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舌三针对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舌三针治疗组和传统疗法对照组,治疗组穴位取“靳三针”之舌三针(上廉泉、左右旁廉泉);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在2个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舌三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舌三针为主配合推拿治疗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流涎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三针为主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舌三针为主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脑瘫流涎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向诗余  张昆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16-201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舌三针对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结合舌三针,取头皮语言区与上廉泉、左右旁廉泉,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40例,并与单纯采取语言康复训练4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结合舌三针是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小兰 《中医药导报》2005,11(10):48-49
本文从颈臂穴的独特运用、颞三针用治中风后遗症及舌三针治疗语言不利3个方面阐述了马坤范主任医师独特的治疗风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以颞舌三针配合常规取穴治疗,对照组以传统常规取穴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理解命名阅读书写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颞三针结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显著且优于传统单纯常规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6.
舌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语障碍12例临床体会518116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针炙科陈艳环一般资料:12例患者全部经CT确诊,其中脑出血2例,脑梗塞10便;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量小36岁,最大77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7个月。治疗方法:第一针舌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舌三针养心安神法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舌三针及养心安神穴位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失语40例,与传统针刺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语言功能评分、AQ指数、CFC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舌三针养心安神法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失语是临床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靳氏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靳氏舌三针对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靳氏舌三针治疗组和传统疗法对照组,冶疗组穴位取"靳三针"之舌三针(上廉泉、左右旁廉泉);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在2个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结论 舌三针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OCASTIM电刺激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80例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VOCASTIM电刺激和吞咽训练,治疗组加用舌三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效果和吞咽障碍效果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VOCASTIM电刺激有助于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的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配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咽部电刺激配合舌三针治疗,对照1组仅采用电刺激治疗,对照2组仅采用舌三针治疗,采用FOI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FOI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两对照组(P0.01);两对照组FOI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同时实施舌三针和电刺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舌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假性球麻痹37例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针刺舌三针和康复训练,每天治疗1次,周日休息,总疗程15天.疗程结束后以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8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78%(95%CI=71.90%~95.66%).结论:针刺舌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改善中风假性球麻痹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59-1061
目的:通过舌三针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以探寻临床上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将临床收集的6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舌三针(上廉泉穴及上廉泉穴左右各0.8寸)普通针刺30 min;观察组30例,舌三针普通针刺30 min后予以美国生产的e SWALLOW吞咽功能治疗仪进行生物电刺激20min;疗效评价参照洼田饮水试验,两组病例对象疗程为10 d,作3次评价,分别为治疗前、治疗5d后、疗程结束时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均能改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结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张倩  伊天爽 《光明中医》2022,(17):3191-3193
目的 探讨腹针结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5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针结合舌三针针刺治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言语功能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言语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腹针结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期言语不利应用颞三针舌三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中风后言语不利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行颞三针、舌三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比对照组的63.33%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语言功能总评分(93.74±14.19)分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ADL评分为(90.14±5.74)分,比对照组的(81.26±6.99)分高(P 0.05)。结论:急性期言语不利应用颞三针舌、三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语言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兴华  靳瑞 《新中医》2006,38(7):65-66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靳三针组64例,采用靳三针法(脑三针、舌三针)治疗;传统头针组64例,采用病灶侧运动区及足运感区为主穴治疗。疗程为1月。结果:临床症状积分、洼田氏饮水实验积分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3.75%、92.19%,对照组分别为87.5%、78.13%,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靳三针治疗中风性假性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综述近10年来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概况。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西医治疗手段较局限,且常留有吞咽不利、运动受限、言语不清等后遗症,极易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中风后遗症是针灸疗法的优势病种,近年以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从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运动障碍及失语症三大主症入手,探究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与操作方法。认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操作性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择取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将采用舌三针联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将使用吞咽治疗仪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0次治疗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吞咽障碍功能计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吞咽治疗仪,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丽荣 《河南中医》2014,(12):2338-233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电针治疗。结果:50例中,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仙解语丹加减联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102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2组均采用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行言语康复训练,30 min/次,3次/周。其中51例患者采用舌三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1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神仙解语丹加减内服治疗作为观察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价言语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神经缺损伤功能,治疗前后各1次。结果:观察组失语症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χ~2=4.993,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RCAE检查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CRRCAE检查表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仙解语丹加减联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且具有吞咽困难症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比两组针刺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评分以及总体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与吞咽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01),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三针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较常规针刺组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