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9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接诊的38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含量为(23.11±3.55)mmol/L,血清肌酐含量为(768.36±116.23)μmol/L,β2-MG微球蛋白含量为(18.21±3.88)mg/L,KT/V值为(1.29±0.13),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次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70例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观察组70例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将两组的肾功能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1年存活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的BUN、SC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cr、临床总有效率及1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均比间歇性血液透析更高,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1):89-9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瘙痒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hs-CRP、 IL-6、 TNF-α水平及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间接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纳入此次研究,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加以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各32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比较两组Scr、BUN、ALB、HGB、TP水平,观察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使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晓雪  徐研  袁园  王晶 《现代养生》2014,(24):122-122
目的:对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衰竭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透析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透析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64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血液透析。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及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变化情况;两组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Scr、Ccr及BU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在6个月内共有6例(18.8%)发生死亡,对照组共有14例(43.8%)发生死亡,研究组在6个月随访期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42,P<0.05)。结论:临床中对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降低患者的死亡比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查看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透析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66%显著低于对照组22.64%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终末期DN患者与非DN患者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中,DN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非DN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1年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感染、消化道出血、动静脉内痿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DN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较多,且生存率较低,应给予针对性干预,做好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11.
代丽芬 《现代保健》2013,(10):42-43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于2009年4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56例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5.00%和96.43%;而死亡率明显降低,仅为3.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提高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小组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小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在我院行直肠癌Miles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取的较好的护理效果,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50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28例(观察组),采用非透析治疗22例(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1.4%、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未愈率分别为7.1%、1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3.6%、13.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BU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天数与并发症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性透析能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缩短病程,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海剑  刘慧  张红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60-2862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普通血液透析(IHD)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患者38例,随机分为普通血液透析对照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每组19例。对两组患者透析等综合治疗7 d、14 d、30 d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情况、病死率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无明显的特异性及差异性,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死亡率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BP组,在治疗后7 d、14 d、30 d时,血清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都低于IDH组,肾功能恢复较IDH组明显快。结论老年急性重症肾衰竭患者,应尽可能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35-153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50例,用系统性回顾性法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结果行相关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血中钾、钠及氯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中电解质水平及肾功能,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普通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102例。其中51例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普通透析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磷达标率为88.24%(45/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2%(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为27.45%(14/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78%(3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与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461.4±72.5)pg/ml、(8.5±1.4)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6±62.2)pg/ml、(9.6±1.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高述平 《智慧健康》2022,(18):173-176
目的研究针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临床确诊为肾衰竭并相应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0例,采用数字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2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通过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介入肾功能衰竭并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 d时的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记录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BUN及SCr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发生导管栓塞、插管部位感染各3例,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各2例;对照组分别为6、5、4、4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P<0.05.观察组死亡12例,存活28例,病死率为30.0%;对照组分别为17、23例及42.5%;两组病死率比较,P< 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肾功能改善快,并发症少,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诊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低血压、感染、血量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失衡综合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