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肠炎临床上因病程长及病情反复而难以治愈。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本病1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C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笔者自1992年-1999年中,自拟“愈溃汤、五倍子灌肠液”灌肠,结合口服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按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李立铭主编,内科学,第2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遗传、精神因素、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以血性粘  相似文献   

5.
6.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一,多反复发作。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欠佳。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取80例,依照自愿原则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对照组中开展单纯西医治疗,应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健脾止泻、清热利湿为法进行中医药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肠镜分级、病理分级结果、症状积分、病理评分以及内镜评分情况作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病理分级、肠镜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病理评分以及内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的60例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轻重程度分成三组:中西医结合组20例(观察组)口服颇得斯安与中药灌肠治疗相结合;西药组20例(对照组)口服颇得斯安;中药组20例(对照组)中药灌肠治疗,以上3组疗程均为两个月,对3组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或单纯采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炎症性病变,属于祖国医学“泄泻”、“久痢”、“休息痢”范畴,主要为大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迁延日久,故患者的肝、脾、肾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我们用两药肠道灌注,中成药口服,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患者多为慢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UC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两组(43例)。两组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思密达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近期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4.17%与32.56%,两组比较,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83%与53.49%,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患者多为慢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上以腹痛、腹泻、大便黏液脓血或血便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李万有  白献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78-1279
采用中西医结合改进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5至 1月至 1998年 6月 ,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33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 ,观察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中西药结合治疗组 70例 ,男 32例 ,女 38例 ,年龄16~ 72岁 ,平均 4 0 2岁 ,轻型 16例 ,中型 4 2例 ,重型12例 ;单纯常规治疗组 6 3例 ,男 2 7例 ,女 2 6例 ,年龄19~ 74岁 ,平均 4 1 8岁 ,轻型 17型 ,中型 38例 ,重型 8例。1 2 主要检查结肠镜检查确诊。电子结肠镜显示粘膜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 ,粘膜粗糙 ,失去光泽 ,多发性连续存在线表片状小溃疡 ,部分见炎性息肉 ,粘膜活检显示粘膜充血、水肿 ,炎性细胞浸润 ,粪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为42例,A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以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30/42),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39/42),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10/42),B组为26.19%(11/42),P> 0.05,不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的时候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而且治疗不会加重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给予口服强的松5-10mg/次,3次/d;柳氮磺胺吡啶,1-2g/次,4次/d;黄连素片,4片/次,3次/d。疗程10d,共治疗3-6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并根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标本兼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煎剂,并配合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7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活血化瘀、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8例口服西药柳氮磺胺砒啶,治疗组15例中药口服配合柳氮磺胺砒啶口服。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分型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14 d,共治疗3~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标本兼治,两者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西药柳氮磺砒啶片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结肠清方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型结肠炎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