚血瘀所致各种疾病,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组成(临证视具体病情黄芪用量为30~120 g)。笔者根据“异病同治”原则,用本方灵活化裁,治疗中风后遗症、胸痹、颈椎病、痛经、产后皮肤瘙痒等症,疗效显著,现举病案,以示一斑。1中风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朱某,女,60岁,2002年6月1日初诊。以右侧半身不遂1 a余为主诉就诊。患者曾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半年,现右侧半身不遂,口歪,流涎,语言謇涩,面色萎黄,乏力,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兼涩。检查∶BP 115…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地龙、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药组成 ,全方配伍严谨 ,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是中风后遗症的代表方剂。该方突出特点是重用黄芪 ,意在使气壮则血旺 ,气血流通 ,以起到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在临床中常见以此方中加入僵蚕、全虫、水蛭等药物 ,以增加其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0 10 0 17) 2 0 0 0年 11月 14日收稿活血之力 ,治疗多种病症 ,常起到满意的疗效 ,现举例如下。1 脑梗塞一古稀老人平素喜食肥甘厚味。 3天前晚餐因过食羊肉 ;第 2天晨起突然出现口眼歪斜 ,右侧肢体活… 相似文献
8.
益气化瘀法是王清任学术思想的精粹,补阳还五汤是益气化瘀的代表方,笔者在临证中常用该方辨证加减治疗凡因气虚血瘀的杂症获佳效,举验案数则,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本方由补气药与活血化淤药配伍而成。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常用方。笔者将此方辩证用于伤科临床,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骨折迟延愈合,下肢肿胀案赵某,男,31岁,1986年7月24日车祸致伤。某医院诊断为右小腿骨折合并下颌骨折、脑挫裂伤,创伤性休克,给于抗休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骨折整复固定。4个月后右小腿骨折未愈合。于1987年1月29日来诊。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全身性瘙痒多例,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偏头痛
杨某,男,52岁,1 998年3月1 9日初诊.患者频繁发作头痛半年余,曾在济宁市某医院行多种检查,诊断为偏头痛持续状态.先后服用卡马西平、麦角胺等药物效果不显,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液可暂时缓解,但停药后头痛复发.今来我院要求服中药治疗.现患者头痛绵绵10余天,以额顶部空痛为主,时有钻痛感,伴头晕,心烦,纳少神倦,面色无华,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证属气血不足,脑窍失养,病久挟淤.治宜益气养血,活血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各30g,党参、白术、赤芍、川芎各12g,当归、桃仁、红花、白芷、蔓荆子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5剂后自觉额顶部空痛感大减,钻痛消失;服至10剂痛止,饮食量增加.守方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原方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的半身不遂症。笔者运用此方辨证治疗皮肤病,每获佳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其功效补气活血,祛瘀通络。该方具有“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的配伍特点,开创了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的益气活血方法。笔者多年来,除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偏瘫、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等脑血管病外,还用来治疗多种内科杂症也取得良好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将补气法和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和痿证的著名方剂.吾师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剂加减,治疗气虚血瘀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王某,36岁,1999年6月14日初诊。患者因1月前人工流产后劳作过度,汗出冒风,引起头身疼痛,继之全身汗出,昼轻夜重,畏寒恶风,昼夜不得脱帽,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前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予谷维素、多虑平、维生素B1、健脑补肾丸等药, 相似文献
17.
18.
马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1):30-30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151801)马岩补阳还五汤一方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后世多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用之颇效。余在临床上大凡证属气虚血瘀者,多用此方取效。现不揣浅陋,仅举三例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一、慢性... 相似文献
19.
20.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224200)冯欣,陈启石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药组成,乃清代名医王清任针对中风半身不遂所创立,其方气血兼治,虚实并顾,深为后人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