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分级胶质瘤的放化综合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主要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和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星形细胞瘤是胶质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又称恶性星形细胞瘤,属WHOⅢ级。临床常将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统称为恶性胶质瘤,而将Ⅲ级胶质瘤(如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胶质肉瘤等统称为高分级胶质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DEK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及脑组织中DEK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肿瘤组织(86.6%),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I级66.7%),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II级84.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III级93.3%),胶质母细胞瘤(WHO IV级100.0%);脑组织(33.3%)。各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分别为:肿瘤组织 23.57±8.12,其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4.23±5.31,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9.52±6.68,间变性星形细胞瘤32.12±13.56,胶质母细胞瘤36.92±15.61;脑组织11.61±1.85。DEK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脑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DEK的过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也密切相关;DEK表达改变,为星形细胞肿瘤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肿瘤的GFAP、Vim和MDR-1、EGF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101例颅内星形细胞肿瘤进行GFAP、Vim、和MDR-1、EGFR免疫组化标记,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标记能帮助区别星形细胞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FAP表达减弱,而Vim、MDR-1、EGFR的表达增强,恶性程度增加,术后生存率低(P<0.005).结论免疫组化标记对星形细胞肿瘤术后化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间变性和肥胖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更具恶性,易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胶质瘤中MKK7和c-Jun磷酸化(p-c-Jun)的表达及意义,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1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8例)、胶质母细胞瘤(53例)及其瘤旁正常脑组织(25例)共11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KK7、c-Jun及p-c-Jun的表达。体外培养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87,用脂质体转染MKK4-siRNA、MKK7-siRNA和对照siRNA,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MKK7、c-Jun及p-c-Jun的表达水平。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中p-c-Jun及MKK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瘤旁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P=0.000, P=0.000)。随着胶质瘤WHO分级的升高,p-c-Jun及MKK7的表达增高,且与WHO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494, P=0.000; r=0.606, P=0.000)。胶质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瘤旁正常脑组织中MKK7与p-c-Jun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87, P=0.000)。沉默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87 MKK7表达抑制了c-Jun磷酸化水平。结论 MKK7可以通过调控JNK/c-Jun活性进而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DR4和DR5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4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16例正常脑组织中DR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2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R4和DR5,而16例正常脑组织中7例(43.8%)表达DR4,5例(31.3%)表达DR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DR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中DR蛋白的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位杂交显示,DR在全部2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和大部分正常脑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细胞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这可能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DR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差异,可能是TRAIL选择性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的检测星形细胞瘤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第2外显子点突变情况,探讨P16基因的失活方式及其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比较聚合酶接式反应(PCR)技术和银染PCR一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的方法对45例星形细胞瘤标本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1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gradeⅣ)5例发生了P16基因纯合子缺失,缺失率为45.5%;20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gradeⅢ)P16基因纯合子缺失6例,缺失率为30%;14例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gradeⅠ~Ⅱ)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未发现P16基因纯合子缺失。银染PCRSSCP分析无P16基因纯合子缺失的肿瘤标本仅发现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出现了第2外显子点突变。结论1.约合子缺失是P16基因在星形细胞瘤中较常见的失活方式;2.P16基因的缺失失活可能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发展及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ALK基因蛋白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ao CK  Su ZL  Feng ZY  Rao HL  Tang LY 《癌症》2002,21(1):58-62
背景与目的:以往的研究认为CD30是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m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诊断指标,但是该指标特异性并不强,需要寻找更特异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在ALCL的三种染色体移位产生的融合基因中,均涉及ALK,设想ALK比CD30和P80在诊断ALCL时更特异。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表达的意义,以此作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过氧化酶染色法检测了14例ALCL、10例霍奇金淋巴瘤/病(Hodgkin‘s lymphoma/disease,HL or HD)、46例B细胞淋巴瘤(B cell lymphoma,BCL)、13例T细胞淋巴瘤(T cell lymphoma,TCL)、21例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髓母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75例各种上皮来源的癌、19例不同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以及多种正常组织中ALK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1)ALCL中ALK蛋白表达率为64.3%,显著高于HD、BCL和其它TCL(P<0.01)。(2)ALK在肝细胞癌、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中有较强的表达。(3)ALK在胎盘组织和胶质细胞神经元中有少量表达。结论:(1)ALK蛋白是ALCL的重要分子标志,对AL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价值。(2)ALK基因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恶性胶质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ALK基因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8.
Guo CB  Chen F  Gao ZW 《癌症》2004,23(10):1207-1209
背景与目的:人类肿瘤细胞的转录因子可在转录水平调控许多恶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低分化和高转移有关,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观察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方法分别检测12例正常脑组织及37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NF-κB的DNA结合活性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光密度值为134.2±24.1,高于正常脑组织的97.5±1.9(P<0.05),其中多形胶质母细胞瘤(Ⅳ级)NF-κB的DNA结合活性最高,为106.8±7.4,依次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Ⅲ级)123.2±10.1,星形母细胞瘤(Ⅱ级)139.3±16.8,星形细胞瘤(Ⅰ级)160.2±18.6(P<0.05)。结论: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分级有关,并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RAIL的死亡受体(deathreceptor,DR)DR4和DR5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25例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34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eathreceptor,DR)DR4和DR5,而25例正常脑组织中11例(44·0%)表达DR4,9例(36·0%)表达DR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明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这可能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Bcl-2蛋白在人脑胶质瘤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细胞瘤标本47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脑组织10例.标本均行HE染色与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Bcl-2蛋白表达程度与胶质细胞瘤恶性分级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组织未见Bcl-2蛋白表达, Bcl-2的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Bcl-2在复发性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84.6%)显著高于初发性脑胶质细胞瘤组(23.5%)( P〈0.05).结论 Bcl-2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Bcl-2的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